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魏闕冠裳慕義同,集鱗頓顙領羌戎。
分行曲蓋絳荷下,聆答煩渠鳥語通。
詩詞問答
問:《集張照書千文為春帖子詞四十首·其二十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一
參考注釋
魏闕
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後用作朝廷的代稱
冠裳
(1).指官吏的全套禮服。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劉子澄 ﹞守 衡陽 日,以冠裳涖事,憲使 趙民則 嘗紫衫來見。 子澄 不脫冠裳肅之, 民則 請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肅容曰:‘戒石在前,小臣豈敢。’ 民則 皇恐,退具冠裳以見。”
(2).指穿著官服。《宋史·范應鈴傳》:“夙興,冠裳聽訟,發擿如神。”
(3).指官宦士紳。 唐 高彥休 《唐闕史·虎食伊璠》:“冠裳農賈,挈妻孥潛跡而出者,不可勝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聲》:“今日冠裳雅會,就要演這本傳奇。”
(4).指官職。 宋 范成大 《胡宗偉罷官改秩作詩送之》:“萬境何如一丘壑,幾時定解冠裳縛。”
(5).指文明、禮儀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智士趨時,必在取亂侮亡之會,況削爾父母毛髮,毀我往古冠裳。” 清 莫友芝 《有感》詩之一:“臥榻事殊 南越 遠,可容鱗介溷冠裳。”
慕義
傾慕仁義。 漢 賈誼 《新書·數寧》:“苟人跡之所能及,皆鄉風慕義,樂為臣子耳。”《新唐書·裴行儉傳》:“ 麟德 二年,擢累 安西 都護,西域諸國多慕義歸附。”《清史稿·克勤郡王岳託傳》:“今慕義歸降,善為撫卹,毋令失所,則人心附,大業成矣。”
頓顙
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國語·吳語》:“ 句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及於難至,然後頓顙,雖有智者,又不能圖。”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司道·監司創勢家》:“長公為郡伯者,日扶服頓顙於邑令, 禾郡 為諺曰:‘有眼不曾見,太守跪知縣。’”
羌戎
泛指我國古代西北部的少數民族。 漢 揚雄 《長楊賦》:“其後 熏鬻 作虐,東夷橫畔,羌戎睚眥, 閩 越 相亂。” 唐 王昌齡 《箜篌引》:“ 盧溪郡 南夜泊舟,夜聞南岸羌戎謳。”
分行
銀行的分支機構
國內分行
曲蓋
儀仗用的曲柄傘。《晉書·馬隆傳》:“其假節、宣威將軍,加赤幢、曲蓋、鼓吹。” 宋 蘇軾 《夢齋銘》:“人有牧羊而復者,因羊而念馬,因馬而念車,因車而念蓋,遂夢曲蓋鼓吹,身為王公。”
鳥語
(1).鳥鳴聲。《後漢書·蔡邕傳》:“昔 伯翳 綜聲於鳥語, 葛盧 辯音於鳴牛。” 宋 梅堯臣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君今山郡日無事,靜聽鳥語如交爭。”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二十七日》:“湖畔綠草如茵,林木參天,時聞清脆的鳥語。”
(2).指難懂的言語。古代多指四夷、外國之語。《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論》:“則緩耳雕腳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