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川書院詩二首為湯荊峴侍講賦·其一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原文

大道匯鄒魯,洙泗何洋洋。

邈矣二千載,伊洛為巨防。

江漢有遺民,卓為姚許倡。

至今百泉上,源流深且長。

曖曖夏峰村,鬱郁通德鄉。

湯公起梁宋,攝衣早升堂。

側聞睢渙間,五色多文章。

黼黻與華蟲,宗廟繪衣裳。

汝南多先賢,鄒魯實頡頏。

中原昔戎馬,講肆為鞠場。

起衰賴通人,屹茲數仞牆。

樂職備中和,諸生歌鹿鳴。

六籍列經緯,諸史成宮商。

不才忝成均,皋比坐傍徨。

倚席久不講,士氣何由昌。

愧彼巫醫師,糜粟空一囊。

詩詞問答

問:《繪川書院詩二首為湯荊峴侍講賦·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四

參考注釋

大道

(1) 寬闊的道路

(2) 正確的道理

合於大道

鄒魯

(1). 鄒國 、 魯國 的並稱。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里為冠蓋,門成 鄒 魯 。” 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碑》:“國成 陶 唐 ,家成 鄒 魯 。”

(2). 鄒 , 孟子 故鄉; 魯 , 孔子 故鄉。後因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 清 錢謙益 《河南河南府永寧縣知縣孫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鄒 魯 之遺教,作 江 漢 之名儒。”

(3).借指 孔 孟 。

洙泗

洙水 和 泗水 。古時二水自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時屬 魯國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間聚徒講學。《禮記·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間。”後因以“洙泗”代稱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弘 洙 泗 之風,闡 迦維 之化。” 唐 盧象 《贈廣川馬先生》詩:“人歸 洙 泗 學,歌盛舞雩風。” 宋 葉適 《宋廄父墓志銘》:“余嘗考次 洙 泗 之門,不學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接 洙 泗 之淵源,擬荷千秋之擔。” 清 譚嗣同 《仁學》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極崇 宋 儒,號為 洙 泗 之正傳。”

洋洋

(1) 形容眾多或豐盛

洋洋萬言

(2) 盛大

河水洋洋

(3) 廣遠無涯

牧野洋洋

(4) 美善

聲藹洋洋

洋洋德音

(5) 喜樂

喜氣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6) 形容聲音響亮

鐘磬洋洋

流水聲洋洋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與 洛水 。兩水匯流,多連稱。亦指 伊 洛 流域。《國語·周語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韋昭 註:“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嶺 。 禹 都 陽城 , 伊 洛 所近。”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 伊 洛 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唐 杜甫 《北征》詩:“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我昔初官便 伊 洛 ,當時意氣尤驕矜。” 清 葉襄 《禹陵》詩:“泉源留儉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學。參見“ 伊洛之學 ”。

巨防

(1).大堤。《呂氏春秋·慎小》:“巨防容螻,而漂邑 * ;突洩一熛,而焚宮燒積。” 高誘 註:“巨,大;防,隄也。” 唐 皮日休 《河橋賦》:“乃絙乃槓,乃輿乃梁,功既奪於利涉,力可侔於巨防。”《宋史·食貨志上一》:“卿聿修稼政,巨防屹然,有懷勤止,深用嘆嘉。”

(2).深谷陡塹旁的崖岸。本指 戰國 時 齊 地 防門 。《韓非子·初見秦》:“ 齊 之清 濟 、濁 河 ,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 陳奇猷 集解引 王先謙 曰:“《水經注·濟水》:‘ 平陰 城南有長城,東至海,西至 濟 ;河道所由,名 防門 ,去 平陰 三里。 齊侯 塹 防門 即此也。其水引 濟 ,故瀆尚存。’……巨防,即 防門 。” 晉 左思 《蜀都賦》:“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峻岨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

(3).引申為巨大的屏障。 唐 閻隨侯 《西嶽望幸賦》:“倬彼靈岳,傑出 秦 畿,豁為巨防,壯哉皇威。” 前蜀 韋莊 《天井關》詩:“斸開嵐翠為高壘,截斷雲霞作巨防。” 明 葉盛 《水東日記·中堂事記紀行錄》:“﹝ 居庸關 ﹞控扼南北,實為古今巨防。”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書·禹貢》:“ 江 漢 朝宗於海。”《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 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 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後漢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文選·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 李善 註:“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鰲 註:“ 江 漢 ,指 巴 蜀 。”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 陳毅 《吟 * 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

