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牛疊舊作漢玉牛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玉牛疊舊作漢玉牛韻原文

和闐種玉如農耕,河源撈取淘戶能。

貢來命寫喀喇形,穩臥滿脰黃鐘鳴。

古牸呵護煩六丁,葉瑞詎比聯嘉牲。

雖不可食非塗羹,方物足徵遵路亨。

持盈偃伯惟屏營,盤銘一例七字成,匪誇耆定輝丹青。

詩詞問答

問:玉牛疊舊作漢玉牛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玉牛疊舊作漢玉牛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

2. 回言牛也

參考注釋

種玉

(1).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公汲水作義漿於坂頭,行者皆飲之。三年,有一人就飲,以一斗石子與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處種之,云:‘玉當生其中。’ 楊公 未娶,又語云:‘汝後當得好婦。’語畢不見。乃種其石。數歲,時時往視,見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 徐氏 者, 右北平 著姓,女甚有行,時人求,多不許。公乃試求 徐氏 。 徐氏 笑以為狂,因戲云:‘得白璧一雙來,當聽為婚。’公至所種玉田中,得白璧五雙,以聘。 徐氏 大驚,遂以女妻公。”後因以“種玉”比喻締結良姻。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宴會》:“念良姻乘龍未遂,種玉尚無緣。”

(2).形容雪景。 唐 劉庭琦 《奉和聖制瑞雪篇》:“何處田中非種玉,誰家院裡不生梅?” 宋 辛棄疾 《上西平·會稽秋風亭觀雪》詞:“自憐是,海山頭,種玉人家。”

河源

河流的發源地,特指黃河的發源地

撈取

(1) 從水裡打撈

撈取海鮮

(2) 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

撈取一官半職

來命

(1).對人來信的敬稱。 漢 陳琳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來命陳彼妖惑之罪,敘王師曠盪之德,豈不信然。”《三國志·魏志·臧洪傳》:“重獲來命,援引古今,紛紜六紙,雖欲不言,焉得已哉!”《南史·褚玠傳》:“若謂其不能自潤脂膏,則如來命,以為不達從政,吾未服也。”

(2).敬辭。指來人傳達的要求。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則見他歡天喜地,謹依來命。”

黃鐘

亦作“黃鐘”。1.古之打擊樂器,多為廟堂所用。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撞黃鐘,歌大呂,開閶闔,與天語。” 明 宋濂 《鳳陽府新鑄大鍾頌》:“ 濂 聞先王之世,金部有七,黃鐘乃樂之所自出,而景鍾又為黃鐘之本。所謂景鍾,大鐘也。” 清 龔自珍 《臣里》:“麟、鳳、狗不並續,不知動類大也;芝朮、灌木不並續,不知植類眾也;珠玉、黃鐘、虎子、威窬不並壽,不知古器之賾。”參見“ 黃鐘毀棄 ”。

(2).樂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巳,其帝 黃帝 ,其神 后土 ,其蟲倮,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 孔穎達 疏:“黃鐘宮最長,為聲調之始,十二宮之主。”《呂氏春秋·適音》:“黃鐘之宮,音之本也,清濁之衷也。” 陳奇猷 校釋:“黃鐘即今所謂標準音,故是音之本。但黃鐘是所有樂律之標準……黃鐘既是標準音,則自黃鐘始,愈上音愈高,愈下音愈低,故黃鐘是清濁之衷。” 漢 馬融 《長笛賦》:“十二畢具,黃鐘為主。” 清 袁於令 《西樓記·私契》:“羽越清脆,黃鐘最濁,正宮雄壯,商角冷落,這其間就裡多微妙。”

(3).比喻君王。 唐 韓愈 《芍藥賦》:“丈人庭中開好花,更無凡木爭春華。翠莖紅蕊天力與,此恩不屬黃鐘家。” 錢仲聯 集釋引 方世舉 註:“《月令》:‘仲冬之月,律中黃鐘。’按:黃鐘,宮音,君也。句言不屬,當謂 王司馬 本為朝士,以不得於君,出為司馬。”參見“ 十二律 ”。

