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義路因心示,天衢與眾同。

發端寧在曲,歸極要惟公。

於古陳洪範,而今逮大蒙。

本非事開鑿,允是藉鴻濛。

坦坦通無外,孜孜體建中。

造車胥合轍,遵道畢從風。

詎以梯航限,匪求玉帛充。

廓然斯順應,慎德始微躬。

詩詞問答

問:《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

2. 得同字八韻會試題

參考注釋

義路

正道。《後漢書·李固傳》:“夫義路閉則利門開,利門開則義路閉也。” 唐 黃滔 《與韋舍人啟》:“伏惟舍人義路無疆,詞源絶岸,設鑄 顏 之鑪冶,恢薦 禰 之牋函。”

因心

謂親善仁愛之心。《詩·大雅·皇矣》:“維此 王季 ,因心則友。” 毛 傳:“因,親也。” 陳奐 傳疏:“因訓親,親心即仁心。”《舊唐書·孝友傳序》:“善於兄弟,必能因心廣濟。” 宋 岳珂 《桯史·南陵疏文》:“因心薦嚴,雖前無此比,亦不失臣子盡誠之誼。”

天衢

(1).天空廣闊,任意通行,如世之廣衢,故稱天衢。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馭飛龍於天衢,駕騏驥於萬里。” 唐 皎然 《奉陪鄭使君諤游太湖至洞庭山登真觀卻望湖水》詩:“突兀盤水府,參差沓天衢。” 清 黃遵憲 《病中紀夢述梁任父》詩:“道逢兩神人,排雲上天衢。”

(2).京都。《文選·張衡<西京賦>》:“豈伊不虔思於天衢,豈伊不懷歸於枌榆。” 劉良 註:“天衢, 洛陽 也。”《三國志·吳志·胡綜傳》:“遠處 河朔 ,天衢隔絶。” 唐 陳子昂 《申宗人寃獄書》:“天衢得以清泰,萬國得以歡寧。”

(3).指京都的大路。 唐 李賀 《漢唐姬飲酒歌》:“御服沾霜露,天衢長蓁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官受黜》:“嘗跨驢張蓋,橫截天衢,時秋風正厲,黃葉可掃。 島 ( 賈島 )忽吟曰:‘落葉滿 長安 。’” 宋 梅堯臣 《送張著作孟侯宰上元》詩:“天衢車馬跡,急若機上梭。”

(4).天之庇蔭、福佑。衢,通“ 庥 ”。語出《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 高亨 註:“衢讀為‘庥’,庇蔭。”

(5).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房四星,為明堂,天子布政之宮也……又為四表,中間為天衢,為天關,黃道之所經也。”

發端

(1) 開端;創始(如一個過程或一連串的事件)

(2) 初現,開頭

人類意識的發端

洪範

* ;楷模。《漢書·王莽傳上》:“陛下奉天洪範,心合寶龜,膺受元命,豫知成敗。”《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 清 王韜 《瓮牖餘談·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無足取也,然其所著之書,則後二百五年之洪範也。”

而今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 * 《憶秦娥·婁山關》

大蒙

亦作“ 太蒙 ”。中藥名。《管子·地員》:“羣藥安生,薑與桔梗,小辛大蒙。” 尹知章 註:“大蒙,樂名。”

亦作“ 太蒙 ”。古謂日落處,指西方極遠之地。《爾雅·釋地》:“西至日所入為 大蒙 。” 郭璞 註:“即 濛汜 也。”《淮南子·氾論訓》:“ 丹穴 、 太蒙 、 反踵 、 空同 、 大夏 、 北戶 、 奇肱 、 修股 之民,是非各異,習俗相反。” 高誘 註:“ 太蒙 ,西方日所入處也。” 唐 岑參 《北庭貽宗學士道別》詩:“曾逐 李輕車 ,西征出 太蒙 。” 明 劉基 《夏夜台城中作》詩:“只今幅員廣無外,東至日出西 太蒙 。”

開鑿

挖掘河道、隧道等

鴻濛

見“ 鴻蒙 ”。

坦坦

(1).平坦;廣闊。《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王弼 註:“故履道坦坦,無險厄也。” 高亨 註:“坦坦,平也……足踏大路坦坦而平,比喻人進入平安之環境。” 唐 劉駕 《青門路》詩:“ 青門 有歸路,坦坦高槐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當思早離岌岌之地,遵坦坦之途。” 朱自清 《北河沿的路燈》:“他們幫著我們了解自然;讓我們看出前途坦坦。”

