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恩寺二首·其二原文
蓮社傳清派,精修奉羼提。
操戈渾一室,豎拂斥多蹊。
誰是忘懷者,徒成著我兮。
莊嚴斯信好,可以覺凡迷。
詩詞問答
問:弘恩寺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弘恩寺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弘恩寺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齊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六
2. 羼提華言律戒也
參考注釋
蓮社
佛教淨土宗最初的結社。 晉 代 廬山 東林寺 高僧 慧遠 ,與僧俗十八賢結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蓮,故稱。 唐 戴叔倫 《赴撫州對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階》詩之二:“高會棗樹宅,清言蓮社僧。” 明 何景明 《懷葉時華》詩:“客皆蓮社友,人是竹林賢。”
修奉
修繕供奉。《東觀漢記·光武紀》:“宜以時修奉 濟陽 城陽縣 堯帝 之冢。”《晉書·禮志上》:“司徒 荀組 據 漢獻帝 都 許 即便立郊,自宜於此修奉。”《宋史·禮志二六》:“祖宗陵寢久淪異域,今 金國 既割還故地,便當遣宗室使相與臣僚前去修奉灑掃。”
羼提
佛教語。梵語的漢譯。為“六度”之一,意為安心忍辱。《法界次第》卷下:“羼提, 秦 言忍辱。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欲修羼提,發心為先。”
操戈
(1).執戈。拿起武器。《列子·周穆王》:“操戈逐儒生。” 唐 符載 《愁賦》:“ 伏波 據鞍而骨驚, 定遠 操戈而涕激。” 明 張居正 《乞恩守制疏》:“皇上如不以臣為不肖,外則操戈執鋭,宣力於疆埸,內則荷橐持籌,預議於帷幄。”
(2).引申為交戰。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上引 清 徐蘭 《赤陵姐琵琶歌》:“間起侵陵緣互市,終修和好悔操戈。”
(3).喻相互攻擊。 明 尹耕 《秋興》詩:“推轂丈人空肉食,操戈遺孽尚蕭牆。” 羅惇曧 《文學源流·三代以上文學》:“《左氏》後出,博士囂然, 向 歆 以父子相難, 何 鄭 則弟子操戈,門戶逈分,渺難合併。” 高燮 《索黃濱虹治印先寄以詩》:“乃以空論相操戈,儒林道學遂分科。”
渾一
亦作“ 渾壹 ”。統一;同一。 漢 史岑 《出師頌》:“素旄一麾,渾一區宇。”《晉書·庾敳傳》:“至理歸於渾一兮,榮辱固亦同貫。”《資治通鑑·晉海西公太和三年》:“傳檄三輔,示以禍福,明立購賞,彼必望風回響,渾壹之期,於此乎在矣!” 聞一多 《謹防漢奸合法化》:“而目前的敵偽,早已在所謂‘共榮圈’中,變成了一個渾一的共同體。”
豎拂
《景德傳燈錄·齊安禪師》:“有講來參,師問云:‘坐主,薀何事業?’對云:‘講《華嚴經》。’師云:‘有幾種法界?’對云:‘廣説則重重無盡,略説有四種法界。’師豎起拂子,云:‘遮箇是第幾種法界?’坐主沉吟,徐思其對。”本謂高僧談禪說理時豎起拂塵,用以難倒對方。後有“豎拂”一語本此。 宋 陸游 《即事》詩之一:“君知此段神通否,豎拂能降百萬魔。”
忘懷
忘記;不放在心上
忘懷得失
莊嚴
佛家語。佛家對表相事物,或心理行為的道德意義的修飾、加強,稱為莊嚴。今人以端莊而有威嚴為莊嚴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夠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漢· 賈誼《論積貯疏》
(2) 表示許可
現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壞;還好
她的英文還可以
(4) 很;厲害
這真閒得可以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弘恩寺二首·其二原文_弘恩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