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一·金太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白山黑水本靈區,勿吉七部原同俗。

東方雲氣生異人,端重善射炳智燭。

以此諸部漸歸附,素衣朱襮從於沃。

適值遼政漸不綱,混同迎戰似神告。

女真滿萬不可敵,至是其言驗如卜。

建國稱帝遂號金,敗遼達嚕窮追逐。

一百廿年帝業開,天相抑亦由人勖。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一·金太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金之先出靺鞨部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勿吉有七部曰舒穆爾曰伯蘇曰倭徹庫曰烏捏曰赫舒曰黑水曰白山黑水部附屬於契丹部分南北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曰生女直後改稱女真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

參考注釋

白山黑水

(1) 長白山和黑龍江

(2) 泛指東北地區

白山黑水出異產,在昔遼代曾窮搜。—— 唐孫華《鷹坊歌與夏重愷功同賦》

靈區

(1).美善之區。 宋 蘇軾 《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靈區有異產,化國無潛珍。”

(2).奇美之地。 明 宋濂 《寶蓋山實際禪居記》:“ 衢 之 龍游縣 北三十五里有山曰 寶蓋 ,川媚山明,而林樾鬱蒼,儼與靈區奧壤相埒。” 清 許承欽 《石竺山》詩:“靈區與世疏,真仙此盤礴。” 清 戴名世 《蓼莊圖記》:“今以 蓼花莊 觀之,則夫幽巖深谷,靈區異境,隔絶人世者,世固未嘗無也。”

勿吉

我國 南北朝 時少數民族名。居今 吉林 長白山 、 松花江 一帶,為滿族的祖先。《魏書·勿吉傳》:“ 勿吉 國在 高勾麗 北,舊 肅慎 國也。”《北史·勿吉傳》:“ 勿吉 國在 高勾麗 北,一曰 靺鞨 。”《金史·世紀》:“ 金 之先,出 靺鞨 氏。 靺鞨 本號 勿吉 …… 隋 稱 靺鞨 。”

同俗

(1).風俗相同。《戰國策·趙策二》:“儒者一師而禮異,中國同俗而教離。”

(2).使風俗同一。《禮記·王制》:“齊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

(3).隨順世俗。 宋 王安石 《答司馬諫議書》:“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 宋 戴復古 《哭澗泉韓仲止》詩之一:“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

東方

——複姓 如:東方朔(西漢人,知識豐富,生性恢諧。長於文辭,有不少關於他的傳說)

雲氣

稀薄遊動的雲

異人

亦作“異人”。1.他人;別人。《詩·小雅·頍弁》:“豈伊異人,兄弟匪他。” 高亨 註:“異人,別人,外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規異事與同計,譽異人與同行者,則以飾之無傷也。” 清 唐甄 《潛書·吳弊》:“ 吳 人發塚,非異人,即其子孫也。”

(2).不尋常的人;有異才的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 枚生 ,見 主父 而嘆息。羣臣慕向,異人並出。” 晉 陸機 《辨亡論》上:“異人輻湊,猛士如林。” 唐 杜甫 《過郭代公故宅》詩:“磊落見異人,豈伊常情度。”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 盧子由 , 武林 人。聰明博奧,間世異人,醫道迥出尋常。”

(3).猶怪人,奇人。《後漢書·方術傳下·郭玉》:“﹝帝﹞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 玉 各診一手…… 玉 曰:‘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

(4).神人;方士。 晉 郭璞 《江賦》:“納隱淪之列真,挺異人乎精魄。”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 行可 問異人 王老志 ,他日官所至。﹝ 王老志 ﹞書‘太平宰相’四字遺之。”《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孔明 曰:‘ 亮 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 茅盾 《封建的小市民文藝》:“他們中間血性剛強的人就要離鄉背井,入深山訪求異人學道。”

重善

指重大善行。《呂氏春秋·制樂》:“ 文王 寢疾五日而地動…… 文王 曰:‘ 昌 也請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太子重雲殿受戒》:“重善無論報,輕毛庶有因。”

