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邦達西江勝跡十二首·其十·白鹿洞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奧區五老峰之陽,仲季偕隱潛德光。

厥有白鹿性馴良,膻薌名勝爰始唐。

後來朱子守南康,葺治書院開講堂。

五教四事規制詳,溪名貫道水洋洋。

上溯洙泗其源長,興賢淑世予心藏。

詩詞問答

問:《題董邦達西江勝跡十二首·其十·白鹿洞》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七

參考注釋

奧區

(1).腹地。《後漢書·班固傳上》:“防禦之阻,則天下之奧區焉。” 李善 註:“奧,深也。言 秦 地險固,為天下深奧之區域。” 宋 劉炎 《邇言》:“或曰: 淮 堧千里,濱接 魯 鄧 ,昔為奧區,今為極邊。” 清 劉大櫆 《游凌雲圖記》:“南方固山水之奧區,而 巴蜀 峨眉 尤為怪偉奇絶。”

(2).深奧之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 唐 薛用弱 《集異記·張華》:“談《老》《莊》之奧區,被《風》《雅》之絶旨。”

五老峰

江西省 廬山 東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並肩聳立,故稱。峰下 九迭屏 為 李白 讀書處;東南有白鹿洞書院遺址,為 朱熹 講學處。 唐 李白 《登廬山五老峰》詩:“ 廬山 東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廬山日記》:“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陰,一岡連屬。” 清 趙翼 《新春小集》詩:“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雲山 上宿雙林。” 康有為 《廬山謠》:“ 五老 拄杖碧雲中,子孫諸峰鹹侍叢。”

偕隱

一起隱居。《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後代詩文中“偕隱”一語,是用 東漢 鮑宣 桓少君 夫婦同歸鄉里的典故。 清 錢謙益 《尚寶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使爾夫幸偕隱之有人,期沒齒而無憾。” 郁達夫 《寄內》詩之一:“青山紅粉兩蹉跎,偕隱名山計若何?”參見“ 鹿車 ”。

潛德

謂不為人知的美德。 漢 劉歆 《遂初賦》:“□幽潛德,含理神兮。” 宋 薛季宣 《答陳同甫書》:“發潛德之幽光,某愧焉多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固由聖主名臣表揚潛德,而 忠端 靈爽至於三百年後,猶足以感天地而動風雨。”

白鹿

白色的鹿。傳說仙人,隱士多騎白鹿

且放白鹿青崖間。——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馴良

溫順善良

膻薌

同“ 羶薌 ”。燒煮牛羊肉的氣味。亦泛指牛羊肉。 清 黃遵憲 《番客篇》:“赤足絡繹來,大盤薦膻薌。”

名勝

以古蹟或風景著名的地方:山水名勝|名勝古蹟。

後來

屬於隨後的時間或時期的;繼…之後出現的

後來的情況好多了

後來的行動

朱子

對 宋 朱熹 的尊稱。 明 饒信 《重刊<晦庵先生文集>序》:“ 宋 大儒續 孟 氏之絶,而 朱子 會其全。” 清 曾國藩 《聖哲畫像記》:“ 朱子 表章 周子 、二 程子 、 張子 ,以為上接 孔 孟 之傳。” 范壽康 《<朱子及其哲學>序言》:“ 朱子 乃是 宋 代理學的集大成者。”

葺治

(1).治理。《敦煌曲子詞·菩薩蠻》:“奉國何曾睡,葺治無人醉。” 宋 岳飛 《奏條具襄陽隨郢三郡防守狀》:“臣收復到 襄陽 、 隨 、 郢 三州,即時逐急,權行差官葺治州事。”

(2).整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果報·耶律楚材》:“未幾,掘得碣石,則 楚材 墓也,雖稍為葺治,聞壙中他物散去多矣。”

(3).修建。 清 惲敬 《陳白沙先生祠堂記》:“ 貞節堂 、 * 名皆始於先生,其宇則子孫所葺治也。”

(4).置辦。 朱彭壽 《安樂康平室隨筆》卷四:“因奉命交餘三百金,葺治三公棺槨。”

書院

舊時地方上設立的供人讀書或講學的處所

顧憲成重修 東林書院的時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講 程朱學說的。——《事事關心》

講堂

(1) 舊稱教室

(2) 古時指講解經學的廳堂

(3) 佛教講經說法的殿堂

五教

(1).五常之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 * 道德的教育。《書·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孔 傳:“布五常之教。”《左傳·文公十八年》:“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舊唐書·玄宗紀下》:“敦風勸俗,五教攸光。”

