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知命劉居士卜居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贈知命劉居士卜居原文

言乘下澤車,來赴嵩高約。

春山多雨露,咫尺負丘壑。

眷余實畸人,雅興世緣薄。

問途忽我顧,扣戶煩剝啄。

君才少不羈,屢散千金櫜。

胸中橫詩書,帳下餘猿鶴。

何妨門如市,心若虛舟泊。

聊師季主卜,玩世甘寂寞。

箕山宛在目,潁水清帶郭。

何年定卜居,伴我採薇藿。

詩詞問答

問:贈知命劉居士卜居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贈知命劉居士卜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自註:君與伯充詩,有欲卜居潁川志。

參考注釋

下澤車

(1).一種適宜在沼澤地上行駛的短轂輕便車。《後漢書·馬援傳》:“吾從弟 少游 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史,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 李賢 註:“《周禮》曰:‘車人為車,行澤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也。”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通贈二君子》詩:“誰采中原菽,徒巾下澤車。”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三》:“下澤車,款段馬,到處閒嬉。” 清 周亮工 《海上晝夢亡姬成詩八章》之二:“瀕行猶道波濤惡,何似閒乘下澤車。”

(2).用於田間運載。 元 王禎 《農書》卷十七:“下澤車,田間任載車也……今俗謂之板轂車,其輪用厚闊板木相嵌,斲成圓樣,就留短轂,無有輻也。泥淖中易於行轉,了不沾塞,即《周禮》行澤車也。”

嵩高

(1).即 嵩山 。《史記·封禪書》:“昔 三代 之居,皆在 河 洛 之間,故 嵩高 為中嶽。” 晉 戴祚 《西征記》:“ 嵩高山 ,東 太室 ,西 少室 ,相去七十里。 嵩高 ,總名也。”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其名有序,則 太室 西偏;其位可知,則 嵩高 佐命。”

(2).高峻。《禮記·孔子閒居》:“其在《詩》曰:‘嵩高維岳,峻極於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誇飾》:“是以言峻則嵩高極天,論峽則 河 不容舠。”

(3).崇高;尊貴。《漢書·揚雄傳上》:“瞰 帝唐 之嵩高兮,眽隆 周 之大寧。”《隸釋·漢太尉劉寬後碑》:“公以嵩高之門,好謙儉之操,布衣糲食,涉履寒苦。”

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維 《鳥鳴澗》詩:“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歸來心魄為動盪,曉夢月落春山空。”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潘太守詩》:“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處處子規聲。”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婦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隱 《代董秀才卻扇》詩:“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元 吳昌齡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兩點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園 《後南柯·釋酗》:“問何時消除芥蔕,終不免愁鎖春山未展開。”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立春日, 大興 、 宛平 縣令設案於午門外正中,奉恭進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詩:“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虛。”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廬山詩·白鶴觀》:“時時過 江 來, 廬山 訪丘壑。”

(3).鄉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傳》:“不養望於丘壑,不待價於城市。” 宋 蘇軾 《乞罷學士除閒慢差遣札子》:“臣多難早衰,無心進取,得歸丘壑以養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遊春》:“你既無婚,我亦未娶。即圖同居丘壑,以結姻盟。”

(4).謂隱逸。 南朝 宋 謝靈運 《齋中讀書》詩:“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 金 王若虛 《茅先生道院記》:“予世之散人也,才能無取於人,而功名不切於己,雖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嘗一日忘。” 清 方文 《訪林青仲兄弟》詩之二:“丘壑本繇性,漁樵豈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伏望聖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墮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遠的意境。 宋 黃庭堅 《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世祖御筆》:“上以武功定天下,萬幾之餘,遊藝翰墨,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荊 、 關 、 倪 、 黃 輩所不到者。”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

畸人

指有獨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莊子·大宗師》:“ 子貢 曰:‘敢問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成玄英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無有,而疏外形體,乖異人倫,不耦於俗。” 宋 陸游 《幽事》詩之二:“野館多幽事,畸人無俗情。靜分書句讀,戲習酒章程。” 清 孫枝蔚 《飲酒和陶韻》之十九:“幽谷有畸人,忍飢不肯仕。隣國聞其名,豈曰少知己。” 郭希仁 《從戎紀略》附《錢君定三傳》:“察形勢,訪奇傑, 燕 趙 畸人俠客,翕然與游。”

