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橋懷古原文
秦川夕澄霽,灃水明如練。
西上中渭橋,颯然秋氣變。
嬴政昔搆造,作此象天漢。
美人與鐘鼓,流連恣荒晏。
徐市期不來,山鬼璧已獻。
我昨驪山行,徘徊吊中羨。
荊榛蔽銀海,樵牧羅金雁。
麒麟折其股,冷落青梧觀。
後代復何王,繡嶺明珠殿。
唯有終南山,興亡幾回見。
詩詞問答
問:渭橋懷古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渭橋懷古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二
參考注釋
秦川
古地區名。泛指今 陝西 、 甘肅 的 秦嶺 以北平原地帶。因 春秋 、 戰國 時地屬 秦國 而得名。《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 荊州 之軍以向 宛 洛 ,將軍身率 益州 之眾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一:“關山三五月,客子憶 秦川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遙,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 王老九 《張老漢賣餘糧》:“要把咱的窮根斬,將來鐵牛翻 秦川 。”
澄霽
(1).謂天色清朗。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南亭》詩:“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 唐 吳筠 《秋日望倚帝山》詩:“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霽。”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秋空澄霽,登頂而望。”
(2).指廓清。 曹之騏 《騰越光復紀略》:“然以是之故,得所藉手,遂能簫勺羣慝,澄霽大棼。”
上中
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書·禹貢》:“海 岱 及 淮 惟 徐州 ……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 孔 傳:“田第二,賦第五。” 宋 晁貫之 《墨經·松》:“根榦肥大,脂出若珠者曰脂松、品惟上中。”
渭橋
(1).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樑。東、中、西共有三座。 中渭橋 。 秦 時始置,本名 橫橋 。 秦 都 鹹陽 , 渭 南有 興樂宮 , 渭 北有 鹹陽宮 ,建此橋以通二宮。 漢 更名 渭橋 。《史記·孝文帝本紀》:“ 昌 至 渭橋 ,丞相以下皆迎。” 司馬貞 索隱引《三輔故事》:“ 鹹陽宮 在 渭 北, 興樂宮 在 渭 南, 秦昭王 通兩宮之間,作 渭橋 ,長三百八十步。”《水經注·渭水》引《三輔黃圖》作“橫橋”。
(2).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樑。東、中、西共有三座。 東渭橋 。 漢景帝 五年建置,故址在今 西安市 東北 灞水 、 涇水 合 渭水 處東側。 唐 劉希夷 《採桑》詩:“盈盈 灞水 曲,步步春水緑……回道 渭橋 東,遙憐樹色同。”
(3).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樑。東、中、西共有三座。 西渭橋 。 漢 建元 三年建置,因與 長安城 便門 相對,也叫 便橋 或 便門橋 。 唐 名 鹹陽橋 ,其時 長安 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別。
颯然
(1) 形容風吹時沙沙作響
有風颯然而至
(2) 爽利的樣子
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秋氣
指秋日淒清、肅殺之氣。《呂氏春秋·義賞》:“春氣至,則草木產,秋氣至,則草木落。”《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秋氣憯以淒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一:“ 曲江 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 明 劉基 《秋日即事》詩之七:“秋氣蕭條 宋玉 悲,西風唯有雁相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
搆造
結成;製造。《韓詩外傳》卷四:“今或不然,令民相伍,有罪相伺,有刑相舉,使搆造怨仇。”《宋書·恩倖傳序》:“權幸之徒,慴憚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竊國權,搆造同異,興樹禍隙,帝弟宗王,相繼屠劋。” 宋 蘇軾 《乞將台諫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札子》:“故黨人共出死力,搆造言語,無所不至。”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漢口起義清方檔案》:“包藏禍心,搆造邪説。”
天漢
(1)
(2) 書面語稱銀河
(3) 漢武帝劉徹的年號(公元前100——前97)
天漢元年。——《漢書·李廣蘇建傳》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亮的黑頭髮、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裡
鐘鼓
亦作“ 鍾皷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補周禮九夏系文》:“凡樂事,鍾皷以奏《九夏》。”
(2).借指音樂。 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曷若我鹹臻仁壽,共樂鐘鼓。”
(3).指權貴人家的音樂。代指富貴。《陳書·徐陵傳》:“但山樑飲啄,非有意於籠樊;江海飛浮,本無情於鐘鼓。”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 漢 賈誼 《新書·數寧》:“使為治,勞知慮,苦身體,乏馳騁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唐 韓愈 《奉和僕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午門鐘鼓,凡上祀郊廟受朝賀,則鳴鐘鼓以為則。”
(2).鍾和鼓。亦借指音樂。《呂氏春秋·順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 唐 李涉 《六嘆》詩:“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為國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若敬從上人之命,即止水後,誅求聚斂,廣蓄姬侍,坐於鐘鼓之間,使家敗而身疾,又如之何?”
