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婦原文
時運忽復乖,兵塵昏白日。
風花信所飄,安得念茵席。
所悲命如葉,自誓心匪石。
出即依旁舍,歸斯匿深壁。
兇徒肆披猖,雞犬俱辟易。
罔俾荃為茅,寧甘血成碧。
哀哀八歲兒,抱母同毀璧。
詩詞問答
問:貞婦的作者是誰?答:陳謨
問:貞婦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陳謨的名句有哪些?答:陳謨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參考注釋
時運
當時的運數;一時的運氣
反正是時運,躲也躲不過。——《小二黑結婚》
兵塵
兵馬的煙塵。亦借指戰事。 元 麻革 《晚步張鞏田間》詩:“兵塵 河 朔迷歸路,惆悵平沙送夕暉。” 元 麻革 《廬山兵後得希白書知弟謙訊息》詩:“聞道王師阻 渭 津, 廬山 以後陷兵塵。” 明 李東陽 《中秋獨坐》詩:“戰後兵塵新恨滿,別時兒女舊愁空。”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風花
(1).風中的花。《南齊書·樂志》:“陽春白日風花香,趨步明月舞瑤堂。” 唐 盧照鄰 《折楊柳》詩:“露葉疑啼臉,風花亂舞衣。” 宋 陳師道 《奏酬應物》詩:“生世如風花,高下亦偶然。”
(2).指天空斑駁散亂的雲氣。 宋 晁補之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風花順矣作一絕》:“明日揚颿應復駛,蒸雲散亂作風花。” 明 楊慎 《田家喜晴謠》:“風花閃日日笑雲,雲氣烘為雀頭色。”自註:“俗以雲氣斑駁謂之風花。”
(3).指起風前的大霧。 宋 陸游 《自開歲略無三日晴戲作長句》:“雨腳稍收初見日,風花忽起又遮山。”自註:“風欲作,則大霧充塞,謂之風花。”
(4).指用華麗辭藻寫景狀物的詩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詩:“讀書未百卷,信口嘲風花。”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五》:“《詩眼》云:‘世俗喜綺麗,知文者能輕之;後生好風花,老大即厭之。’” 清 龔自珍 《歌筵有乞書扇者》詩:“天教偽體領風花,一代人材有歲差。”
茵席
見“ 茵席 ”。
亦作“ 茵蓆 ”。褥墊;草蓆。《韓非子·十過》:“茵席雕文。” 漢 傅毅 《舞賦》:“陳茵席而設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觴。”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崔書生》:“ 崔生 乃於花下先致酒茗樽杓,鋪陳茵蓆。” 宋 蘇軾 《祭文與可文》:“夢相從而驚覺,滿茵蓆之濡淚。”
自誓
自己發誓,表示決心。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時夏枯旱,太守自曝中庭,而雨不降。 輔 以五官掾出禱山川,自誓曰:‘…… 輔 今敢自誓,若至日中無雨,請以身塞無狀。’”《南史·文學傳·劉勰》:“功畢,遂求出家,先燔鬚髮自誓,敕許之。” 宋 辛棄疾 《滿江紅》詞:“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土偶》:“ 王 正容,以死自誓,母乃任之。”
匪石
非石,不象石頭那樣可以轉動。形容堅定不移。《詩·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孔穎達 疏:“言我心非如石然,石雖堅尚可轉,我心堅,不可轉也。”《晉書·王導傳論》:“實賴元宰,固懷匪石之心。”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 鶯鶯 見生敷揚己志,竊慕於己,心雖匪石,不無一動。” 清 錢謙益 《魏大中父邦直加贈徵仕郎工科給事中制》:“攻木之教有聞,匪石之心不改。”
旁舍
鄰舍,鄰居。《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適從旁舍來, 呂后 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 唐 杜甫 《夏日李公見訪》詩:“旁舍頗淳樸,所願亦易求。” 宋 秦觀 《田居》詩之四:“孤榜傍橫塘,喧春起旁舍。”
深壁
猶深壘。《史記·高祖本紀》:“願君王出 武關 , 項羽 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 滎陽 、 成皋 閒且得休。” 唐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九曲非外蕃,其王轉深壁。”
兇徒
惡人;壞人。 南朝 梁 任昉 《進梁公爵為王詔》:“本朝危切, 樊鄧 遐遠,兇徒盤據,水陸相望。”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舊物森猶在,兇徒惡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一回:“ 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爺師爺,是兩個鬧事傷人的兇徒。’”
兇惡的暴徒。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與王太尉僧辯書》:“凡厥兇徒,誰不殲撲。” 唐 柳宗元 《古東門行》詩:“兇徒側耳潛愜心,悍臣破膽皆杜口。”《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 徐爺 在 徐 家生長,已熟知這班兇徒 * 劫財,非止一事。” 清 張維屏 《三將軍歌》:“兇徒蠭擁向公撲,短兵相接亂刀落。”