智燭

謂智慧能明察一切,如燭照物。 漢 揚雄 《法言·修身》:“仁,宅也;義,路也;禮,服也;智,燭也;信,符也。” 李軌 註:“智如燈燭,可以照察。” 唐 劉禹錫 《謁柱山會禪師》詩:“曈曈揭智燭,照使出昏昧。”《參同契》卷下“孔竅其門,智者審思,以意參焉” 元 陳致虛 註:“孔竅者,包括玄妙之深,實大海之梯航,為昏衢之智燭。”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

歸附

歸順,依服

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資治通鑑》

素衣

(1).白色絲絹中衣。《詩·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從子於 沃 。” 陳奐 傳疏:“素衣,謂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謂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為之。’”《論語·鄉黨》:“﹝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何晏 集解:“ 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稱也。’”

(2).白色喪服。《禮記·曲禮下》:“大夫、士去國,踰竟,為壇位,鄉國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鄭玄 註:“言以喪禮自處也。” 孔穎達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離君,故其衣、裳、冠皆素,為凶飾也。” 唐 劉禹錫 《哭王僕射相公》詩:“羣吏謁新府,舊賓沾素衣。”

(3).泛指白色衣服。《列子·說符》:“ 楊朱 之弟曰 布 ,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清 龔自珍 《霓裳中序第一》詞:“驚鴻起,素衣二八,舞罷老蟾泣。”

(4).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韋莊 《酬吳秀才霅川相送》詩:“夫君別我應惆悵,十五年來識素衣。” 金 元好問 《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詩:“歸來應被青山笑,可惜緇塵染素衣。”

朱襮

紅色的繡花衣領。《詩·唐風·揚之水》:“揚之水,白石鑿鑿,素衣朱襮,從子於 沃 。” 朱熹 集傳:“襮,領也。諸侯之服,繡黼領而丹。”

適值

正好遇到

但我這時適值沒有照相了;他便叮囑我將來照了寄給他,並且時時通信告訴他此後的狀況。——《藤野先生》

不綱

《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綱是網上端總繩,引申指大網。謂 孔子 不用大網橫斷流水以取魚。後以“不綱”謂朝廷失去綱紀,政治混亂。《漢書·敘傳下》:“ 秦 人不綱,罔漏於 楚 。”《新唐書·溫大雅傳》:“﹝ 大雅 ﹞入 隋 為 泗州 司馬,見朝政不綱,謝病歸。”《明史·太祖紀一》:“當是時, 元 政不綱,盜賊四起。” 嚴復 《原強》:“ 魏 、 晉 不綱,有五胡之亂華, 大河 以北淪於旃裘膻酪者蓋數百年。”

混同

(1) 將本質上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

(2) 統一

天地混同

迎戰

迎敵作戰

女真

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為滿族的祖先,曾於1115年建立金國,主要分布在今吉林、黑龍江一帶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建國

(1) 國家成立

建國後經濟發展很快

(2) 建設和發展國家

勤儉建國

稱帝

改稱號為皇帝;自稱皇帝,成為最高統治者;做皇帝

追逐

指迅速積極地追尋逃跑的東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襲擊而哀鳴的小動物

一百

(1).數詞。十的十倍。《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 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 駱賓王 《冬日宴》詩:“二三物外友,一百杖頭錢。”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傳習詩賦者,杖一百。”

(2).泛指多數。 北周 庾信 《對酒歌》:“人生一百年,歡笑惟三五。” 宋 楊萬里 《都下無憂館小樓春盡旅懷》詩之一:“更無短計消長日,且繞欄乾一百回。”

(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後,謂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將近彼岸,跨步而過,亦曰一百。”

帝業

帝王的事業或功業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三國志·諸葛亮傳》

天相

上天佑助。《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天相 中國 ,斬彼 清 祚。”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由於天授,或有天相者, 簡狄 吞燕卵而生 商 , 劉媼 得交龍而孕 季 ,皆其類也。”

抑亦

副詞,表示推測,可譯為“也許”、“或許”

抑亦人謀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詩詞推薦

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一·金太祖原文_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一·金太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