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原文

歸來萬事興從慵,雲水惟耽訪逸蹤。

累日可能從叔度,移文應不到周顒。

自慚諸謝傳池草,得似三茅駕玉龍。

多恐塵緣消未盡,息心還聽定林鐘。

詩詞問答

問:《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冬韻

參考注釋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雲水

(1).雲與水。 唐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丈故居》詩:“ 台州 地闊海冥冥,雲水長和島嶼青。” 宋 陸游 《長相思》詞:“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三折:“這堝里雲水林巒,甚么去處。”

(2).謂漫遊。漫遊如行雲流水的飄泊無定,故稱。 唐 黃滔 《寄湘中鄭明府》詩:“莫耽雲水興,疲俗待君痊。” 明 高啟 《太湖》詩:“我性好游觀,夙負雲水債。” 清 施峻 《中途見雁》詩:“雲水家何在,風塵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雲遊四方,如行雲流水,故稱。 唐 項斯 《日東病僧》詩:“雲水絶歸路,來時風送船。”《宋史·方技傳下·莎衣道人》:“帝歲命內侍即其居設千道齋,合雲水之士,施予優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載·尋親誠感》:“ 原 邑 趙孝子 名 威晉 ,其父好黃冠術,遇全真雲水,無不以禮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廣東省 樂昌縣 南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於 瀧水 ,又與 雲水 合。”

逸蹤

追隨並超越。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習禪四·自在》:“及諸方參學,從 南康 道一禪師 法席,懸解真宗,逸蹤流輩,道譽孔昭,行上優遊。” 清 方履籛 《周箌雲墓表》:“清第播華,逸蹤裕范。”

累日

連日

累日不適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發生慘劇的可能

叔度

(1). 漢 黃憲 字。 叔度 品學超群,尤以氣量廣遠著稱。 康有為 《贈陳鎮南編修兄》:“ 叔度 自遠量, 曼容 ( 漢 邴丹 的字)善知足。”

(2). 漢 廉范 字。 范 為名將 廉頗 的後代。《後漢書·廉范傳》:“ 建初 中,遷 蜀 郡太守……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 范 乃毀削先令,但嚴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後用以讚頌為百姓謀福利的官員。 唐 劉禹錫 《令孤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孔璋 舊檄家家有, 叔度 新歌處處聽。” 明 何景明 《寄贈張方伯》詩:“行人尚聞歌 叔度 ,童子猶思迎 細侯 。”

移文

(1).舊時文體之一。指行於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外國·外夷誇誕》:“其移文乃稱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官職》:“今文書平行者號移文。” 清 趙翼 《赴天津》詩:“聘書卻公卿,移文畏朋友。”

(2).發移文。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撫司,當用申狀。”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 高宗純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羅斯 撒納特 衙門使送賊。”

(3).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的省稱。 宋 辛棄疾 《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詞:“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不到

(1)

不足,少於…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師抱怨那個孩子不到學校上課

(3)

不周到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

自慚

自己感到慚愧

聽了他這番話,我更感自慚

諸謝

指 晉 謝安 、 謝石 、 謝玄 等人。 唐 唐彥謙 《漢代》詩:“ 王氏 憐諸 謝 , 周郎 定 小喬 。”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齊己 《寄湘幕王重書記》詩:“可能有事關心後,得似無人識面時?” 宋 陳亮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詞:“自笑堂堂 漢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舊只流東?” 明 劉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詩:“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三茅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晉書·禮志上》:“ 武皇帝 亦初平寇亂,意先儀范。其吉禮也,則三茅不翦,日觀停瑄。”詳“ 三脊茅 ”。

(2).指傳說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 唐 許渾 《亡題》詩:“ 商嶺 採芝尋四老, 紫陽 收朮訪三 茅 。” 宋 柳永 《巫山一段雲》詞:“相將何處寄良宵?還去訪三 茅 。”詳“ 三茅君 ”。