(3).鍾和鼓。古代擊以報時之器。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詩:“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
(4).鍾和鼓。佛教法器。 清 鄭燮 《別梅鑒上人》詩:“雲山有約憐狂客,鐘鼓無情老比邱。”
流連
依戀而捨不得離去。一作“留連”、“流漣”
流漣荒亡,為諸侯憂。——《孟子·梁惠王下》
游九京者,亦流漣於隋會。——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
流連夜市
不來
(1).不歸。《詩·小雅·採薇》:“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朱熹 集傳:“來,歸也。”
(2).逸詩《貍首》的別稱。因貍一名不來,故稱。《漢書·郊祀志上》:“後五十年, 周靈王 即位。時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設射《不來》。”按《史記·封禪書》作“設射《貍首》”。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貍,一名不來。”
山鬼
(1).山神。《史記·秦始皇本紀》:“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 北齊 樊遜 《天保五年舉秀才對策》:“山鬼效靈,海神率職。” 明 高啟 《陪臨川公游天池》詩:“客來豈先知,定有山鬼報。”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九人為山鬼,女像,面色藍,手執桂枝。”
(2).山精。傳說中的一種獨腳怪物。 南朝 宋 鄭緝之 《永嘉郡記》:“ 安固縣 有山鬼,形體如人而一腳,裁長一尺許,好噉鹽,伐木人鹽輒偷將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澗中取食蟹。”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 清 洪亮吉 《山齋訪冒鳴茹壽衢兩秀才》詩:“書聲出戶蟲不鳴,山鬼一足深宵行。人頭魚身慣窺戶,見慣不怪心能平。”
(3).泛指山中鬼魅。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詩:“臥病識山鬼,為農知地形。”《雲笈七籤》卷七九:“山鬼哭於藂林,孤魂號於絶域。” 元 薩都剌 《過居庸關》詩:“草根白骨棄不收,冷雨陰風泣山鬼。”
驪山
在 陝西省 臨潼縣 東南,因古 驪戎 居此得名。是著名的遊覽、休養勝地。又名 酈山 。《漢書·劉向傳》:“ 秦始皇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 唐 張說 《應制奉和》:“ 漢 家行樹直 新豐 , 秦 地 驪山 抱溫谷。” 清 陳維崧 《滿庭芳·距汝州四十里山有溫泉相傳為唐武后幸洛時浴處》詞:“悽然也, 驪山 浴館,一樣野花稠。”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中羨
墓道。《史記·秦始皇本紀》:“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 張守節 正義:“謂冢中神道。”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一本作“ 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金 元好問 《續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清 吳偉業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三江風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訃》:“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雲泥。”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陝》詩:“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 周實 《民立報出版日祝賦》詩:“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
銀海
(1)
(2) 電影界,同“影壇”
銀海弄潮兒
(3) 白色的海一般的境域
沒為銀海。——《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樵牧
(1).打柴放牧。《晉書·宣帝紀》:“賊恃水,樵牧自若。” 宋 葉適 《改東門出》詩之二:“自我護樵牧,林光稍敷紛。” 清 劉大櫆 《阮君墓志銘》:“祖墓之木,以歲久樵牧之不禁,漸至凋敝。”
