原文
看山誰遣鶴書招,仙侶翩翩羽蓋飄。
瑤草石壇如有待,白雲珠樹遞相邀。
雨滋岸柳煙迷席,風約池萍水盪橋。
黃石赤松他日事,暫隨鸞馭聽吹1一1簫。
詩詞問答
問:《李伯襄太史招同馬伯起趙裕子載酒訪余丹丘各賦二律·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鶴書
(1).書體名。也叫鶴頭書。古時用於招賢納士的詔書。亦借指徵聘的詔書。《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 李善 注引 蕭子良 《古今篆隸文體》:“鶴頭書與偃波書,俱詔板所用,在 漢 則謂之尺一簡,髣髴鵠頭,故有其稱。” 唐 楊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南宮養老,坐聞鳩仗之榮;東嶽遊魂,俄見鶴書之召。” 清 金農 《懷人絕句》之七:“流浪定悲朱邸改,幽潛已遜鶴書徵。”
(2).書名。指《相鶴經》。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師孟 嘗從求《相鶴經》,得之甚喜,作詩親攜往謝,末云:‘收得一般瀟灑物,龜形人送《鶴書》來。’”
仙侶
(1).仙人之輩。 明 文徵明 《閏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觀歷諸道院》詩之三:“仙侶登真幾百年,清風遺影尚依然。” 清 方文 《廬山詩·尋真觀》:“ 五老 雲壑間,髣髴有仙侶。”
(2).指人品高尚、心神契合的朋友。語出《後漢書·郭太傳》:“ 林宗 ( 郭太 字)唯與 李膺 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翩翩
(1) 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羽蓋
(1).古時以鳥羽為飾的車蓋。《周禮·春官·巾車》:“輦車,組輓。有翣,羽蓋。” 鄭玄 註:“後居宮中所乘……以羽作小蓋,為翳日也。”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王從騎三千,旌旗羽蓋,自處中軍。”《宋史·樂志十四》:“霓旌羽蓋,導儀護衛。” 清 陳夢雷 《青青陵上柏》詩:“ 金 張 連羽蓋, 許 史 互經過。”
(2).指車輛。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芝階雲路逍遙處,羽蓋飛鯢不用鞭。” 清 吳偉業 《海市》詩之一:“虹跨斷崖通羽蓋,魚吞倒景出樓臺。”
(3).船上飾以鳥羽的傘蓋。《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怠而後發,游於清池,浮文鷁,揚旌栧,張翠帷,建羽蓋。” 郭璞 註:“施之船上也。” 呂向 註:“帷蓋皆翠羽飾之,取其輕也。”《漢書·元後傳》:“﹝ 成都侯 商 ﹞穿 長安 城,引內 灃水 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蓋,張周帷,輯濯 越 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五·棹歌行之三》:“高檣抗飛帆,羽蓋翳華枝。”
(4).指仙人車駕。 唐 韋應物 《王母歌》:“眾仙翼神母,羽蓋隨雲起。”《雲笈七籤》卷四:“出戶望之,見從東方虛空而來,旍旗鬱勃,羽蓋紛紜。”
瑤草
(1).傳說中的香草。 漢 東方朔 《與友人書》:“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 唐 李賀 《天上謠》:“ 王子 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魯迅 《墳·雜憶》:“我當時的意思……並不是從什麼‘藝術之宮’里伸出手來,拔了海外的奇花瑤草,來移植在 華 國的藝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選·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瑤草正翕赩,玉樹信蔥青。” 呂向 註:“瑤草、玉樹,皆美言之。” 金 元好問 《春風來》詩:“春風來時瑤草芳,緑池珠樹宿鴛鴦。” 明 袁中道 《武當》詩之二:“ 秦 敦 漢 鼎存膚骨,瑤草瓊枝作鬘鬟。”
(3).被雪覆蓋的草。 宋 蘇軾 《蔡州道遇雪》詩:“三徑瑤草合,一缾井花溫。”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諸子游平山堂大雪驟至》詩:“喜勝褰瑤草,狂思倒葛巾。”
石壇
(1).石頭築的高台。古代多用於祭祀。《漢書·郊祀志下》:“紫壇偽飾女樂、鸞路、騂駒、龍馬、石壇之屬,宜皆勿修。” 北周 庾信 《周隴右總管長史豆盧公神道碑銘》:“石壇承祀,豐碑頌靈。” 唐 許渾 《重遊飛泉觀題故梁道士宿龍池》詩:“雲開星月浮山殿,雨過風雷遶石壇。” 清 曹寅 《小遊仙詩》之八:“毳毛伐盡浥清寒,自縛茅龍上石壇。”
(2).石制的台或墩。 唐 韓愈 《記夢》詩:“石壇坡陀可坐臥,我手承頦肘拄座。”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樹一株,有圓形石壇圍護其根。”
有待
尚待;需要等待
這個問題有待解決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珠樹
(1).神話、傳說中的仙樹。《山海經·海內西經》:“ 開明 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玗琪樹。”《淮南子·墬形訓》:“掘 崑崙 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珠樹、玉樹、琁樹、不死樹在其西。” 唐 黃滔 《寄同年崔學士》詩:“雖知珠樹懸天上,終賴銀河接世間。” 明 楊慎 《山茶花》詩:“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臺。”
(2).樹的美稱。 唐 李白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詩》:“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宋 文彥博 《春曉》詩:“錦幃人未起,珠樹鵲先驚。” 元 楊維楨 《鐘山》詩:“雲護 金陵 龍虎壯,月明珠樹鳳凰棲。” 明 何景明 《畫鶴賦》:“聞玉笛之我招,繞珠樹而相倚。”