(2).古代練兵的五項內容。《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號令之數;三曰教其足,以進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長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賞罰之誠。五教各習,而士負以勇矣。”

(3). 唐 人對司徒的別稱。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不能忘情,乃召門生故吏而告之。”此指 唐 司徒 裴璩 。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

(4).佛教語。華嚴宗判教為五,即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唐 法藏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經。”

規制

(1).規格制式。《新唐書·韋述傳》:“及 蕭嵩 引 述 撰定, 述 始摹 周 六官領其屬,事歸於職,規制遂定。” 宋 范仲淹 《再進前所陳十事》:“請密定規制,相時而行。” 傖父 《民國行政機關之改革》:“當民軍起義時,各省設軍政府為戰時組織,其規制殊不一律。”

(2).指建築物的規模形制。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五:“ 中山府 有 夕陽樓 , 煇 出疆日,騎馬自樓下過,在城之隅,規制甚小。”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 靈谷寺 乃 太祖 改葬 寶誌 之所,規制甚麗,中殿無梁,雲猶是 六朝 所建也。”《明史·西域傳四·天方》:“城東北有土屋,為拜天之所,規制精巧,柱石皆青石,雕為花文。”

(3).指器具的規模形制。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三三:“夫南簇蠶少,規制狹小,殆若戲技,故獲利亦薄。”

(1).指建築物的規模形制。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楊府水渠》:“ 楊和王 居殿巖日,建第 清湖 洪福橋 ,規製甚廣。”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旁有浮屠,號 孝親院 ,石刻 魏公 所建。院規製宏敞,柱皆文石,佛象如新。”

(2).指器具的式樣。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墨磨人》:“其墨匣亦作半笏樣,規製古樸,是百餘年物。” 金 岳行甫 《謝人惠二小漆冠》詩:“規製新翻出 杜郎 ,最宜閨子夜燒香。”

貫道

(1).謂徹悟至理。《關尹子·五鑒》:“勿以我心揆彼,當以彼心揆彼,知此説者,可以周事,可以行德,可以貫道,可以交人,可以忘我。”《三國志·吳志·顧譚傳》:“ 薛綜 為選曹尚書,固讓 譚 曰:‘ 譚 心精體密,貫道達微,才照人物,德允眾望,誠非愚臣所可越先。’”

(2).猶載道。 唐 李漢 《<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貫道之器也。不深於斯道,有至焉者不也?” 宋 劉本 《<初學記>序》:“《禮》《樂》之文,隨世而存亡,不見其大全,惟是《詩》《書》垂世,煥乎其可觀者,皆貫道之器,非特雕章繢句以治聾俗之耳目者也。” 清 錢謙益 《<蘇州府重修學志>序》:“ 朱伯原 之文曰:‘為文足以貫道,為經足以通理。’其緒言具在也。”

洋洋

(1) 形容眾多或豐盛

洋洋萬言

(2) 盛大

河水洋洋

(3) 廣遠無涯

牧野洋洋

(4) 美善

聲藹洋洋

洋洋德音

(5) 喜樂

喜氣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6) 形容聲音響亮

鐘磬洋洋

流水聲洋洋

上溯

(1) 從當前向以往推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 逆水而上

上溯幾里的廣大地區

洙泗

洙水 和 泗水 。古時二水自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時屬 魯國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間聚徒講學。《禮記·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間。”後因以“洙泗”代稱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弘 洙 泗 之風,闡 迦維 之化。” 唐 盧象 《贈廣川馬先生》詩:“人歸 洙 泗 學,歌盛舞雩風。” 宋 葉適 《宋廄父墓志銘》:“余嘗考次 洙 泗 之門,不學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接 洙 泗 之淵源,擬荷千秋之擔。” 清 譚嗣同 《仁學》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極崇 宋 儒,號為 洙 泗 之正傳。”

興賢

(1).推舉有賢德的人。參見“ 興能 ”。

(2).發揚賢德。《晉書·戴逵傳》:“且儒家尚譽者,本以興賢也。”

淑世

猶濟世。 清 曾國藩 《復劉霞仙中丞書》:“用今日冠服拜跪之常,而悉符古昔仁義等殺之精,儻亦淑世者所有事乎!” 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讚》:“他的任俠氣概是他淑世精神的根株,他的騎射、詞章是他武功、學業的工具。”

詩詞推薦

題董邦達西江勝跡十二首·其十·白鹿洞原文_題董邦達西江勝跡十二首·其十·白鹿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