遺民

(1) 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 泛指大動亂後遺留下來的人民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百泉

①在河北邢台市。有十五個泉群,水量大,水質好,是當地工農業和生活用水水源。②在河南輝縣市。泉水匯聚為巨池。經歷代開鑿成湖,面積為34萬平方米。湖畔遍布亭台樓榭和寺祠院殿。有唐宋以來石刻碑銘。為河南著名風景區。

源流

(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順澗爬山,直到源流之處。——《西遊記》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發展

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西遊記》

曖曖

(1).昏昧不明貌。《楚辭·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王逸 註:“曖曖,昏昧貌。” 洪興祖 補註:“曖,日不明也。” 漢 崔瑗 《座右銘》:“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 明 何景明 《述歸賦》:“塵曖曖以蔽空兮,風發發而揚衢。”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曖曖的暮色里瞥見 愫芳 含著淚光的大眼睛。”

(2).迷濛隱約貌。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一:“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一麗女兮,碧渚之崖。曖曖也,非雲非霧,如煙如霞。” 清 姚燮 《春江曲》:“英英在岸波香暖,曖曖當舷客心醉。”

(3).繁茂貌。 晉 陶潛 《祭從弟敬遠文》:“淙淙懸溜,曖曖荒林。” 唐 孟郊 《獻襄陽於大夫》詩:“物色增曖曖,寒芳更萋萋。”

鬱郁

(1) 生長茂盛

鬱鬱蔥蔥

(2) 形容憂傷苦悶

鬱鬱不樂

通德

共同遵循的道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隋書·高熲蘇威傳論》:“然志尚清儉,體非弘曠,好同惡異,有乖直道,不存易簡,未為通德。”

攝衣

(1).整飭衣裝。《管子·弟子職》:“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漱,執事有恪,攝衣共盥,先生乃作。”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宋 葉適 《鄭景元墓志銘》:“急難窘助,扁舟逕往,夜半扣門,攝衣偕出矣。”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漢書九》“輟洗起衣”:“此文本作輟洗起,攝衣,延 食其 上坐。 鄭 注《士冠禮》曰:攝,猶整也。謂整衣而延之上坐也。”

(2).提起衣襟。 宋 蘇軾 《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二客不能從焉。”

升堂

(1).登上廳堂。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2).舊謂官吏登堂理事為“昇堂”。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定命録》: 張文瓘 少時,曾有人相之云:‘當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脹痛。按,凡州縣臨廳事,今皆謂之昇堂。”

(1).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唐 顧況 《公子行》:“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卷六:“升堂拜遺像,入室讀其書。”

(2).比喻學問技藝已入門。《論語·先進》:“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仲尼 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顏 氏居八人焉。”《雲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辭云爾。” 清 王士禛 《繪川書院詩為湯荊峴侍講賦》之一:“ 湯公 起 梁 宋 ,攝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學舌學得太不象,還是我大哥僅學了半年的 日本 話還沒有升堂,那樣的一句話完全沒有打響。”

(3).舊謂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 路總管 泰不華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隨牌進府,遞將狀子上去。”《檮杌閒評》第三六回:“ 許顯純 叫下了軟監,就將參本上道他侵挪十餘萬錢糧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惡狠狠的夾打一番。”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來此已是宣撫衙門,不免在廊下站立一會,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三:“縣衙的差役們……一齊放開那蒼老低沉的嗓音大聲嚎叫:‘大老爺升堂--!’最後這個‘堂’字,喊得長而且響。”

(4).見“ 升堂拜母 ”。

舊時官吏到公堂辦公,謂之“陞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儀猶相沿 明 制,凡冠軍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趨賀,悉如大部制,故其秩雖次領侍衛府,而威儀過之。”

側聞

從旁聽到。謂傳聞,聽說。 漢 賈誼 《吊屈原賦》:“側聞 屈原 兮,自沉 汨羅 。”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詩:“側聞 陰山 胡兒語,西頭 熱海 水如煮。” 清 黃景仁 《曉過滁州》詩:“側聞 釀泉 水,雲可醒人心。”亦用作謙詞。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僕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唐 韓愈 《與於襄陽書》:“側聞閣下抱不世之才。” 郭沫若 《歸去來·到浦東去來》:“他( 張發奎 )很慷慨地和慰勞隊諸人握手言歡,我也側聞了他的高論。”

