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梓材原文
東山叫杜鵑,西山啼鷓鴣。
遠道蹋蹋馬蹄碎,瘴煙蠻雨行長途。
去家日已久,相識無相知。
臥病旅邸間,壯士心亦悲。
白髮改故交,黃金空爾為。
自憐吳子情最親,待我不獨如眾人。
客窗挑燈夜煮藥,靈祠燒紙朝禱神。
誓言托生死,報義那可忘。
落落哀管鮑,悠悠淒范張。
世事從來盡如此,古今聲名當播揚。
詩詞問答
問:贈吳梓材的作者是誰?答:葉蘭
問:贈吳梓材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葉蘭的名句有哪些?答:葉蘭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鄱陽五家集卷十
參考注釋
山叫
大聲鳴叫。《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一個手裡捧著一彩壜酒,一個手裡抱著一隻鵝,用紅絨紥著腿,綑得他噶噶的山叫。”
杜鵑
(1) 杜鵑屬的一種鳥,體長約15厘米,體背尾部均黑色,體下面白色、雜有深色橫條紋,腳黃色,常把卵下到別的鶯鳥巢里
(2) 一種常綠或落葉灌木,葉子橢圓形,花多為紅色。供觀賞。也叫“杜鵑花”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鷓鴣
動物名。鳥綱,雷鳥科,構成鷓鴣屬( Francolinus )及其近緣屬的一種鳥。體形似雷鳥而稍小,頭頂紫紅色,嘴尖頭,紅色,腳短,亦呈紅色。體灰褐色,腹部黃褐色,捕食昆蟲及蚯蚓等
遠道
遙遠的道路
遠道而來
馬蹄
馬的蹄子
長途
長的距離和路途
相識
(1) 互相認識
素不相識
(2) 指彼此認識的人
相知
(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杯,則聽得街上鬧炒炒。——《京本通俗小說》
臥病
患病不起,躺在床上
旅邸
猶旅館。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 朱藻 ﹞某年南宮奏名,方待廷試,有士人同寓旅邸。”《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兩個投宿於旅邸,小二哥接引,揀了一間寬大房子。” 清 吳敏樹 《吳雲台哀辭》:“四海來萃兮,求聞於京……絶命旅邸兮,無人哭聲。” 蘇曼殊 《碎簪記》:“至旅邸,余疲甚,即就寢。”
壯士
勇士,心雄膽壯的人;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壯士十年歸。——《樂府麻集·木蘭詩》
壯士不死。——《史記·陳涉世家》
田橫齊之壯士。——《資治通鑑》
壯士從之。——《資治通鑑·唐紀》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故交
舊友,老朋友,老相識
紅顏意氣盡,白璧故交輕。——唐· 盧照鄰《羈臥山中》
故舊不遺, * 不偷。——《論語·秦伯》(不偷:不薄,厚道)
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國策·齊策四》
太傅齎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5) 見“金”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吳子
(1).對 戰國 衛 人 吳起 的敬稱。《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吳子 曰:‘待公而食。’”《南史·陳伯之傳》:“所以 廉公 之思 趙 將, 吳子 之泣 西河 ,人之情也。”
(2). 南北朝 時北人對南人的蔑稱。《南史·檀道濟傳》:“ 魏 人聞之,皆曰:‘ 道濟 已死,吳子輩不足復憚。’”參見“ 傖父 ”。
不獨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眾人
(1) 大多數人
眾人都感到驚奇
(2) 大家
眾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眾人。——唐· 韓愈《師說》
為眾人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眾人待其身。——唐· 韓愈《原毀》
眾人皆以奢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泯然眾人。——宋· 王安石《傷仲永》
客窗
旅舍的窗戶。借指旅次。 元 張翥 《讀瀛海喜其絕句》詩:“客窗昨夜北風高,猶似乘船海上濤。” 元 楊果 《賞花時》套曲:“客窗夜永,有誰人存問?二三更睡不得被兒溫。” 元 李泂 《夜行船·送友歸吳》套曲:“見月客窗思,問程村店宿。”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王惕甫夫婦合璧書卷》:“客窗偶仿 遺山 體,論字先成雜帖詩。”
挑燈
