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酬

作者:釋惟晤 朝代:宋代

次韻和酬原文

雨洗群山秀色分,一筇雙屐到松門。

天邊雲散爭歸洞,島外樵還各占村。

久著青袍心已厭,相看白首事休論。

請君細問黃梅老,當信禪河別有源。

詩詞問答

問:次韻和酬的作者是誰?答:釋惟晤
問:次韻和酬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次韻和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惟晤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惟晤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2. 按:和酬楊蟠《游靈隱遇雨呈普慈及二詩翁》。

參考注釋

群山

(1) 山連山

群山環抱

(2) 必須飛越的山脈或山峰——主要用於航空學

飛越從智利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群山

秀色

秀美的容色

麗姿秀色

松門

(1).謂以松為門;前植松樹的屋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宋 陸游 《書懷絕句》之一:“老僧曉出松門去,手挈軍持取澗泉。” 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詩:“松門落葉深,竹徑寒香靜。”

(2).指 松門山 。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 松門 。”《清一統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門山 在 新建縣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記》:‘其山多松,北臨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鏡,光明照人。’”

(3).指 松門峽 。 唐 杜甫 《返照》詩:“荻岸如秋水, 松門 似畫圖。” 仇兆鰲 註:“《十道志》:‘ 松門峽 ,在 夔州 。’”

天邊

無限的空間

你從哪裡來的,親愛的小東西?從天邊來到這裡

雲散

像天空的雲那樣四處散開。比喻曾經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個地方

舊友雲散

青袍

(1).青色的袍子。《古詩》:“青袍似春草,長條隨風舒。” 南朝 梁 何遜 《與蘇九德別》詩:“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 唐 杜甫 《渡江》詩:“渚花張素錦,汀草亂青袍。”

(2).比喻包圍在樹幹上的苔蘚。 元 明本 《苔梅》詩:“玉堂試看青袍客,莫忘 江 南有白衣。”按,苔梅,謂枝幹上生有苔蘚之梅。

(3).學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學子。 唐 許渾 《酬殷堯藩》:“莫怪青袍選, 長安 隱舊春。” 清 唐孫華 《浙闈撤棘後聞以銓曹公事連染左官》詩之二:“較比 翟公 添氣色,青袍日日到門來。”參見“ 青衿 ”。

(4). 漢 以後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 唐 杜甫 《徒步歸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 仇兆鰲 註:“公往行在,麻鞋謁帝,有青袍而無朝服。”《宣和遺事》後集:“ 粘罕 令左右將青袍迫二帝易服。”

(5).借指寒士。 唐 李商隱 《淚》詩:“朝來 灞水橋 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劉學鍇 等集解引 陳帆 曰:“然自我言之,豈 灞水橋 邊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貴客,窮途飲恨,尤極可悲而可涕乎?”

(6). 唐 貞觀 三年,規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 顯慶 元年,規定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此時亦得辭漁樵,青袍裹身荷聖朝。”按,此處“青袍”指縣尉之服。

(7).泛指品位低級的官吏。 元 柳貫 《太子受冊禮成赴西內朝賀退歸書事》詩:“青袍最困微班忝,親向前星挹斗杓。”

(8).借指出仕。 宋 林逋 《寄祝長官坦》詩:“深心賴黃卷,垂老愧青袍。”

(9). 唐 時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綠,故稱。 唐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鰲 註:“《唐志》尚書員外郎,從六品。 上元 元年制,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緑。 朱 註:‘公時已賜緋,而雲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舊注謂青袍九品服,誤矣。’”

相看

親自觀看(多用於相親)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兩日,以備人家相看。——《紅樓夢》

白首

(1).猶白髮。表示年老。《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論》:“ 范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元 錢應庚 《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西園長記前游,乘興重來看蘭藥。白首友於情,同憂樂。”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邁,白首無成。獨坐無聊,老懷難遣。” 清 吳敬梓 《移家賦》:“羨白首之詞臣,久赤墀之記注。”

(2).謂男女相愛誓願白頭偕老。 宋 陳師道 《送內》詩:“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詩:“深言匪曲衷,白首為所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十:“純潔的初戀,信託的心,白首的約,不辭的別。”

黃梅

(1) 成熟的梅子

(2) 臘梅的別名

(3) 中國湖北省東端、長江北岸的一個縣。黃梅戲的發源地

(4) 黃梅季

禪河

亦稱 熙連禪河 、 希尼河 、 阿恃多伐底河 。古 印度 之河名。佛教對此河名頗多異說。或譯 有金河 ,或譯 無勝河 ,無定稱。佛經中傳說佛在涅槃前曾入此河沐浴。後因以謂修習禪定的境界。 北周 庾信 《喜晴應詔敕自疏韻》:“ 禪河 秉高論, * 開勝辯。”

詩詞推薦

次韻和酬原文_次韻和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