(4).以黃鐘調為基音之樂曲。《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宋 蘇軾 《延和殿奏新樂賦》:“聊即便安之所,奏黃鐘而歌大成,行詠文明之章,薦英祖而享神考。”

(5).敬稱他人之詩文。 宋 陸游 《與高安劉丞游大愚觀壁間兩蘇先生詩》詩:“尚想來游時,黃鐘賡大呂。” 劉半農 《<瓦釜集>代自敘》:“集名叫做‘瓦釜’,是因為我覺得 中國 的‘黃鐘’,實在太多了。”

(6).古代為了預測節氣,將葦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黃鐘律和冬至相應,時在十一月。《淮南子·天文訓》:“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斗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高誘 註:“黃鐘,十一月也。鐘者,聚也,陽氣聚於黃泉之下也。” 漢 蔡邕 《獨斷》:“ 周 以十一月為正,八寸為尺,律中黃鐘,言陽氣踵黃泉而出,故以為正也。” 唐 呂岩 《憶江南》詞:“黃鐘應律始歸家,十月定君夸。” 清 吳偉業 《讀端清鄭世子傳》詩:“候氣推黃鐘,攷風定六律。”

(7).指與冬至日相應的律管。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算家又言黃鐘為萬事之根本,此大可笑。黃鐘一律筒而已,何能根本萬事?”

(8). 唐 教坊曲名。 唐 岑參 《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紅亭水木不知暑,忽彈《黃鐘》和《白紵》。” 陳鐵民 等校註:“《黃鐘》,曲名,即《黃鐘樂》,參見 唐 崔令欽 《教坊記》。”

見“ 黃鐘 ”。

呵護

(1).呵禁衛護,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李商隱 《驪山有感》詩:“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詩:“降 商 訖 周 謹呵護,磬氏無敢加鐫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薛慰娘》:“女在墓,為羣鬼所凌, 李翁 時呵護之。”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詩,它一面對主流盡著傳統的呵護的職責,一方面仍給那些新花樣忠心的服務。”

(2).指(神靈)庇護,保佑。 宋 侯寘 《水調歌頭·題法華台》詞:“山鬼善呵護,千載照層巒。”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羣感佛力呵護,香火日盛。” 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禱告之誠……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護者也。”

六丁

道教認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為陰神,為天帝所役使;道士則可用符籙召請,以供驅使。《後漢書·梁節王暢傳》:“從官 卞忌 自言能使六丁。” 李賢 註:“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則丁卯為神,甲寅旬中,則丁巳為神之類也。役使之法,先齋戒,然後其神至,可使致遠方物及知吉凶也。”參閱《無上九霄雷霆玉經》、《靈寶六丁秘法》。 唐 陳陶 《步虛引》:“赤城門閉六丁直,曉日已燒東海色。” 宋 陸游 《夜寒燃火有感》詩:“笑談縛三彭,指顧役六丁。”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一折:“這八卦陣縱橫不窮,管七國江山著君王獨自統。便有六丁神,我敢也驅下天宮。”《西遊記》第十五回:“ 行者 道:‘既如此,不當值者且退,留下六丁神將與值日功曹和眾揭諦保守著我師父。等 老孫 尋那澗中的孽龍,教他還我馬來。’”

嘉牲

祭祀用的犧牲。《史記·封禪書》:“皇帝始郊見 太一雲陽 ,有司奉瑄玉嘉牲薦饗。” 晉 傅玄 《晉天地郊明堂歌·夕牲歌》:“嘉牲匪歆,德馨惟饗。”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方物

(1).本地產物;土產。《書·旅獒》:“無有遠邇,畢獻方物。” 蔡沉 集傳:“方物,方土所生之物。”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九土述職,各貢方物,以效誠耳。” 唐 朱慶餘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詩:“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方物》:“ 越中 清饞,無過余者,喜啖方物。 北京 則蘋婆果、黃鬣馬牙松…… 山陰 則 破塘 筍、謝橘、 獨山 菱、河蟹、 三江屯 蟶、白蛤、江魚、鰣魚、里河鰦。”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方物見斥,外品流行, 中國 經濟,遂以困匱。”