披猖
(1).亦作“ 披昌 ”。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獨孤信等傳論》:“ 誼 文武奇才,以剛正見忌, 有隋 受命,鬱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終之克鮮。” 明 屠隆 《曇花記·讎邪設謗》:“前日 蕭黃流 與我同席,席上曾説 史思明 也是一員良將,朝廷不能驅使,以致披猖。” 王闓運 《彭壽頤哀詞》:“罷計 洛陽 ,羣寇披昌。” 李大釗 《國民之薪膽》:“甲辰之役, 日本 與 俄 爭我 滿洲 ,而以我國為戰場,我反作壁上觀,其結果致敵勢益見披昌。” 郭沫若 《豕蹄·賈長沙痛哭》:“他想到 梁王 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 匈奴 的披猖。”
(2).潰散;失意;狼狽。《梁書·王僧辯傳》:“ 上黨王 陳兵見衛,欲敍安危,無識之徒,忽然逆戰,前旌未舉,即自披猖,驚憚之情,彌以傷惻。”《北史·王晞傳》:“人主恩私,何由可保?萬一披猖,求退無地。” 唐 高適 《同觀陳十六史興碑》詩:“ 東周 既削弱,兩 漢 更淪沒。 西晉 何披猖,五胡相唐突。”《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吾奉詔討賊,不幸部曲叛散,欲入朝自訴,又為 紹榮 所隔,披猖至此。”
(3).飛揚。 唐 唐彥謙 《春深獨行馬上有作》詩:“日烈風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辟易
(1).退避;避開。《史記·項羽本紀》:“是時, 赤泉侯 為騎將;追 項王 , 項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張守節 正義:“言人馬俱驚,開張易舊處,乃至數里。” 唐 顧況 《從軍行》之一:“怒目時一呼,萬騎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餘話》卷一:“ 瓘 指劍以示曰:‘ 瓘 雖識大王,但此物不識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趙翼 《古州諸葛營》詩:“想是擒縱聲威在,一時羣蠻盡辟易。” 魯迅 《彷徨·長明燈》:“他兩眼更發出閃閃的光來,釘一般看定 闊亭 的眼,使 闊亭 的眼光趕緊辟易了。”
(2).指屏退;擊退。《北史·序傳·李曉》:“行至 成皋 ,為 滎陽 令 天水 閻信 所疑,辟易左右,謂 曉 曰:‘觀君儀貌,豈是常倫?’”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聞有賊,奮臂前驅,十數人輒辟易千人。”
(3).引申為消失。 宋 司馬光 《朝雞贈王樂道》詩:“一聲高舉耳目醒,四遠羣陰俱辟易。”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有頃,大雨傾注,氛霧辟易。”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4).狂疾。《國語·吳語》:“ 員 不忍稱疾辟易,以見王之親為 越 之擒也。 員 請先死。” 韋昭 註:“辟易,狂疾。”
(5).拜服;傾倒。 唐 杜甫 《夜聽許十一誦詩愛而有作》詩:“誦詩渾游衍,四座皆辟易。” 清 董樵 《劉旅皇半剌》詩:“大雅既淪喪,吾子敦詩書。作者皆辟易,嘆君 楊 馬 餘。” 清 王晫 《今世說·捷悟》:“每雄談,四座為辟易。”
(6).謂解凍。《呂氏春秋·上農》:“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糞。” 陳奇猷 校釋:“‘辟易’係古人恆言。《史記·項羽本紀》云:‘ 赤泉侯 為騎將,追 項王 , 項王 瞋目叱之, 赤泉侯 人馬俱驚,辟易數里’。正義云:‘言人馬俱驚,開張易舊處,乃至數里。’是‘辟易’者,其地原為人或物所佔據而後避開之義。此文既是説耕稼,則田地辟易是相對於田地固凍而言,故辟易即是解凍。”
哀哀
悲傷不已貌。《詩·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鄭玄 箋:“哀哀者,恨不得終養父母,報其生長己之苦。” 晉 潘岳 《馬汧督誄》:“哀哀 建威 ,身伏斧質。” 唐 李鹹用 《湘浦有懷》詩:“鴻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畫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三回:“書僮嚇的不敢言語,只哀哀的哭。” 趙朴初 《訪廣島》詩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滿座聞之摧心肝。”
毀璧
《文選·左思〈吳都賦〉》“哂 澹臺 之見謀,聊襲海而徇珍” 劉 逵注引 晉 乾寶 《搜神記》:“ 澹臺子羽 齎璧渡 河 ,風波忽起,兩龍夾舟。 子羽 奮劍斬龍,波乃止。登岸,投璧於 河 , 河伯 三歸之。 子羽 毀璧而去。”後以“毀璧”為鄙棄財寶之典。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談玄明毀璧,拾紫陋籯金。”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澹臺 毀璧, 子罕 辭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