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刼,窅然空縱。” 郭紹虞 集解:“畸,奇異也……真,《説文》云:‘仙人變形而登天也。’變形言鍊形而為氣。此言畸人乘真,謂畸人乘其真氣而上昇也。” 清 李漁 《巧團圓·原夢》:“身輕似翔,塵飛不颺,畸人慣走屏風上。”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二篇:“又或易調改絃,別敍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

雅興

高雅的興趣

世緣

俗緣。謂人世間事。 唐 錢起 《過桐柏山》詩:“投策謝歸途,世緣從此遣。” 宋 蘇軾 《次韻絕句各述所懷》之四:“定似 香山 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 明 屠隆 《綵毫記·訪道仙翁》:“只是此人未盡世緣,還遭國難,既得真訣,涉世也無妨。”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非道力堅定,多不敢輕涉世緣,恐浸淫而不自覺也。”

問途

亦作“ 問塗 ”。詢問路徑;探索門徑。《莊子·徐無鬼》:“至於 襄城 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 宋 何薳 《春渚紀聞·何張遺句南金錄》:“逮其知學,復觀其所以因材自勵期於至遠者,亦若 王良 造父 秣驥騄而問途。” 嚴復 《譯<天演論>自序》:“西學之事,問塗日多。”

扣戶

敲門。 宋 蘇軾 《杭州故人信至齊安》詩:“朝來聞好語,扣戶得 吳 餉。” 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平居昬暮扣戶,宿舂飯之。”《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忽聞扣戶聲急, 阿巧 驚遁而去。”

剝啄

亦作“剝琢”。1.象聲詞。敲門或下棋聲。 宋 蘇軾 《次韻趙令鑠惠酒》:“門前聽剝啄,烹魚得尺素。” 清 錢謙益 《觀棋絕句》之六:“疎簾清簟 楚 江秋,剝啄叢殘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興縣舊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聞剝琢聲,出視無所見。”

(2).可重迭使用。 唐 韓愈 《剝啄行》:“剝剝啄啄,有客至門。”

亦作“剝琢”。1.叩擊,敲打。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亦從烏帽自欹斜。”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見叢樹中,有茅屋數椽,門懸韋箔,繞以笆籬。方將剝啄,而老人已扶笻出。”

(2).謂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雜記·菩提樹下》:“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食,互相擠擁,互相踐踏,互相剝啄著。”

不羈

亦作“ 不覊 ”。1.謂才行高遠,不可拘限。《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 李善 註:“不羈,謂才行高遠,不可羈繫也。” 晉 向秀 《思舊賦》:“余與 嵇康 、 呂安 ,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顏幾聖索酒友詩》:“ 錢塘 顏幾 字 幾聖 ,俊偉不覊,無日不飲。” 郭沫若 《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象《胡笳十八拍》,無論形式或內容上,那種不羈而雄渾的氣魄……決不是 六朝 人乃至 隋 唐 人所能企及的。”

(2).謂行為不遵循禮法。《新唐書·元結傳》:“ 結 少不羈,十七乃折節向學,事 元德秀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 唐寅 ﹞為人放浪不覊,有輕世傲物之志。”《明史·袁煒傳》:“ 煒 性行不羈,為御史 包孝 所劾,帝宥不罪。”

千金

(1) 一千斤金子

(2) 女兒。用於稱他人的女兒,有尊貴之意

(3) 指很多錢,形容富貴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詩書

(1) 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帳下

(1).營帳中。《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樊噲 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營衛止 噲 , 噲 直撞入,立帳下。” 唐 高適 《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清 嚴遂成 《三垂岡》詩:“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樽前老淚多。”

(2).指將帥的部下。《後漢書·董卓傳》:“ 韓遂 走 金城 羌 中,為其帳下所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 劉靖 ﹞乃使帳下 丁鴻 督軍士千人,以 嘉平 二年立遏於水。” 唐 王維 《獻始興公》詩:“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日暮箭鏃盡,左右刀鋋集,帳下勸之走,叱謂吾死國。”

猿鶴

(1).猿和鶴。《宋史·石揚休傳》:“ 揚休 喜閒放,平居養猿鶴,玩圖書,吟詠自適。” 明 劉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樹,天清猿鶴響空山。”

(2).借指隱逸之士。 清 方文 《飲從兄搢公民部》詩:“猿鶴豈無乾祿意,江關只恐厭人稠。”

(3).見“ 猿鶴沙蟲 ”。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心若

猶心順。《漢書·禮樂志》:“吾知所樂,獨樂六龍,六龍之調,使我心若。”