五色

指青、黃、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種色彩

五色紛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黼黻

(1).泛指禮服上所繡的華美花紋。《晏子春秋·諫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繡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 宋 葉適 《故寶謨閣趙公墓志銘》:“黼黻為章,宮徵成音,經綜緯錯,其行欽欽。” 清 黃鷟來 《雜詩》之二:“燦燦黼黻裳,乃出寒女治。”

(2).繡有華美花紋的禮服。《淮南子·說林訓》:“黼黻之美,在於杼軸。” 高誘 註:“白與黑為黼,青與赤為黻,皆文衣也。”多指帝王和高官所穿之服。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六》:“天子負黼黻,襲翠被。”《後漢書·張衡傳》:“士或解短褐而襲黼黻,或委臿築而據文軒者,度德拜爵,量績受祿也。”

(3).借指爵祿。 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雅尚沖漠,脫落人事,鼎鐘黼黻,罔汩其志。” 唐 錢起 《寄任山人》詩:“天階崇黼黻,世路有趨競。” 茗蓀 《地方自治博議》:“天子無獨斷之力,民間有參政之權,袞冕黼黻,悉不足以炫燿。”

(4).使華美。 唐 柳宗元 《<非國語>跋》:“以彼庸蔽奇怪之語,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後世之耳目。”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九月桃花記》:“桃李不借力於東風,而春色必叨榮於桃李,籍以增輝萬物,黼黻河山也。”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上》:“亦復黼黻河漢,藻飾川岳。”

(5).借指辭藻,華美的文辭。《北齊書·文苑傳序》:“其有帝資懸解,天縱多能,摛黼黻於生知,問珪璋於先覺。”

(6).指修飾文辭。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黼黻其辭,雲蒸而電激。”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文學侍從之臣,亦皆博習經藝,彰露文綵,足以……攄其獻替贊襄之益,致其黼黻藻會之盛。”

(7).謂輔佐。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黼黻帝躬,以臨下民。”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米芾 ﹞困於資格,不幸一旦死,不得潤色帝猷,黼黻王度。” 清 黃遵憲 《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黼黻承平時,無賢幸無奸。”

華蟲

(1).雉的別稱。古代常用作冕服上的畫飾。《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孔 傳:“華,象草華;蟲,雉也。” 孔穎達 疏:“草木雖皆有華,而草華為美……雉五色,象草華也。《月令》五時皆雲其蟲,蟲是鳥獸之摠名也。” 唐 楊炯 《公卿以下冕服議》:“華蟲者,雉也,雉身被五彩,象聖王體兼文明也。” 宋 陳師道 《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詩:“廟器刻科斗,寳樽蟠華蟲。” 章炳麟 《訄書·訂禮俗》:“夫鷩者,質言則曰鵔鸃,文言則曰華蟲,蓋古無鷩名也。”按,鷩即雉。

(2).帶鉤。 三國 魏 繆襲 《尤射·華蟲》:“我賚以華蟲,報我 趾澤 之履。”註:“華蟲,帶鉤也。”

宗廟

(1) 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

宗廟之祟。——《戰國策·齊策四》

(2) 又

先王之宗廟。

(3) 又

立宗廟於薛。

(4) 王室國家的代稱

宗廟社稷。——清· 周容《芋老人傳》

宗廟之事。——《論語·先進》

(5) 又

宗廟會同。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先賢

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先賢祠

頡頏

(1) 鳥上下飛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詩·邶風·燕燕》

何緣交頸為鴛鴦!期頡頏兮共撬翔。——《警世通言》

(2) 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藩夏連輝,頡頑名輩。——《晉書·文苑傳序》

故頡頏以傲世。——《東方朔畫贊》

浙江才士,二人不相頡頏。——《英烈傳》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戎馬

軍馬,借指軍事、戰爭

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漢書·刑法志》

戎馬生涯

講肆

(1).講舍;講堂。 晉 陶潛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詩:“馬隊非講肆,校書亦已勤。”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六千羅漢,競結香緣;五百仙人,分開講肆。” 元 柳貫 《五月十一日瘞夭後獨坐齋中感嘆成詩》:“八齡入講肆,玩愒不一二。”

(2).講論肄習。肆,通“ 肄 ”。 漢 應瑒 《馳射賦》:“於是陽春嘉日,講肆餘暇,將逍遙於郊野,聊娛游於騁射。”《晉書·范汪傳》:“ 汪 屏居 吳郡 ,從容講肆,不言枉直。”

