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清河·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過清河·其一原文

石橋十里御園東,又策行秋安吉驄。

滿目雲山澄素節,一川華黍颺金風。

詩詞問答

問:過清河·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清河·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清河·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九

參考注釋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廁岸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勝 石樑 。梁連線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台》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 宋 梅堯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御園

即御苑。 唐 李紳 《憶春日曲江後許至芙蓉園》詩:“春風上苑開桃李,詔許看花入御園。”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富景園》:“ 武林 城東曰 東園 者, 宋 御園也。”參見“ 御苑 ”。

安吉

(1).語本《詩·唐風·無衣》:“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後以“安吉”稱美命服。 宋 蘇軾 《謝賜對衣金帶馬表》之二:“時遣拾遺補過之臣,出為承流宣化之任,子衣安吉,不待請而得之。”

(2).平安吉祥。 漢 焦贛 《易林·觀之鼎》:“天所顧祐,禍災不至,安吉不懼。” 唐 馮贄 《雲仙雜記·朱書禹字渡江河》:“渡江河者,朱書‘禹’字佩之,免風濤,保全吉。” 金 元好問 《賈漕東城中隱堂》詩:“安吉總輸中隱士,典刑真見老成人。”《再生緣》第 * 回:“錦衣玉食身安吉。”

滿目

充滿視野

琳琅滿目

雲山

(1).雲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雲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雲起 太華山 ,雲山共明滅。” 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雲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

(2).高聳入雲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雲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雲山似阻幾千層。’”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雲山而揖 許由 。” 胡之驥 註:“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雲山莫厭看經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雲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素節

(1).秋令時節。 晉 張協 《七命》:“若乃白商素節,月既授衣。”《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節曰素節、商節。” 宋 歐陽修 《水谷夜行寄蘇子美》詩:“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 明 何景明 《雜詩》之一:“西陸移脩晷,素節多寒陰。”

(2).特指中秋、重陽等秋季佳節。 唐 王績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詩:“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宋 辛棄疾 《滿江紅·中秋》詞:“況素節揚輝,長是十分清徹。”

(3).清白的操守。 唐 喬知之 《羸駿篇》:“丹心素節本無求,長鳴向君君不留。” 清 趙翼 《石刻諸葛忠武侯像歌》:“八百株桑傳素節,二千尺柏颯英姿。” 清 周亮工 《同蘭江趙丙三往返北道歸渡滹沱》詩:“遐心儀劍道,素節托雲根。”

(4).指竹。 唐 杜甫 《課伐木》詩之二:“蒼皮成委積,素節相照燭。” 仇兆鰲 註:“蒼皮指木,素節指竹。”

一川

(1).一條河流。《漢書·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 豫章水 出 贛縣 西南而北入 江 ,蓋控引眾流,總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滿地。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之一:“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元 趙顯宏 《滿庭芳·耕》曲:“耕田看書,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歡娛處,莫説其餘。”

颺金

謂以金箔裝飾神佛等供像。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折料如脫紗,屬之包紗匠;糙漆颺金,增以潮腦紅金、黃金,屬之彩漆匠。”

詩詞推薦

過清河·其一原文_過清河·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