(2).普通;平常。《管子·樞言》:“坦坦之利不以功,坦坦之備不為用。” 尹知章 註:“坦坦,謂平平,非有超而異者,故不能立功而成用也。” 梁啓超 《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如是,則雖無尺寸之原料生產地,顧能與擁有多地者競而倒而斃之,固坦坦不足為怪也。”

(3).安定;泰然。 唐 韓愈 《曹成王碑》:“出則囚服就辯,入則擁笏垂魚,坦坦施施。” 明 劉基 《送宋仲珩還金華序》:“而先生鬢須黝黑,唇齒朱貝,顏渥丹,步履坦坦不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女嫂呼之, 黃 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柳杞 《好年勝景》:“﹝他﹞坦坦的邁著大步,多年來一直是這樣子。”

無外

(1).謂古代帝王以天下為一家。《公羊傳·隱公元年》:“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 何休 註:“王者以天下為家,無絶義。”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三:“羣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

(2).猶無窮,無所不包。《管子·版法解》:“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呂氏春秋·下賢》:“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高誘 註:“道在大能大,故無復有外。”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何典》第一回:“且説這 陰山 ……其大無外,其高無比。”

(3).沒有外物。《莊子·則陽》:“除日無歲,無內無外。” 郭象 註:“無彼我則無內外也。”

(4).指遠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惠澤播於黎苗,威靈振乎無外。” 晉 傅玄 《喜霽賦》:“播仁風於無外。” 宋 蘇軾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小兒致語》:“若帝之初,達四聰於無外。”

(5).猶言沒有兩樣。《晉書·刑法志》:“ 江 左無外,蠻陬來格。” 宋 司馬光 《勸學歌》:“父教師嚴兩無外,學問無成子之罪。”

孜孜

(1).勤勉;不懈怠。《書·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穎達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記·滑稽列傳》:“苟能修身,何患不榮! 太公 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齊 ,七百歲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臣有生多幸,獲遇昌期,受寄名藩,每憂曠職,孜孜夙夜,上報國恩。”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雞鳴而起曰:‘吾今日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為某事,其果濟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違於心。” 金 王若虛 《揚子<法言>微旨序》:“嗚呼,公一代巨儒,德業文章皆可師法,自少年名滿四海間,平生著述殆不可勝紀,而晚年益勤心醉乎義理之學,六經百子莫不討論,迄今孜孜筆不停綴。” 明 方孝孺 《守素齋記》:“古之聖賢所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德不素具、才不素習則不足以佐天地之遺闕,開萬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梁啓超 《法理學大家孟德斯鳩之學說》:“故孜孜焉各競其職,莫敢或怠。”

(2).猶言專心一意。《周書·柳虯傳》:“衣不過適體,食不過充飢。孜孜營求,徒勞思慮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敬》:“當今北面官人,入則內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打雨,爾何不從之,而孜孜事一箇窮措大,有何長進耳!” 明 徐霖 《繡襦記·歌郎競技》:“孜孜為利清早起,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明史·呂坤傳》:“臣觀陛下昔時勵精為治,今當春秋鼎盛,曾無夙夜憂勤之意,惟孜孜以患貧為事。”

(3).急切;懇切;一再。《新唐書·循吏傳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長人不可輕授亟易。是以授受之間,雖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宋 蘇軾 《再論積欠六事四事札子》:“若陛下初無此心,則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屢言而屢不聽,亦可以止矣,然臣猶孜孜強聒不已者,蓋由陛下實有此心,而為臣子所格沮也。” 清 劉大櫆 《烏程閔君墓志銘》:“家貧以授徒為生,勸飭孜孜,無殊子息。”

(4).不停歇貌。 元 湯式 《一枝花·贈人》曲:“得志之秋,文共武皆窮究,正青春正黑頭, 孫 吳 略切切於心, 齊 魯 論孜孜在口。”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三折:“前家兒招了個後堯婆,小媳婦近日成親,大渾家新來亡過,題名兒駡了孜孜的唾,駡那無正事頽唆,則待折損殺業種活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入告 吳 言,女略無駭意,又弔其無家,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大賬簿》:“我眼看見火勢孜孜地蔓延過來,心中又忙著和個個字道別。”