(2).猶識別;名狀。《國語·楚語下》:“民神雜糅,不可方物。” 韋昭 註:“方,猶別也;物,名也。”《明史·馮恩傳》:“若 鋐 ,則如鬼如蜮,不可方物。”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岷江 ﹞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險,澒洞震動,不可方物。”

(3).指辨別事理。《禮記·內則》:“四十始仕,方物、出謀、發慮。” 俞樾 《群經平議·禮記三》:“方物者,辨別其事也。惟能辨別其事,故能出謀發慮也。”

(4).仿佛;類似。 唐 儲光羲 《貽余處士》詩:“市亭忽雲搆,方物如山峙。” 章炳麟 《辨詩》:“ 漢 世自 賈生 《惜誓》,上接《楚辭》,《鵩鳥》亦方物《卜居》,而 相如 《大人賦》,自《遠遊》流變。”

(5).指各方的物議。《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汝與 師護 年時一輩,各有其美,方物之義,亦互有少劣。”《宋書》本傳作“物議亦互有少劣”。

遵路

(1).謂遵循道路前進。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 北齊 劉晝 《新論·賞罰》:“苟能賞信而罰明,則萬人從之,若舟之循川,車之遵路,亦奚向而不濟,何行而弗臻矣!”

(2).猶出發。 唐 辯機 《<大唐西域記>贊》:“以 貞觀 三年仲秋朔旦,褰裳遵路,杖錫遐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盧肇 , 袁州 宜春 人,與同郡 黃頗 齊名。 頗 富於產, 肇 幼貧乏。與 頗 赴舉,同日遵路,郡牧於離亭餞 頗 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柳生》:“三年不得歸。後稍平,選日遵路,中途為土寇所掠。”

持盈

保守成業。語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韋昭 註:“持,守也。盈,滿也。”《後漢書·蔡邕傳》:“心恬澹於守高,意無為於持盈。”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然持盈之術,古所難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俾後御民者鹹知懍朽索,戒持盈。”

偃伯

亦作“ 偃霸 ”。指休戰。《後漢書·馬融傳》:“臣聞昔命師於鞬櫜,偃伯於 靈臺 ,或人嘉而稱焉。” 李賢 註:“偃,休也。伯,謂師節也。”《周書·武帝紀下》:“方當偃伯 靈臺 ,休牛 桃塞 ,無疆之慶,非獨在余。” 南朝 陳 徐陵 《報尹義尚書》:“方當偃霸於 靈臺 ,韜戈於武庫。” 唐 上官儀 《奉和過舊宅應制》:“偃伯歌玄化,扈蹕頌王游。” 清 姚鼐 《送朱子潁知泰安府》詩:“掃定蛛蝥將偃伯,登封鶼鰈欲來王。”

惟屏

漢 王莽 時所稱九州內外區域名之一。參見“ 惟藩 ”。

盤銘

古代刻在盥洗盤器上的勸戒文辭。《禮記·大學》:“ 湯 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鄭玄 註:“盤銘,刻戒於盤也。” 孔穎達 疏:“ 湯 沐浴之盤,而刻銘為戒,必於沐浴之盤者,戒之甚也。”《舊唐書·杜希全傳》:“ 殷 有盤銘, 周 有欹器,或誡以辭,或警以事。”

一例

一律;同樣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耆定

(1).達成。《詩·周頌·武》:“嗣武受之,勝 殷 遏劉,耆定爾功。” 毛 傳:“耆,致也。” 高亨 註:“定,成也。”《晉書·樂志上》:“纂 宣 之緒,耆定厥功。”

(2).平定。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貢院》:“議以為 乾德 平僭偽,雖鸞輿不親幸,而耆定一方,實為雋功。” 章炳麟 《五無論》:“ 中國 之詩,《風》以道淫,《雅》《頌》以道殺。而言淫者,以‘窈窕’‘好逑’文之,言殺者,以‘神武’‘耆定’文之。”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詩詞推薦

玉牛疊舊作漢玉牛韻原文_玉牛疊舊作漢玉牛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