(3).山名。亦稱 茅山 、 句曲山 。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相傳 茅君 三兄弟得道於此,故名。 唐 劉禹錫 《重送逝西李相公頃新加旌旄》詩:“城下清波含百穀,窗中遠岫列 三茅 。”

玉龍

(1).龍形的玉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梁 大同 八年,戍主 楊光欣 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 元 喬吉 《水仙子·廉香林南園即事》曲:“玉龍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

(2).傳說中的神龍。 宋 劉克莊 《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玩月》詞:“醉跨玉龍游八極,歷歷天青海碧。” 金 高庭玉 《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詩:“跳上玉龍背,抱得銀蟾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四:“ 永安寺 壁上有 梅田女史 題詩云:‘ 靈妃 齊駕玉龍回,留得清陰滿緑苔。’”

(3).指龍形的漏壺。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玉龍細點三更月。庭花影下餘殘雪。” 元 薩都剌 《章貢道中》詩:“憶得當年曾夜值,玉龍銀箭漏聲長。”

(4).喻劍。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擕玉龍為君死。” 王琦 匯解:“玉龍,劍也。” 唐 呂岩 《化江南簡寂觀磨劍贈侯道士》詩:“欲整鋒鋩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嘷。”

(5).喻笛。 宋 林逋 《霜天曉月·題梅》詞:“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元 張翥 《孤鸞·題錢舜舉仙女梅下吹笛圖》詞:“閒拈玉龍自品,愛冰姿與花爭潔。一闋霓裳乍了,又落梅初迭。”

(6).喻雪。 唐 呂岩 《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宋 張元 《雪》詩:“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水滸傳》第十一回:“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 清 秋瑾 《齊天樂·雪》詞:“朔風蕭瑟侵簾戶,誰喚玉龍起舞。” 毛 * 《念奴嬌·崑崙》詞:“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7).喻泉水、瀑布。 宋 梅堯臣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天門泉》詩:“靜若僊鑑開,寒疑玉龍蟄。” 清 黃鷟來 《賦得匡廬篇壽韓霍岳觀察》詩:“冰車轉軸玉龍走,蒲牢出海鏗華鐘。”

(8).喻橋。 元 盍西村 《小桃紅·市橋月色》曲:“玉龍高臥一天秋。寶鏡青光透。星斗闌乾雨晴後。”

塵緣

佛教、道教謂與塵世的因緣。 唐 韋應物 《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詩:“佳士亦棲息,善身絶塵緣。”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端只為愛河慾海起波濤,名韁利鎖不能逃,這塵緣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帥 ,塵緣已滿,眾將請他上天歸班,非擊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詩:“已將僧祴謝塵緣,猶有深情拜杜鵑。”《人民文學》1979年第5期:“這么說來,老先生是情願斬斷塵緣,皈依我佛的了。”

息心

(1) 〈方〉∶心情放鬆

聽說未出人命,大家都息心了

(2) 除掉雜念,專心致志

息心讀書

林鐘

(1).古樂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呂,林鐘為六呂之一。《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鐘。” 鄭玄 註:“林鐘者,黃鐘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長六寸,季夏氣至,則林鐘之律應。”《史記·律書》:“林鐘者,言萬物就死,氣林林然。” 清 黃宗羲 《答劉伯繩問律呂》:“林鐘長六寸,積四百八十六分。”

(2).指農曆六月。《呂氏春秋·音律》:“林鐘之月,草木盛滿,陰將始刑。” 高誘 註:“林鐘,六月。” 漢 班固 《 * 通·五行》:“六月謂之林鐘何?林者,眾也。萬物成熟,種類眾多。”

(3).鍾名。《左傳·襄公十九年》:“ 季武子 以所得於 齊 之兵作林鐘而銘 魯 功焉。” 孔穎達 疏:“是言度律以長短,然後鑄鐘,鐘聲應律,遂以律名鍾。此鐘聲應林鐘,故以林鐘為名。”