(5).凝神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暢忒昏沉,忒慕古,忒猖狂。不問是誰,便待窩穰。説志誠,説衷腸;騁奸俏,騁浮浪。初喚做 鶯鶯 ,孜孜地覷來,卻是 紅娘 。”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轉我這眼睛,孜孜覷定,端的寒忘熱,飢忘飽,凍忘冷。”《 * 詞話》第四一回:“我去那燈影兒下,孜孜的覷看。”

(6).和樂貌。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伊余懷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與汝樂之,乃陳好言,乃著新詩,一日不見,如何不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 江陵 王元紹 、弟 孝英 、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 元 柯丹邱 《荊釵記·閨念》:“ 長安 紅杏深,家山白雲隱,早祈歸省,孜孜翕翕,舉家歡慶。”

(7).美好貌。 宋 毛滂 《菩薩蠻·代贈》詞:“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頰,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元 喬吉 《鬥鵪鶉·歌姬》套曲:“眉兒初月彎彎,鞋兒瘦玉慳慳,臉兒孜孜耐看,琵琶絃慢,青衫淚點才乾。”

(8).猶孑孑。孤單、獨自。 唐 歐陽詹 《暗室箴》:“孜孜碩人,冥冥暗室,罔縱爾神,罔輕爾質。” 宋 范仲淹 《與謝安定屯田書》:“自當觀羣賢,以經大運,無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

(9).形容詞結構中的迭音附加成分。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一折:“苦孜孜,淚絲絲,這場災禍從天至,把俺橫拖倒拽怎推辭!” 明 無心子 《金雀記·玩燈》:“喜孜孜攜手偕行,笑吟吟並偶成雙。”《白雪遺音·八角鼓·秋景蕭條》:“佳人聽完這四句,喜孜孜,把筆描,風花雪月道的好。”

建中

謂建立中正之道,以為共同的準則。《書·仲虺之誥》:“王懋昭大德,建中於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後昆。” 蔡沉 集傳:“立中道於天下。中者,天下之所同有也。”《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朕聞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無為,端拱思道……厚下以立本,推誠而建中。”

合轍

(1) 後車與前車的車轍重疊,比喻相互吻合

兩人想法很合轍

(2) 合拍、押韻

這首小曲很合轍兒

遵道

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楚辭·離騷》:“彼 堯 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 桀 紂 之昌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荀子·儒效》:“故君子務修其內而讓之於外,務積德於身而處之以遵道。” 漢 揚雄 《長楊賦》:“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也已矣。”

從風

(1).比喻迅即附和或回響。《文子·上仁》:“喜怒形於心,嗜欲見於外,則守職者離正而阿上,有司枉法而從風。”《漢書·徐樂傳》:“﹝ 陳涉 ﹞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天下從風。”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三王從風,五侯允集。”《舊唐書·鄭畋傳》:“九州相望,初猶豫以從風;百辟無歸,半狐疑而委實。” 黃遠庸 《新舊思想之衝突》:“宿儒大師崛起於前,社會從風於後。”

(2).隨風。 漢 張衡 《南都賦》:“芙蓉含華,從風發榮。”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參旗九旒,從風飄揚。”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亞獻終獻》:“迎乾德,祈歲功,乘煙燎,儼從風。”

梯航

(1).梯與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呂溫 《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翹企聖域,莫知所從,如仰高山、臨大川,未獲梯航,而欲濟乎深、臻乎極也。” 清 趙翼 《八十自壽》詩:“炎徼風清無瘴癘,蠻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徑。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間;悟以見心,勤以盡力:此學詩之梯航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於玉》:“曩所授,乃《黃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 梯杭 ”。“梯山航海”的省語。謂長途跋涉。 唐玄宗 《賜新羅王》詩:“玉帛遍天下,梯杭歸上都。”杭,通“ 航 ”。 宋 張孝祥 《念奴嬌·仲欽提刑仲冬行邊》詞:“梯航入貢,路經頭痛身熱。”

(4).指水陸交通。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治定》:“而今應受天王寵,看萬國梯航一旦通。” 嚴復 《論世變之亟》:“自勝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國朝,梯航日廣。”

(5).比喻引薦人才。 唐 黃滔 《啟刑部鄭郎中》:“郎中模楷詞林,梯航名路,每慮或遺於片善,常憂不採於一言。”

玉帛

(1) 玉器和絲織品,古時用於祭祀,國與國間交際時用做禮物

(2) 泛指財物

廓然

(1) 形容空曠寂靜的樣子

四顧廓然

(2) 靜靜地

廓然獨居

順應

順著某種趨勢去適應

順應時代的潮流

慎德

注重道德修養。《周禮·地官·大司徒》:“以賢制爵, * 慎德。”《淮南子·繆稱訓》:“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斯能善大矣。”

