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君赴宜陽縣令

作者:沈鍊 朝代:明代

送丁君赴宜陽縣令原文

名士宰方城,驅車出漢京。

贈言多麗藻,餞別有諸卿。

行李先隨鶴,前驅早抗旌。

看君作循吏,不負寶刀橫。

詩詞問答

問:送丁君赴宜陽縣令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送丁君赴宜陽縣令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丁君赴宜陽縣令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青霞集卷六

參考注釋

方城

(1). 春秋 時 楚 北的長城。由今之 河南省 方城縣 ,循 伏牛山 ,北至今 鄧縣 。為古九塞之一。《淮南子·墬形訓》:“何謂九塞,曰: 太汾 、 澠阨 、 荊阮 、 方城 、 殽阪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2).借指山川險要。 唐 元稹 《楚歌》之六:“殷勤聘名士,莫但倚 方城 。”

(3).指地方長官。《北史·孫搴陳元康等傳論》:“ 漢氏 官人,尚書郎出宰百里; 晉 朝設法,不宰縣不得為郎。皆所以貴方城之職,重臨人之要。”

(4).指陵墓。《清史稿·禮志五》:“既達陵所,太皇太后坐方城東旁,奠酒舉哀。”

(5).指麻將博戲。 茅盾 《小圈圈裡的人物》:“ 祥師母 之所以夜夜必作方城之戲,是因為她‘精力過剩’。”

驅車

乘車或駕車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

漢京

指 漢 朝都城 長安 或 洛陽 。亦借指其他古代漢族政權的都城。 漢 班固 《西都賦》:“博我以皇道,弘我以 漢京 。” 漢 班固 《東都賦》:“光 漢京 於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 明 尹耕 《春懷》詩:“春深關塞尚屯兵,萬里防胡拱 漢京 。”

贈言

臨別給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勵的話

臨別贈言

麗藻

(1).指綺麗的景物。 晉 潘岳 《閒居賦》:“梅杏郁棣之屬,繁榮麗藻之飾,華實照爛,言所不能極也。” 清 吳偉業 《九峰詩·機山》:“江山麗藻歸《文賦》, 京洛 浮沉負釣磯。”

(2).華麗的詞藻。亦指華麗的詩文。 晉 陸機 《文賦》:“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麗藻華文,代有雲泉之氣。” 明 唐順之 《杭中丞雙溪像贊》:“是以海內操觚之士,惟見公逸思麗藻之不可及,而溪叟山孺惟見公悃愊真率之可與狎而同也。”

餞別

準備酒食為人送行

諸卿

(1).古代天子和諸侯所屬的眾高級官員。《左傳·昭公元年》:“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韓非子·內儲說下》:“公不聽,居三月,諸卿作難,遂殺 厲公 而分其地。”

(2).古代君上對眾多臣下的稱呼。《後漢書·馬武傳》:“帝後與功臣諸侯讌語,從容言曰:‘諸卿不遭際會,自度爵祿何所至乎?’”

(3).諸多年少長者。《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蚡 為諸郎” 裴駰 集解引 晉 徐廣 曰:“一雲‘諸卿’。時人相號長老老者為‘諸公’,年少者為‘諸卿’,如今人相號為‘士大夫’也。”

行李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帶的東西

從樓頂拿下衣箱、旅行袋,準備收拾行李

前驅

(1) 前導

一箭斃其前驅

(2) 先頭部隊;先鋒

三千為前驅。——《資治通鑑·唐紀》

前驅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為前驅

(3) 引導事物發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驅

抗旌

舉旗。《漢書·終軍傳》:“票騎抗旌, 昆邪 右衽。”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前驅舉燧,後乘抗旌。” 晉 石崇 《王明君詞》:“辭訣未及終,前驅已抗旌。” 元 楊載 《送張宣撫使嶺南》詩:“抗旌辭朝野,擊楫渡 湘川 。”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唐 張說 《奉和賜崔日知》詩:“明主徵循吏,何年下鳳凰?”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史體因革》:“傳之為體,大抵記公卿之行事, 遷 始傳《循吏》, 晉 曰《良吏》。”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袁隨園》:“平心而論,其為宰時,清勤明快,無愧循吏。” 章炳麟 《訄書·通法》:“一郡之吏,無慮千人,皆承流修職,故舉事易而循吏多。”

寶刀

稀有珍貴的刀

手持寶刀。——《廣東軍務記》

寶刀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詩詞推薦

送丁君赴宜陽縣令原文_送丁君赴宜陽縣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