詩詞推薦

  • 寄敬亭山清越上人

    許棠唐代〕南朝山半寺,謝朓故鄉鄰。嶺上非無主,秋詩復有人。高禪星月近,野火虎狼馴。舊許陪閒社,終應待此身。
  • 陳正字山居

    李鹹用唐代〕一葉閒飛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天衢雲險駑駘蹇,月桂風和夢想勞。繞枕泉聲秋雨細,對門山色古屏高。此中
  • 雙筍歌送李回兼呈劉四

    李頎唐代〕並抽新筍色漸綠,迥出空林雙碧玉。春風解籜雨潤根,一枝半葉清露痕。為君當面拂雲日,孤生四遠何足論。再三
  • 夜經龍興寺

    李以麟明代〕野寺經行處,秋風滿客衣。僧殘空法界,犬吠出岩扉。木落寒山靜,雲深古徑微。躊躇清梵杳,空帶月明歸。
  •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_〔近現代〕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崔秀才游江陵

    朱慶餘唐代〕樽前荊楚客,雲外思縈迴。秦野春已盡,商山花正開。鷗驚帆乍起,虹見雨初來。自有歸期在,蟬聲處處催。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胥山廟

    曹既明宋代〕堂堂武烈與文英,引劍呼天氣未平。身後端知司禍福,生前直欲就功名。胥山未盡吳儂意,郢水猶傷楚客情。井裡
  • 和武三思於天中寺尋復禮上人之作

    蘇味道唐代〕藩戚三雍暇,禪居二室隈。忽聞從桂苑,移步踐花台。敏學推多藝,高談屬辯才。是非寧滯著,空有掠嫌猜。五行
  • 續古二十九首

    陳陶唐代〕大堯登寶位,麟鳳煥宸居。海曲沾恩澤,還生比目魚。生值揖遜歷,長歌東南春。釣鰲年三十,未見天子巡。軒轅
  • 八十吟十絕

    劉克莊宋代〕試筆懶題新鬱壘,拂塵聊掛古鐘馗。斑衣紀節諸孫喜,白首添年一老悲。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新正幸御園即事得句

    乾隆清代〕奉時行慶典攸存,撰吉平明幸御園。日已遠哉尚餘忖,景如故也率難言。冰鋪東沼奩呈鏡,素積西山屏罨軒。傍午
  • 挹源書屋

    乾隆清代〕茲乃泉源處,挹之即目前。雖然此誠易,為學豈易言。內聖與外王,其實非兩端。堯舜及仲尼,惟是一心傳。執中
  • 題錢維城塞外秋花九種·其四·雞冠

    乾隆清代〕無聲絳幘玉階頭,以意分明報曉籌。榆塞楓宸寧有別,宵衣一例慎咨疇。
  • 樊將軍廟

    汪遵唐代〕玉輦曾經陷楚營,漢皇心怯擬休兵。當時不得將軍力,日月須分一半明。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臨岐留別相知

    李頻唐代〕百歲竟何事,一身長遠遊。行行將近老,處處不離愁。世路多相取,權門不自投。難為此時別,欲別願人留。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閒居

    錢舜選宋代〕年來百懶惟便靜,幽事相關亦有時。窗上紙因晴日補,檻邊花趁小春移。夜先休息關門早,曉不趨承出戶遲。消遣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野步

    周密宋代〕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鹿泉

    石寶明代〕白鹿今何在,清泉故自流。淮陰祠下道,芳草漫生愁。
  • 漁歌子

    佚名宋代〕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拋歲月,臥煙霞。在處江山便是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
  • 玉岑精舍

    乾隆清代〕登高終降卑,一語括眾理。回首望雲山,天半孤亭子。嶺巆徐歷盡,精舍乃得此。憩舍偶憑窗,玉岑對面峙。問岑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原文_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