(3).喻積雪之樹。 唐 王初 《望雪》詩:“銀花珠樹曉來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唐 王初 《雪霽》詩:“崑玉樓臺珠樹密,夜來誰向月中歸。”
(4).喻俊才。 宋 陳與義 《次韻光化宋唐年主簿見寄》之一:“夢中猶得攀珠樹,別後能忘倒玉山。” 清 方文 《石臼訪韓元長》詩之四:“有甥賢似舅,才藻更非常;珠樹秋先折,瑤琴我獨傷。”
遞相
(1).輪流更換。《莊子·齊物論》:“其遞相為君臣乎。” 成玄英 疏:“其措情於上下而遞代為君臣乎。”
(2).猶互相。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八月十四日,民並以朱水點兒頭額,名為天炙,以厭疾。又以錦綵為眼明囊,遞相餉遺。”《西遊記》第五八回:“這兩個遞相揪住道:‘菩薩,這廝果然像弟子模樣。’”
柳煙
柳樹枝葉茂密似籠煙霧,因以為稱。 唐 杜牧 《汴人舟行答張祜》詩:“春風野岸名花發,一道帆墻畫柳煙。” 前蜀 韋莊 《酒泉子》詞:“子規啼破相思夢,曙色東方纔動。柳煙輕,花露重,思難任。” 清 洪昇 《長生殿·褉游》:“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行遇處,辨不出紫陌紅塵。”
萍水
萍草隨水漂泊。因其聚散無定,故以喻人之偶然相遇。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務浼君子。” 歐陽予倩 《木蘭從軍》第四場:“萍水相交,怎敢叨擾。”
黃石
(1).指 黃石公 。語出《史記·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見我 濟北 , 穀城山 下黃石即我矣。” 唐 陳去疾 《送韓將軍之雁門》詩:“歸來長揖功成後, 黃石 當年故有期。” 明 張景 《飛丸記·盟尋泉石》:“訊息盈虛能早辦,惟有 黃石 、 鴟夷 堪羨。” 清 查慎行 《洪武御碑歌》:“ 留侯 自伴 赤松 去, 穀城 空立 黃石 祠。”
(2).指 黃石公 授與 張良 的兵書《黃石公三略》。《後漢書·儒林傳上·楊倫》:“當斷不斷,《黃石》所戒。” 李賢 註:“《黃石公三略》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四年》:“夫臣與主同者亡,此《黃石》之所忌也。” 胡三省 註:“《黃石》,即 張良 於 下邳 圯上所得之書也。” 清 袁於令 《西樓記·衛行》:“論兵法《黃石》深籌,夸劍術 白猿 高手。”
(3).古代少數民族名。《後漢書·循吏傳·任延》:“ 延 到,選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賞罰,令將 * 胡 騎 休屠 、 黃石 ,屯據要害。”《後漢書·西南夷傳·冉駹》:“其西又有 三河 、 槃於 虜,北有 黃石 、 北地 、 盧水胡 ,其表乃為徼外。”
(4).方解石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二·方解石》。
(5).地名。 四川省 涪陵市 的 黃石灘 。《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八月, 岑彭 破 公孫述 將 侯丹 於 黃石 。” 李賢 註:“即 黃石灘 也。《水經注》曰:‘ 江水 自 涪陵 東出百里而屆於 黃石 。’在今 涪州 涪陵縣 。”
(6).地名。 浙江省 臨海市 的 黃石嶺 。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天際飛燕 黃石嶺 ,雲中犬吠 赤城樓 。”
(7).地名。 湖北省 黃石市 。
赤松
(1).即 赤松子 。(1)《楚辭·遠遊》:“聞 赤松 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韓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與天地統。” 漢 王充 《論衡·無形》:“ 赤松 、 王喬 ,好道為仙,度世不死。”參見“ 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落帆 金華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記》:“ 金華縣 有 赤松澗 ,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以火 * 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華縣 北有 赤松山 ,相傳 黃初平 叱石成羊處。 初平 號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參見“ 赤松子 ”。
(2).亦作“ 赤誦 ”。複姓。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八:“吾姓為 赤松 ,名 時喬 ,字 受紀 。”《宋書·符瑞志上》作“赤誦”。
(3).常綠喬木,樹皮較薄,淡黃紅色。木材質粗,較堅韌,供建築、造紙等用,樹幹可采松脂。又為觀賞樹。
他日
(1) 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他日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驢一鳴。——《戰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願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隨鸞
臣下隨皇帝出行。鸞,通“ 鑾 ”。 唐 李賀 《馬詩》之二二:“汗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王琦 匯解:“鸞與鑾字義同,謂王者所乘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