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雜詠·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

依岩古洞號賓陽,乳竇冬溫夏卻涼。

龍口噴成珠瀑落,逝將學海一川長。

詩詞問答

問:香山寺雜詠·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香山寺雜詠·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香山寺雜詠·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一

參考注釋

乳竇

(1).石鐘乳洞。 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旋淵抱星漢,乳竇通海碧。” 宋 陸游 《寄隱士》詩:“乳竇寒猶滴,巖扉夜不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記一》:“秉炬東南入,乳竇初隘,漸進愈宏放。” 清 吳偉業 《林屋洞》詩:“松炬厭明滅,乳竇驚青紅。”

(2).泉眼。 唐 元結 《說洄溪招退者》詩:“長松亭亭滿四山,山間乳竇流清泉。” 清 姚鼐 《虎跑泉觀東坡詩刻》詩:“神功虎穴作龍湫,乳竇 杭州 與 潤州 。”

冬溫

謂冬天溫暖。 晉 陸雲 《登台賦》:“游陽堂而冬溫,步陰房而夏涼。”《舊唐書·南蠻傳·林邑》:“ 林邑國 , 漢 日南 象林 之地,在 交州 南千餘里。其國延袤數千里,北與 驩州 接。地氣冬溫,不識冰雪,常多霧雨。”

龍口

(1).指龍形香爐的出煙口。 北周 庾信 《奉和趙王春日》:“香菸龍口出,蓮子帳心垂。” 倪璠 註:“香菸龍口出者,言香爐刻為龍形,薰香菸從口中出也。”

(2). 五龍口 之省稱。 山東省 萊陽市 東南有 五龍山 , 五龍山 有水道五,于山下合流入海。 五龍口 即此五條水道匯聚入海處。 宋 余靖 《竊聞集賢侍郎政成公暇時出遊覽因念青社境物之勝長句四韻奉寄觀文殿大學士龐籍上》:“波通 龍口 春戲盛,雲入山門曉望開。”原註:“今州 廣固 ,通 五龍口 。”

(3).大壩未合龍時的流水口。 碧野 《彩石斑斕》:“眼看截流的公路加寬了,引河挖好了,門式起重機安裝起來了,石山爆破了,拋石船在江中拋石築龍口了。”

學海

(1). 漢 揚雄 《法言·學行》:“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不至於山,是故惡夫畫也。”言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動,所以不至於山。謂做學問當如河川流向大海,日進不已。 北齊 邢卲 《廣平王碑》:“志猶學海,業比登山。”

(2).謂學問淵博。亦指學問淵博的人。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 何休 木訥多智,三墳五典、陰陽算術、河洛讖緯及遠年古諺、歷代圖籍,莫不成誦也……京師謂 康成 為‘經神’、 何休 為‘學海’。” 宋 司馬光 《送導江李主簿君俞》詩:“學海無涯富,辭鋒一戰勛。” 清 王晫 《今世說·賞譽》:“ 朱 名 鶴齡 , 江 南 吳江 人,貫穿六籍,折衷百氏,著書滿家,群推學海。”

(3).喻指學術界。 唐 崔珏 《哭李商隱》詩:“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乾。” 宋 陸游 《答發解進士啟》:“將鴻漸於天庭,姑龍驤於學海。” 明 吳承恩 《賀少岩傅公晉秋卿障詞序》:“學海文龍,仕途威鳳。”

(4).比喻廣闊無邊的學問領域。 清 趙翼 《上元後三日芷堂過訪草堂》詩:“學海迷茫未有涯,何來捷徑指 褒斜 。”

一川

(1).一條河流。《漢書·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 豫章水 出 贛縣 西南而北入 江 ,蓋控引眾流,總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滿地。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之一:“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元 趙顯宏 《滿庭芳·耕》曲:“耕田看書,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歡娛處,莫説其餘。”

詩詞推薦

  • 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九和

    武則天唐代〕祗荷坤德,欽若乾靈。慚惕罔置,興居匪寧。恭崇禮則,肅奉儀形。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雜感

    陸游宋代〕一尊易致蒲萄酒,萬里難逢鸛鵲樓。何日群胡遺種盡,關河形勝得重遊?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山居好十首

    舒岳祥宋代〕秋日山居好,秋濤木末橫。龍藏寒水靜,鶻擊廣原平。紅葉茅茨露,黃花曲糵成。西風輕步履,隨意得閒行。
  • 靜寄山莊

    乾隆清代〕六御上陵回,便道憩山莊。山莊景已佳,春日正載陽。暖霧蒸浮嵐,隱現環松岡。萬變出頃刻,妙筆誰能方。蕭齋
  • 田家行

    葉蘭元代〕風雨行行衣盡濕,夜宿田家才趁食。田家路僻少人行,見我偏憐遠鄉客。老翁拭桌羅酒漿,抱孫同坐妻在傍。地壚
  • 好事近

    仲並宋代〕分手又三秋,猶記花時歌別。每念征帆歸晚,誤五湖風月。清江休望使君來,指日趨天闕。婿玉翁冰相映,看紫薇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關尹子教射

    列子先秦〕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出遊郊外七絕

    王炎宋代〕閉戶不知春色佳,柳梢欲暗可藏鴉。鴨頭新綠齊腰水,女頰輕紅刺眼花。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離齊州後五首

    曾鞏宋代〕將家須向習池游,難放西湖十頃秋。從此七橋風與月,夢魂長到木蘭舟。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青松贈林子

    歐陽修宋代〕青松生而直,繩墨易為功。良玉有天質,少力磨與◇。子誠懷美材,但未遭良工。養育既堅好,英華充厥中。於誰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重幸武功

    李世民唐代〕代馬依朔吹,驚禽愁昔叢。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積善忻餘慶,暢武悅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白水
  • 點絳唇 壽王楚山

    程文海元代〕幾日春寒,楚鄉山色偏濃秀。雪前雲後。相對青如舊。洞府沉沉,聞道花開又。烘晴書。蟠桃結就。共慶千年壽。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聞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蔡襄宋代〕山前溪上最宜春,千樹夭桃一雨新。爭得扁舟隨水去,亂花深處問秦人。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姑蘇台

    釋行海宋代〕姑蘇台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 湧泉亭·其一

    乾隆清代〕一嶺東西分兩界,嶺西晉水嶺東燕。曼殊境近因何識,即看涌崖功德泉。
  • 叔父生日·其一

    蘇過宋代〕百川赴東海,如走萬國朝。橫岫列嵩岱,眾山失岧嶢。吾道豈不尊,凜然乾雲霄。斯文有盟主,坐制狂瀾漂。天實
  • 山居即事

    釋紹嵩宋代〕早晚無塵事,清心白日長。水煙通徑草,冰玉入詩腸。遠嶠收殘雨,空林掛夕陽。此時何限興,幽鳥語如簧。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梅

    陳伯西宋代〕病骨稜稜瘦欲飛,業根猶墮愛梅非。夢魂夜夜尋花去,時帶寒香踏月歸。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花心動

    曹勛宋代〕綠結陰濃,漸南風初到、舊家庭院。細麥落花,圓荷浮葉,翠徑受風新燕。乍晴還雨香羅怯,惜柳絮、已將春遠。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橫吹曲辭出塞曲

    貫休唐代〕掃盡狂胡跡,回戈望故關。相逢唯死斗,豈易得生還。縱宴參胡樂,收兵過雪山。不封十萬戶,此事亦應閒。玉帳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香山寺雜詠·其二原文_香山寺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