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胡休復庶常八章·其八原文
遺文數十卷,入雅復兼風。
古人三不朽,所嗟功未崇。
丹穴有奇羽,如日方曈曈。
聊以慰生存,冥漠若為通。
詩詞問答
問:挽胡休復庶常八章·其八的作者是誰?答:沈守正
問:挽胡休復庶常八章·其八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沈守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守正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東韻
參考注釋
遺文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詩文。《史記·太史公自序》:“獵儒 墨 之遺文,明禮義之統紀,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興衰,作《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晉 葛洪 《抱朴子·尚博》:“雖有益世之書,猶謂之不及前代之遺文也。” 唐 元結 《<篋中集>序》:“已長逝者遺文散失,方祖師者不見近作。” 宋 蘇軾 《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沒追和其韻》:“遺文付來哲,後事待諸友。” 魯迅 《南腔北調集·<兩地書>序言》:“﹝ 韋素園 ﹞病歿於 北平 同仁醫院了,大家想蒐集他的遺文,為他出一本紀念冊。”
(2).散逸的詩文。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 文宗 時, 鄭覃 侍講禁中,以經籍道喪,屢以為言。詔令祕閣,搜訪遺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條文、禮樂制度。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序》:“至於舉賢良,崇孝弟,明考課,雖宇內初輯,然庶政大體,彌綸備具,遺文故事,施於後世,皆可為法。” 宋 蔡襄 《明禮》:“冠婚喪葬,禮之大者,冠禮今不復議,婚禮無復有古之遺文。”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三不朽
謂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經久不廢,故曰不朽。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宋 楊萬里 《跋寫真劉敏叔八君子圖》詩:“古人三不朽,諸老一一中。” 清 管同 《<方埴之文集>序》:“古之所謂三不朽者,首立德,次立功,又其次乃立言。”
丹穴
(1).山穴。《呂氏春秋·貴生》:“ 越 人三世殺其君。 王子搜 患之,逃乎丹穴。 越國 無君,求 王子搜 而不得,從之丹穴。” 高誘 註:“《淮南》云:丹穴,山穴也。”一說指 禹穴 ,傳說中的 夏禹 葬地。 明 歸有光 《浙省策問對二道》:“ 王子搜 之丹穴,即 禹穴 也。”
(2).傳說中的地名。《爾雅·釋地》:“岠 齊州 以南,戴日為 丹穴 。”《淮南子·氾論訓》:“ 丹穴 太蒙 。” 高誘 註:“ 丹穴 ,南方當日之下也; 太蒙 ,西方日所入處也。”《隋書·天文志上》:“南戴日下,所謂 丹穴 也。”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南山經》:“ 丹穴 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漢 張衡 《東京賦》:“鳴 女牀 之鸞鳥,無 丹穴 之鳳皇。” 唐 陳子昂 《鴛鴦篇》:“鳳凰起 丹穴 ,獨向梧桐枝。”後以“丹穴”為鳳凰的代稱。 宋 梅堯臣 《送知和州杜駕部》詩:“桐花欲開時,羣噣爭哺兒,但求黃口飫,焉問丹穴飢。”
(4).產硃砂的礦穴。《漢書·貨殖傳·巴寡婦清》:“ 巴 寡婦 清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 顏師古 註:“丹,丹砂也。穴者,山谷之穴出丹也。”
(5).煉丹修道的岩穴。 唐 錢起 《登釜山遇道人》詩之二:“山階壓丹穴,藥井通洑流。”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卜居》:“待功成還辭赤社,更歸丹穴。”
有奇
還有零頭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明· 魏學洢《核舟記》
曈曈
(1) 日出時光亮的樣子
(2) 閃爍的樣子
生存
保存生命;活在世上
人沒有氧氣就不能生存
我們此後實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搶著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魯迅《無聲的中國》
冥漠
(1).空無所有。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選·顏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終冥漠,陵邑轉蔥青。” 劉良 註:“冥漠,虛無也。”
(2).謂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詩之三:“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雲。” 仇兆鰲 註:“冥漠,謂 蘇 鄭 俱亡。” 元 王逢 《題馬洲書院》詩:“先輩俱冥漠,諸生罷講論。”
(3).指死者。 清 曾國藩 《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寵彼冥漠,千禩馨香。”
(4).玄妙莫測。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夫鬼神之理,冥漠難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此正是最切近處,最分明處,乃舍之;而談空於冥漠之間,其亦誤矣。” 清 曹寅 《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卻寄》詩:“此懷匪冥漠,持取問同情。”
(5).隱約,模糊。 明 袁宏道 《過靈峰》詩:“冥漠煙如醉,空濛日帶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鴿異》:“月色冥漠,野壙蕭條。”
(6).猶靜寂。《梁書·昭明太子傳》:“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寢之清閟。”
(7).陰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一喪人身,三途冥漠。”
(8).指陰間。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謂冥漠之如在,想英靈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餘,強為思維,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 * 否也。”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