鞠場

亦作“ 鞠塲 ”。 古代蹴鞠場地。為平坦大廣場,三面矮牆,一面為殿、亭、樓、台,可作看台。《太平廣記》卷四九五引 唐 李綽 《尚書故實·李抱貞》:“ 抱貞 曰:‘但言擇日鞠場焚身。’”《舊唐書·鄭從讜傳》:“初 論安 率師入關,至 陰地 ,以數百卒擅歸, 從讜 集諸部校斬之於鞠場。”《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六》:“召從臣擊球於鞠場。”《金史·禮志八》:“重五於鞠塲,中元於內殿,重九於都城外。”

起衰

(1).語出 宋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謂振興文運衰頹之勢,建樹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風。 清 蔣士銓 《一片石·祭碑》:“兄,文能泣鬼,力可起衰。” 清 王文瑋 《讀書》詩之三:“起衰七百年,此語吾信不?” 郭沫若 《蜩螗集·松崖山市》:“望雲與山月,起衰有大志。”

(2).指使病弱者壯健起來。 清 管世銘 《送李雲岩大司馬賜告還黔》詩:“上藥起衰馳鳳嶺,安輿扶疾到龍樓。”

通人

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

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贊》

樂職

(1).樂於職守。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是以主無遺憂,下無邪慝,百 * 治,臣下樂職,恩流羣生,潤澤草木。”

(2).詩篇名。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 浮游先生 陳丘子 曰:‘所謂《中和》、《樂職》、《宣布》之詩, 益州 刺史之所作也。刺史見太上聖明,股肱竭力,德澤洪茂,黎庶和睦,天人並應,屢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詩,以歌詠之也。’”後用為稱頌太守之詞。 唐 張九齡 《臨泛東湖》詩:“郡庭日休暇,湖曲邀勝踐。樂職在中和,靈心挹上善。” 宋 王楙 《野客叢書·中和樂職詩》:“今人頌太守治政,往往有中和樂職之語。”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鹼

(2) 相對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質

酸鹼中和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鹿鳴

(1).鹿鳴叫。《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毛 傳:“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

(2).古代宴群臣嘉賓所用的樂歌。源於《詩·小雅·鹿鳴》。據 清 代學者研究,《鹿鳴》的樂曲至兩 漢 、 魏 、 晉 間尚存,後即失傳。《儀禮·大射》:“小樂正立於西階東,乃歌《鹿鳴》三終。”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一:“古曲音辭存者四:曰《鹿鳴》、《騶虞》、《伐檀》、《文王》。”後科舉時代,以舉人中式為賦鹿鳴。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 楊侯 始冠,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也。” 清 姚鼐 《哭孔撝約三十二韻》:“鹿鳴君始賦,駿骨竊先知。”

(3).指鹿鳴宴。 唐 元稹 《桐花》詩:“君若傲賢雋,鹿鳴有食芩。”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六:“忽一日,告從姪 慶辰 云:‘作宵夢 趙 宰拉赴鹿鳴,與公鄰坐,已而杳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篷窗隨錄><篷窗續錄>》:“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鳴,加頭品頂戴。”

(4).借指科舉考試。 明 葉憲祖 《碧蓮繡符》第八折:“吾本 章斌 名姓,鹿鳴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乾王洪寶制》:“況我真聖主文武同科,鹿鳴與鷹揚並重。”《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鳴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當刮目。”

六籍

(1).即六經。《文選·班固<東都賦>》:“蓋六籍所不能談,前聖靡得言焉。” 李善 註:“六籍,六經也。”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十:“如何絶世下,六籍無一親。” 明 張煌言 《陳文生未焚草序》:“ 祖龍 一炬,六籍煙飛,然博士掌故,猶未焚也。” 清 龔自珍 《送夏進士序》:“大哉斯言!是其炳六籍,訓萬祀矣。”

(2).佛教著作《大般若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楞伽經》、《圓覺經》、《楞嚴經》,號稱禪家六籍。

經緯

(1) 經線和緯線

(2) 比喻線索、條理、秩序等

經緯萬端

(3) 規劃治理

經緯其民

(4) 古代指經書和緯書

諸史

(1).眾史官。《書·金縢》:“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

(2).各種史書。 元 白珽 《李翰林墓》詩:“ 謫仙 真天人,出處見諸史。” 清 陳維崧 《徵贖十三經十七史毛氏書板啟》:“且夫室無諸史,詎號儒林?架鮮全經,何名學者?”

