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雜詠六首·其二原文
百曲浮樑上,滄波午景齊。
亂山藏四縣,一水匯雙溪。
舟逐鸕鶿下,沙迎草樹低。
隔橋秋社散,歸客醉如泥。
詩詞問答
問:金華雜詠六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金華雜詠六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金華雜詠六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齊韻
參考注釋
浮梁
(1).即浮橋。《方言》第九:“艁舟謂之浮梁。” 郭璞 註:“即今浮橋。”《文選·潘岳<閒居賦>》:“浮梁黝以徑度, 靈臺 傑其高峙。”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即今浮橋。”《舊唐書·哀帝紀》:“ 楊師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陰谷 江口伐竹木以為浮梁。” 清 顧炎武 《蒲州西門外鐵牛唐時所造以系浮橋在今河西徙十餘里矣》詩:“ 唐 代浮梁處,遺牛制尚新。”參見“ 浮橋 ”。
(2).不良。 清 楊懋建 《帝城花樣·秋芙傳》:“浮梁子弟,靡然從風,一倡百和,幾有若狂之嘆。”原註:“ 宋 人小説謂無良曰浮梁。”
(3).舊縣名。屬 江西省 。 漢 鄱陽縣 地, 唐 武德 四年,析置 新平縣 , 天寶 元年改名 浮梁 , 明 清 皆屬 饒州府 。1960年併入 景德鎮市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 浮梁 買茶去。”後以浮梁借指商人。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成自題》:“過眼飄零隨敗絮,傷心老大嫁浮梁。”
滄波
碧波。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閲喬嶽以形培塿,酌滄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二:“昭昭 嚴子陵 ,垂釣滄波間。” 明 秦夔 《同金廣信宗器游番湖》詩:“汀州遠近迷雲樹,東去滄波急如注。” 趙朴初 《水仙子》詞:“問歸船載著情多重?托滄波訊息通。”
四縣
古時鐘磬之類樂器懸掛的形式,按身份地位定等次,天子最尊,四面懸樂。《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辨其聲”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云:“宮縣,四面縣,軒縣去其一面,判縣又去其一面,特縣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宮室四面有牆,故謂之宮縣。”《漢書·禮樂志》:“高張四縣,樂充宮廷。” 顏師古 註:“ 晉灼 曰:‘四縣,樂四縣也。天 * 縣。’謂設宮縣而高張之。縣,古懸字。”《宋書·樂志一》:“ 元康 中, 荀藩 受詔成父 勗 業,金石四縣,用之郊廟。”
雙溪
(1).水名。在 浙江 。附近風景幽美。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徑出 梅花橋 , 雙溪 納歸潮。” 王琦 注引 薛方山 《浙江通志》:“ 雙溪 在 金華縣 南,一曰 東港 ,一曰 南港 。 東港 之源出 東陽 之 大盆山 ,過 義烏 ,合眾流西行入縣境,又合 杭慈谿 、 白溪 、 東溪 、 西溪 、 坦溪 、 玉泉溪 、 赤松溪 之水,經 馬鋪嶺 石碕巖 ,下與 南港 會。 南港 之源出 縉雲 之 黃碧山 ,過 永康 武義 入縣境,又合 松溪 、 梅溪 之水,經 屏山 西北行,與 東港 會於城下,故曰 雙溪 。”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詞:“聞説 雙溪 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 雙溪 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清 吳偉業 《題畫》詩之二:“不知尺許蒼茫里,誰是 雙溪 第一峯。”
(2).指 苕 霅 二溪。在 浙江 。 宋 蘇軾 《雙荷葉·湖州賈耘老小妓名雙荷葉》詞:“雙溪丹,清光偏照雙荷葉。雙荷葉,紅心未偶,緑衣偷結。”
鸕鶿
水鳥名,俗叫“魚鷹”,羽毛黑色,有綠光,善捕魚,生活在海濱,用樹葉、海藻等築巢。漁人常用來捕魚。又名“烏鬼”,“水老鴉”
秋社
(1).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 唐 元稹 《有鳥二十章》詩之十一:“春風吹送廊廡間,秋社驅將嵌孔里。” 宋 陳元靚 《歲時廣記·二社日》:“《統天萬年曆》曰:立春後五戊為春社,立秋後五戊為秋社。” 宋 陸游 《秋夜感遇》詩之二:“牲酒賽秋社,簫鼓迎新婚。” 明 高啟 《江村樂》詩之四:“秋社未開緑醖,夜炊初碓紅粇。”
(2).近代南社諸人為紀念 秋瑾 在 西湖 結集的詩社。 柳亞子 《浙游雜詩》之二三:“秋雨秋風訪秋社, 秋心樓 上望 西湖 。”
歸客
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歸客遂海隅,脫冠謝朝列。” 唐 李頎 《送竇參軍》詩:“城南送歸客,舉酒對林巒。” 唐 王維 《寒食汜上作》詩:“ 廣武 城邊逢暮春, 汶陽 歸客淚沾巾。”
醉如泥
(1).爛醉貌。《後漢書·周澤傳》“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 唐 李賢 註:“《漢官儀》此下云:‘一日不齋醉如泥。’” 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三:“肯藉荒亭春草色,先判一飲醉如泥。” 宋 張孝祥 《西江月》詞:“三杯村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清 李福 《浣溪沙》詞:“望裡層層眾緑齊,春風也怕子規啼,只須飲到醉如泥。”
(2).酒杯名。 宋 無名氏 《五國故事》卷下:“ 延羲 在位,為長夜之飲,鍛銀葉為酒杯,以賜飲羣下。銀葉既柔弱,因目之為冬瓜片,又名之曰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