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得齋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創得齋得句原文

永恬更入深,西北谷幾轉。

松棧護石門,岩屋幽且善。

庚辰所肯構,歲月不為淺。

創得久額名,每來似初款。

巒坳鹿隱呦,林顛鳥暢囀。

話舊敘新乎,彼胥弗加辯。

詩詞問答

問:創得齋得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創得齋得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四

2. 葉

參考注釋

入深

猶深入。《墨子·號令》:“有能入深至主國者,問之審信,賞之倍他候。”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石門

(1). 春秋 魯 城外門。《論語·憲問》:“ 子路 宿於 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借指賢者。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 石門 晨開,荷蕢疾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後漢書·蔡邕傳》:“是故天地否閉,聖哲潛形, 石門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靈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

(4).古代用於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禦工事。《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拜為牙門將,屬 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羌 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不糜爛。”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時自 四川盆地 通向 雲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上修築而成,因路經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的 石門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賓 ,南抵 雲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處。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多經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陝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東漢 的《石門頌》、 北魏 的《石門銘》最為著名。

岩屋

指利用天然洞穴或石壁修砌的石屋。 唐 楊衡 《游陸先生故岩居》詩:“上有一巖屋,相傳靈人宅。” 宋 梅堯臣 《送良玉上人還崑山》詩:“水煙晦琴徽,山月上巖屋。”《宋史·韓世忠傳》:“賊深據巖屋,為三窟,諸將莫知所入。”

庚辰

古代傳說中的助 禹 治水之神。 禹 治水,“三至 桐柏山 ,驚風走雷,石號木鳴”。 禹 怒,召集百靈,獲 淮 渦 水神 無支祁 。授之 章律 、 鳥木由 、不能制。授之 庚辰 ,“ 庚辰 以戰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 淮陰 之 龜山 之足下,俾 淮 水永安而流注海”。見 唐 李公佐 《古〈岳瀆經〉》。

肯構

見“ 肯堂肯構 ”。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額名

題寫在匾額上的名稱。 明 張居正 《謝堂樓額名並賜金疏》:“昨者,臣以恭建樓堂,尊藏宸翰,不揣輕微,妄以額名上請。”

鹿隱

指 東漢 龐德公 隱居 鹿門山 事。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暇日獨處見寄》:“冷夢 漢皋 懷鹿隱,靜憐煙島覺鴻離。”

話舊

與朋友共憶往事

詩詞推薦

  • 西山雪嶺

    姚勉宋代〕風掀晴空作頑冷,雪欲成冰漫翠嶺。白雲崷崒堆不散,玉龍蜿蜒睡未醒。岷峨太白橫參井,移作西山奇處景。洪崖
  • 題紀恩堂

    乾隆清代〕紀恩何處不思恩,新額堂名例御園。每至山莊追慕祖,惟茲書屋賜居孫。卌餘載付舂音響,岩下溪猶水逝翻。孤負
  • 投任伯雨詩

    陳師錫子宋代〕恭惟持節日畿邊,抗疏公車首薦賢。議論不能符國是,精誠直可動淵泉。
  • 清心鏡 贈靈陽子李大乘

    馬鈺元代〕靈陽子,來告別。送行不似,相迎時節。聽予囑、遊必有方,待孀毋緊切。我人除,煙火滅。莫忘初志,旋添決烈
    創得齋得句原文_創得齋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張南史唐代〕泉,泉。色淨,苔鮮。石上激,雲中懸。津流竹樹,脈亂山川。扣玉千聲應,含風百道連。太液並歸池上,雲陽舊
  • 已亥雜詩·74

    龔自珍清代〕登乙科則亡姓氏,官七品則亡姓氏。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燈忽吐蒼虹氣。
  • 訪隱者

    王安石宋代〕童子穿雲晚未歸,誰收松下著殘棋。先生醉臥落花里,春去人間總不知。
    創得齋得句原文_創得齋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夏昶松泉竹石圖

    乾隆清代〕虬枝謖天籟,鳳影寫秋泉。始靜宜清聽,既深悅定禪。
  • 芙蓉

    袁燮宋代〕淺深紅穗繞汀洲,笑舞西風體力柔。雅意陂塘非玩物,令人卻憶蓼花游。
  • 戲題抱朴草堂

    乾隆清代〕素幾明窗偶攬憑,草堂頗亦綴綾鐙。如從名實相衡量,半得相應半不應。
  • 題朱邑墓

    劉燾宋代〕古木森森覆墓亭,大農祠在古桐城。後來為政應千輩,能使斯民獨有情。
    創得齋得句原文_創得齋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首尾吟

    邵雍宋代〕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天津再住時。積翠鶯花供秀潤,上陽春月助新奇。鳳凰樓觀雲中看,道德園林枕上窺。不負
    創得齋得句原文_創得齋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三謠蟠木謠

    白居易唐代〕蟠木蟠木,有似我身;不中乎器,無用於人。下擁腫而上轔菌,桷不桷兮輪不輪。天子建明堂兮既非梁棟,諸侯斫
  • 送王端赴朝

    李嘉祐唐代〕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東閣論兵後,南宮草奏期。人稀傍河處,槐暗入關時。獨遣吳州客,平陵結夢思。
  • 鵝兒黃似酒

    楊萬里宋代〕野水浮天碧,鵝兒弄日黃。傍人殊秀色,以酒更風光。破殼雙翎嫩,眠沙百草香。卻將金郁暢,試比菊衣裳。未慱
  • 寶相寺落成瞻禮因用辛巳五台殊像寺韻二首·其一

    乾隆清代〕聖母七旬慶,五台禮㬅殊。法光欽意蕊,寶相印心珠。出帑非民力,鳩工依手圖。落成茲卜吉,瞻禮過山衢。
  • 薄游嘆

    方回宋代〕薄游庾公樓,俯仰三十載。觸目昔人非,惟有廬山在。巴峽挾洞庭,彭蠡在滄海。奔濤何時休,故道終不改。翩舟
  • 馬嵬歸

    張祜唐代〕雲愁鳥恨驛坡前,孑孑龍旗指望賢。無復一生重語事,柘黃衫袖掩潸然。
  • 創得齋

    乾隆清代〕斷手齋成已數年,額檐創得祗依然。未來過去胥權置,試問如何是現前。
  • 題董誥花卉冊·其二十·蓼花

    乾隆清代〕依汀體弱若臨空,影入清溪水亦紅。試看猗漪枝上下,分明有意引秋風。
創得齋得句原文_創得齋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