(2).樵夫與牧童。也泛指鄉野之人。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八:“荒淫竟淪沒,樵牧徒悲哀。” 宋 陸游 《村居》詩:“樵牧相語欲爭席,比鄰漸熟約論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 交河 城西有古墓,林木叢雜,雲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熱,樵牧弗敢近。”
金雁
亦作“ 金鴈 ”。1.金色的雁。 唐 宋之問 《送趙司馬赴蜀州》詩:“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 唐 司空圖 《燈花》詩之一:“幾時金雁傳歸信,翦斷香魂一縷愁。”
(2).箏柱。 唐 溫庭筠 《彈箏人》詩:“鈿蟬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一本作“ 金鴈 ”。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啼妝不貼銀蟬,暗語孤彈金雁。” 清 陳維崧 《菩薩蠻·題青溪遺事畫冊同鄒程邨彭金粟王阮亮董文友賦》詞:“春筍抱琴彈一行,金雁寒。”
(3).金鑄的雁,帝王陪葬物。事本《漢書·劉向傳》:“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鳬雁。” 明 夏完淳 《放歌贈吳錦雯兼訊武林諸同志》詩:“荊榛古殿銅駝臥,弓劍荒陵金雁哀。” 清 姚鼐 《登黃鶴樓次補山韻》:“一朝金雁瘞 吳郡 ,何殊繐帳臨 漳川 。”
麒麟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徵祥瑞。《管子·封禪》:“今鳳凰麒麟不來,嘉穀不生。” 宋 黃庭堅 《送范德孺知慶州》詩:“阿兄兩持 慶州 節,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們要聽那妖精的話,說鳳凰是雞,說麒麟是羊子,說龍是蚯蚓,說靈龜是甲魚。”
(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晉書·顧和傳》:“ 和 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 榮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者,必此人也。’”
(3).見“ 麒麟閣 ”。
(4).見“ 麒麟殿 ”。
冷落
(1) 冷清;不熱鬧
狹窄冷落的胡同
門前冷落鞍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宋· 柳永《雨霖鈴》
(2) 冷待
青梧
梧桐。樹皮色青,故稱。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一:“壇上列植垂龍之木,似青梧,高十丈。” 南朝 宋 鮑照 《秋夕》詩:“紫蘭花已歇,青梧葉方稀。” 唐 李白 《陌上桑》詩:“寒螿愛碧草,鳴鳳棲青梧。”
後代
(1)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子孫後代
留傳給後代
(2) 某一時代以後的時代
這些遠古的事,大都是後代人們的推測
(3) 動植物的後裔
異種雜交的小麥後代
繡嶺
山名。在今 陝西省 臨潼縣 驪山 上,有 東繡嶺 、 西繡嶺 。以山勢高峻,如雲霞繡錯,故名。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繡嶺 明珠殿 ,層巒下繚牆。” 清 陳維崧 《念奴嬌·寄董玉虬侍御秦中》詞:“我去 汴 城君 繡嶺 ,一樣前朝陵闕。”
珠殿
飾以珠玉的宮殿。 南朝 齊 王融 《遊仙詩》之三:“璧門涼月舉,珠殿秋風迴。”《舊五代史·僭偽傳二·劉陟》:“﹝ 劉陟 ﹞厚自奉養,廣務華靡,末年起玉堂珠殿,飾以金碧翠羽。” 明 唐寅 《七夕賦贈織女》詩:“銀臺極夜留魚鑰,珠殿繁更繞鳳旗。”
終南山
山名。 秦嶺 主峰之一。在 陝西省 西安市 南。一稱 南山 ,即狹義的 秦嶺 。古名 太一山 、 地肺山 、 中南山 、 周南山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一》。
亡幾
(1).很少。《漢書·賈誼傳》:“其慈子耆利,不同禽獸者亡幾耳。” 顏師古 註:“亡幾,言不多也。”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敘》:“當是時,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謬亂,不同夷狄者亡幾耳。”
(2).不久。《新唐書·郗士美傳》:“亡幾,會詔班師,然威振 兩河 。”
回見
客套話,分手時,表示回頭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