宮商

(1).五音中的宮音與商音。《毛詩序》“聲成文” 漢 鄭玄 箋:“聲成文者,宮商上下相應。”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卷下:“我情與君,亦猶形影宮商之不離也。”《老殘遊記》第十回:“你們所彈的皆是一人之曲,如兩人同彈此曲,則彼此宮商皆合而為一。”

(2).泛指音樂、樂曲。《韓詩外傳》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視好色,耳欲聽宮商。”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 孟浩然 之詩,諷詠之久,有金石宮商之聲。” 清 龔自珍 《秋夜聽俞秋圃彈琵琶賦詩書諸老輩贈詩冊子尾》詩:“曲終卻是琵琶聲,一代宮商創生面。”

(3).泛指音律。《敦煌曲子詞·內家嬌》:“善別宮商,能調絲竹,歌令尖新。”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首引》:“詞曲 元 人稱獨步,到今戶葉宮商。”

(4).可借指詩律中的平仄和聲韻中的四聲。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序》:“昔 曹 劉 殆文章之聖, 陸 謝 為體貳之才,鋭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聞宮商之辨,四聲之論。”

不才

沒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謙稱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無理之口頭禪,常覺得頭昏腦悶。——《老殘遊記》

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成均

(1).古之大學。《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禮記·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鄭玄 註:“ 董仲舒 曰:五帝名大學曰成均。”

(2).泛稱官設的最高學府。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武帝謚議》:“國訓成均之學,家沾撫辜之仁。”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齒於成均,所以明其長幼;通於博望,所以昭其賓客。” 明 何景明 《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陽》詩:“憶在成均共攜手, 泉山 門下相知久。”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莫葆齋》:“ 莫葆齋 晉 , 浙江 仁和 人。少入成均, 法時帆 先生最為賞識,每考必列前茅。”

皋比

亦作“皐比”。1.虎皮。《左傳·莊公十年》:“自 雩門 竊出,蒙皐比而先犯之。” 杜預 註:“皐比,虎皮。” 孔穎達 疏:“《樂記》云: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 鄭玄 以為兵甲之衣曰櫜。櫜,韜也。而其字或作建皐。”後用以喻強大的聲勢。 宋 范成大 《次韻姜堯章雪中見贈》:“玉龍陣長空,皋比忽先犯。鱗甲塞天飛,戰逐三百萬。”

(2).古人坐虎皮講學。後因以指講席。 唐 戴叔倫 《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之二:“禪心如落葉,不逐曉風顛。猊座翻蕭瑟,皋比喜接連。” 宋 朱熹 《橫渠先生畫像贊》:“早悅 孫 吳 ,晚逃佛 老 。勇撤皐比,一變至道。”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而 仰聖先生 一家,獨不殉難而亡,亦未從賊而死,綿綿至今,猶巍然擁皋比為予頑弟子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指武將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明 劉基 《賣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 孫 吳 之畧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蛻,懸布楹間,更無杌榻可坐。 七郎 就地設皋比焉。”

(4).傳誦;講習。 姚華 《曲海一勺》:“猥談瑣記,尚目録於縹緗;瞎話盲詞,亦皋比於婦孺。”

傍徨

見“ 傍偟 ”。

倚席

博士、經師的坐席倚於一側,指不設講座,廢棄學術。《北堂書鈔》卷一○一引《典略》:“﹝ 樊淮 ﹞乃上疏曰:‘今學約少,遠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講,太學多治產業。’”《後漢書·儒林傳序》:“自 安帝 覽政,薄於蓺文,博士倚席不講,朋徒相視怠散。” 李賢 註:“倚席,言不施講坐也。” 明 李東陽 《修復茶陵州學記》:“百餘年來,師不倚席,士不廢業。”

士氣

(1) 士兵的戰鬥意志,也指民眾的鬥爭精神

全體教員士氣高漲

(2) 指讀書人的氣勢、作風

士氣為之一新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巫醫

(1) 專門從事於用咒語、符咒、卜占、草藥和魔法以治病、驅邪除祟等的人

(2) 懂醫術的巫師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唐· 韓愈《師說》

詩詞推薦

繪川書院詩二首為湯荊峴侍講賦·其一原文_繪川書院詩二首為湯荊峴侍講賦·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