微躬

謙詞。卑賤的身子。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綿四代於茲日,盈百祀於微躬。” 唐 許渾 《泛溪》詩:“纔應畢婚嫁,還此息微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詩詞推薦

  • 延平天慶觀

    王初唐代〕劍化江邊綠構新,層台不染玉梯塵。千章隱篆標龍簡,一曲空歌降鳳鈞。嵐氣濕衣雲葉晚,天香飄戶月枝春。盟經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沙溪

    黃升宋代〕鐘磬冷冷夜未央。梨花庭院月如霜。步虛聲里拜瑤章。紫極清都雲渺渺,紅塵濁世事茫茫。未知誰有返魂香。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寶積寺

    過守約宋代〕層楹寶勢壓禪扃,俗眼塵昏到易醒。千幰樹排車蓋翠,萬螺山矗佛頭青。夜將溪月澄心鏡,春把岩花作畫屏。我欲
  • 偈一百二十首·其二十九

    釋懷深宋代〕心境頓消融,方明色與空。欲識本來體,青山白雲中。
  • 送駱征君

    陳潤唐代〕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黃卷猶將去,青山豈更歸。馬留苔蘚跡,人脫薜蘿衣。他日相思處,天邊望少微。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夜雪三首(正月廿五日)·其二

    乾隆清代〕春膏今歲信殊常,擁被無妨切薄涼。卻報繽紛勢滋鬯,映窗忽訝月為光。
  • 題寶蓋岩寺

    張士遜宋代〕身為冠冕留,心是雲泉客。每到雲泉中,便擬忘歸跡。況茲寶蓋岩,天造清涼宅。稅車官道邊,誰知願言適。
  • 偶題

    鄧肅宋代〕才薄難趨供奉班,歸來作意水雲閒。謫官謾說九年計,客枕曾無一夕安。渭水不應藏釣艇,淮陰便合起登壇。喚回
  • 句·其五

    林迥宋代〕過門人指朝郎宅,入室渾如野老家。
  • 文徵明南屏秋雨即用其韻

    乾隆清代〕石崖坐客撫瑤琴,落澗流泉萬嶂深。底識一天秋雨意,七弦成韻總潛沈。
  • 哭盧貞國

    孟郊唐代〕一別難與期,存亡易寒燠。下馬入君門,聲悲不成哭。自能富才藝,當冀深榮祿。皇天負我賢,遺恨至兩目。平生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時思山門

    何澹宋代〕澗水琤琮鳴屋角,溪潭瀲灩對山門。綠崖鳥道人行去,隔岸綠陰春正香。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盧申之載酒舟中分韻得明字

    趙師秀宋代〕閒人閒處住,載酒荷高情。小舍寧容客,同舟卻向城。弄花忘晝暑,憂谷念秋晴。歸路雖無月,銀河亦自明。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鄒一桂十香圖·其八·百合

    乾隆清代〕摩羅疑自異方來,亦有微香撲朵開。百片問他何以合,想如唾面訓昆材。
  • 小宛

    佚名先秦〕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我心憂傷,念昔先人。明發不寐,有懷二人。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 點絳唇

    張掄宋代〕昨夜東風,又還吹遍閒花草。翠輕紅小。觸處驚春早。草舍茅□,□□□□□。誰□□。□□丹灶。別有陽和□。
  • 送周堂長歸慈谿寄何贊府

    沈說宋代〕慈谿隔楚雲,問不接鴻鱗。因送還鄉客,重懷佐邑人。海明看出日,山晚倦行春。料得雙松下,吟成瘦鶴身。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湖無水

    林泳宋代〕紅雲赤日煮清瀾,涸蜯枯魚不忍看。佛老因言滄海變,詩人曾賦洞庭乾。弄船渡子愁歸去,枕鼓雷官喚醒難。謾道
  • 贊芙蓉師祖真

    釋正覺宋代〕鳳眼鶴形,宗門偉匠。量外提撕,聲前敲唱。據令兮長劍倚天,應機兮明珠在掌。太虛有月兮老兔含霜,大海無風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詩·其七

    朱純明代〕子房有奇志,功高不自居。晚從赤松游,竊笑淮陰愚。煌煌漢家業,終焉成霸圖。神人固難遇,授書非典謨。
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原文_賦得王道蕩蕩(得同字八韻會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