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芳書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含芳書屋原文

避暑山莊齋,含德奎章有。

晰理屢成詠,亦不一義守。

茲屋曰含芳,其意可同否。

德者人之心,芳者春之首。

含為蘊藉焉,一二二一偶。

試看稚韶融,昌昌乃居後。

衣錦貴尚絅,其德乃無咎。

詩詞問答

問:含芳書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含芳書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

2. 山莊含德齋為皇祖御題

參考注釋

避暑山莊

即 熱河 行宮。在 河北省 承德市 市區東北。始建於 康熙 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為 清 代皇帝的避暑行宮。周圍環繞長達八公里的石砌宮牆。背山面湖,集 江 南園林之大成,有亭台樓閣,湖中洲、島羅列,向有七十二景之勝。為著名古園林之一。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一》:“蓮以夏開,惟 避暑山莊 之蓮,至秋乃開。”《清史稿·文宗紀》:“丁丑,上駐蹕 避暑山莊 。”

含德

(1).謂隱匿意旨,秘不宣旨。《書·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 曾運乾 正讀:“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

(2).懷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淮南子·本經訓》:“今至人生亂世之中,含德懷道,拘無窮之智,鉗口寢説,遂不言而死者眾矣,然天下莫知貴其不言也。”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含德之至,莫踰於道;親己之切,無重於身。”

奎章

(1).指帝王的詩文書法等。 宋 岳珂 《桯史·王義豐詩》:“山南有 萬杉寺 ,本 仁皇 所建,奎章在焉。” 清 顧炎武 《蟂磯》詩:“ 高皇 事業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自註:“廟中有 高皇帝 御製詩金字牌一扇。”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四:“ 仁宗 、 宣宗 、 文宗 聖製奎章,後先輝映。”

(2).仙人的手筆。《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奎章已拜看雲賜,真境空餘煮雪房。”

(3).泛指傑出的書法或文章。 明 李東陽 《柯敬仲墨竹二絕》詩:“奎章博士本書家,畫法翻將上品夸。” 清 顧嗣立 《讀<元史>詩》:“ 天歷 置奎章,作者首 虞 揭 。”

晰理

分辨事理。 清 方宗誠 《<古文簡要>序》:“文之事本一,而其用三:曰晰理,曰紀事,曰抒情。”

不一

(1)

 

不一致,不相同

意見不一

(2)

 

有差異,質量不同

質量不一

(3)

 

舊時書信末尾用語,表示不一一詳說

意可

香名。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飲食器用》:“意可香,初名宜愛。或云:此 江南 宮中香,有美人字曰 宜 ,愛此香,故名宜愛。 山谷 曰:‘香殊不凡,而名乃有脂粉氣。’易名曰意可。”

蘊藉

含而不露

榮被吸儒衣,溫恭有蘊藉。——《後漢書·恆榮傳》

廣德為人,溫雅有醞藉。——《漢書·薛廣德傳》

末句“情長情短”,大有蘊藉。——《平山冷燕》

一二二一

一即二,二即一。謂名異而實同。《景德傳燈錄·菩提達磨》:“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無染,此名戒行。”

試看

試著看看;且看。 唐 韓愈 《盆池》詩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

昌昌

(1).繁多貌。 唐 李商隱 《春風》詩:“春風雖自好,春物太昌昌。” 葉蔥奇 疏註:“昌昌,極言眾多。”

(2).縱情貌。 清 龔自珍 《上大學士書》:“有是非,則必有感慨激奮,感慨激奮而居上位,有其力,則所是者依,所非者去;感慨激奮而居下位,無其力,則探吾之是非,而昌昌大言之。”

衣錦

穿錦繡衣裳。謂顯貴。《呂氏春秋·用眾》:“辯議而不可為,是被褐而去,衣錦而入。”《資治通鑑·齊明帝建武二年》:“詔曰:‘ 閭 以懸車之年,方求衣錦,知進忘退,有塵謙德;可降號平北將軍。’” 清 吳偉業 《送楊懷湄擢臨安令》詩:“此地何王夸衣錦, 錦城 人起故鄉心。”

貴尚

(1).崇尚;尊崇。《書·畢命》“政貴有恆,辭尚體要” 孔 傳:“政以仁義為常,辭以理實為要,故貴尚之。”《三國志·魏志·龐淯傳》“州郡嘆貴,刊石表閭”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列女傳》:“太常 弘農 張奐 ,貴尚所履,以束帛二十端禮之。” 宋 柳開 《應責》:“眾人所鄙賤之,子獨貴尚之。”

(2).奢侈靡費。 南朝 齊 明僧紹 《正二教論》:“ 老子 之教,蓋修身治國,絶棄貴尚,事止其分,虛無為本,柔弱為用。” 唐 張九齡 《進<千秋節金鏡錄>表》:“伏見千秋節日,王公已下,悉以金寶鏡進獻,誠貴尚之尤也。”

(3).貴者的好尚。 清 唐甄 《潛書·尚治》:“貴人者,萬民之望也。貴之所尚,賤之所慕也;貴尚而賤不慕,世未有也。”

無咎

沒有禍殃;沒有罪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子必來,我受,其無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 鄒陽 之説 吳梁 ,喻巧而理至,故雖危而無咎矣。”《清史稿·后妃傳·太祖繼妃富察氏》:“今我順天命,安疆土。彼糾九國以虐無咎之人,天不佑也。”

(1).無災禍;無過失。《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孔穎達 疏:“謂既能如此戒慎,則無罪咎。” 漢 劉向 《列女傳·魯宣繆姜》:“終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

(2).謂過由自取,無所怨咎。《易·節》:“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孔穎達 疏:“哀嗟自己所致,無所怨咎,故曰無咎也。”

詩詞推薦

含芳書屋原文_含芳書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