虛舟

(1).無人駕御的船隻。語本《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馬光 《酬王安之聞罷真率會》詩:“虛舟非有意,飄瓦不須嗔。” 明 何景明 《內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盜賊弗怨;虛舟之觸,褊心弗怒:無意也。”

(2).比喻胸懷恬淡曠達。 唐 駱賓王 《秋日於益州李長史宅宴序》:“長史公玄牝凝神,虛舟應物。” 清 錢謙益 《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虛舟應物。”

(3).謂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飄忽,播遷無定。 唐 高適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詩:“片雲對漁父,獨鳥隨虛舟。” 金 盧摯 《折桂令·武昌懷古》曲:“身世虛舟,千載悠悠,一笑休休。” 清 劉荻 《題陳世長舫齋》詩:“想到虛舟百事慵,當窗端只愛雲峰。”

(4).輕捷之舟。《文選·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李周翰 註:“輕舟而進曰虛舟。”

季主

(1). 漢 代卜筮者 司馬季主 。《史記·日者列傳》:“ 司馬季主 者, 楚 人也。卜於 長安 東市。”後用以指代卜筮者。 晉 張協 《雜詩》之四:“歲暮懷百憂,將從 季主 卜。” 唐 李白 《尋陽紫極宮感秋作》詩:“嬾從 唐生 決,羞訪 季主 卜。”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右鄰 季主 左 白墮 ,中有深巷無囂塵。巷深地僻秋苔緑,常時問飲不問卜。”

(2).季王。 唐 高適 《同觀陳十六史興碑》詩:“季主盡荒淫,前王徒貽厥。”參見“ 季王 ”。

玩世

(1).以不嚴肅的態度對待現實生活。《漢書·東方朔傳贊》:“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依違朝隱,樂玩其身於一世也。”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隱屠酒。” 朱自清 《懷魏握青君》:“他的玩世,在有些事情上,也許太隨便些。”參見“ 玩世不恭 ”。

(2).遊樂於人間。 明 唐寅 《荷花仙子》詩:“不教輕踏蓮花去,誰識仙娥玩世來。”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在目

在眼前;在視線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雲出無時,飛電常在目。”《二刻拍案驚奇》卷八:“只見前堂東軒與那聚賭的小閣,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卻無一個人影。”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況復掩自利之惡名,以福羣之令譽,捷徑在目,斯不憚竭蹶以求之耳。”

帶郭

繞城外郭;近城郭。《史記·貨殖列傳》:“及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畝鍾之田。” 前蜀 韋莊 《齊安郡》詩:“傍村林有虎,帶郭縣無官。”

卜居

選擇居處

卜居於鄉

採薇

殷 末,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齊 ,反對 周武王 伐 紂 ,曾叩馬而諫。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後,他們“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蕨而食,及飢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神農 、 虞 、 夏 忽焉沒兮,我安適歸兮?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 首陽山 。”見《史記·伯夷列傳》。後以“採薇”指歸隱。其歌稱《採薇歌》,後人譜為琴曲,稱《採薇操》,亦省稱《採薇》。見《樂府詩集·瑟曲歌辭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樂府解題》。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願先生委龍蛇之穴,升利見之塗……採薇何足多慕乎?” 唐 王維 《送別》詩:“遂令 東山 客,不得顧採薇。” 宋 王禹偁 《賢人不家食賦》:“當年 漢 殿,猶聞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 ,不見採薇之老。”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梁生》:“而今一發窮無告,不久西山唱《採薇》。”

(1).《詩·小雅》篇名。《〈詩〉序》:“ 文王 之時,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卒,以守衛中國,故歌《採薇》以遣之。”後遂以“採薇”作調遣士卒的典故。 清 姚鼐 《吳戍橋》詩:“上相歌《採薇》,嚴軍入懸瓠。”

(2).《史記·伯夷列傳》載, 周武王 滅 殷 之後,“ 伯夷 、 叔齊 恥之,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而食之。”後因以“採薇”指歸隱或隱遁生活。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採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 唐 杜甫 《別董頲》詩:“當念著皂帽,採薇青雲端。”《歸潛志》卷十四引 元 劉肅 詩:“二 陸 不可作,故山歸採薇。”

(3).指亡國。 黃人 《<清文匯>序》:“播佳種於龍野,存國粹於滄桑,以塞麥秀,採薇之痛。”

詩詞推薦

贈知命劉居士卜居原文_贈知命劉居士卜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