撥動燈火,點燈。亦指在燈下。 唐 岑參 《邯鄲客舍歌》:“ 邯鄲 女兒夜沽酒,對客挑燈夸數錢。” 宋 秦觀 《次韻公闢聞角有感》:“秉燭何人猶把盞,挑燈有女正穿針。”《醒世恆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那 許武 日則躬率童僕,耕田種圃,夜則挑燈讀書。”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乾荔枝》:“如果我們在夜裡挑燈閒談,是可以談它整個晚上的。”
靈祠
神祠,神社。 唐 李商隱 《賽古欖神文》:“惟神爰因碩果,遂啟靈祠。” 宋 蘇軾 《秋賽》詩之一:“惟神聰明,為民依庇,宜秩典祀,欽奉靈祠。” 劉師培 《文說·宗騷篇》:“孔蓋翠旄,遺制仍沿皇舞;龍堂貝闕,巨觀半屬靈祠。”
燒紙
(1) 焚燒紙錢等
(2) 印出或刻出錢形的紙,祭死者時焚燒
誓言
(1).誓師時所說的話。《書·湯誓》:“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 孔 傳:“不用命。” 唐 韓愈 《復志賦》:“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訟以成章。” 劉白羽 《火光在前》第十章:“這戰前的鐵石誓言是十分激動人心的。”
(2).相互約定的話。《戰國策·趙策四》:“王曰:‘子勉行矣,寡人與子有誓言矣。’” 明 劉基 《春秋明經·齊侯衛侯鄭伯來戰於郎齊人衛人鄭人盟於惡曹》:“ 鄭伯 果合 紀 魯 而戰 齊 衛 ,明年 齊 衛 又聽 宋 人之言而伐 鄭 ,誓言果足恃乎!”
(3).約誓;以言相約。《史記·鄭世家》:“於是 莊公 遷其母 武姜 於 城潁 ,誓言曰:‘不至黃泉,毋相見也!’” 唐 韓愈 《送區冊序》:“有 區生 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來。” 唐 柳宗元 《祭六伯母文》:“ * 號戀,誓言固之,仁賢見容,曲遂其私。”
托生
指人或牲畜死後轉世投胎,是迷信說法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管鮑
春秋 時 管仲 和 鮑叔牙 的並稱。兩人相知最深。後常用以比喻交誼深厚的朋友。 晉 傅玄 《何當行》:“ 管 鮑 不世出,結交安可為。” 宋 范仲淹 《得李四宗易書》詩:“須期 管 鮑 垂千古,不學 張 陳 負一朝。” 明 許自昌 《水滸記·約婚》:“ 蕭 曹 協力同寅, 管 鮑 交情全斷。”《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這等一個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著了,還不免弄成個避面 尹 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 管 鮑 。”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范張
(1). 東漢 範式 、 張劭 的並稱。二人友善,重義守信,有死友之稱。後常以 范 張 比喻生死不渝的至友。見《後漢書·獨行傳·範式》。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 范 張 欵欵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叔倫》:“ 范 張 之期,曾不虛月。”
(2). 范蠡 、 張良 的並稱。古代以為名臣功成恬退的典範。 南朝 梁 江淹 《後讓太傅揚州牧表》:“追跡 范 張 ,濯纓 汾 射 ,臣之志也。”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
(2) 人情世故
善於世事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如此
(1) 這樣,那樣;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資治通鑑》
理當如此
(2)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範圍
勞苦而功高如此。——《史記·項羽本紀》
(3) 這樣的
兩座城市發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聲名
名聲;名譽
第三是三仙姑的聲名不好。——《小二黑結婚》
播揚
(1).張揚發動。《左傳·昭公三十年》:“我盍姑億吾鬼神,而寧吾族姓,以待其歸。將焉用自播揚焉。”
(2).傳揚;傳布。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五》:“方今外有遺虜,遐夷未賓;旗鼓尚在邊境,干戈不得韜刃。斯乃播揚洪烈,立功垂名之秋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後娶》:“播揚先人之辭跡,暴露祖考之長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顏氏》:“深恐播揚,致天子召問,貽笑海內耳。” 老舍 《趙子曰》第十九:“我不願與他交朋友,我不屑與他惹氣,我可也不願意播揚他的劣跡。”
(3).散布;揚棄。 晉 成公綏 《嘯賦》:“散滯積而播揚,盪埃藹之溷濁。” 清 惲敬 《上舉主笠帆先生書》:“淘汰之,播揚之,摩揣之,釁沐之,得於一是而止。” 海默 《我的引路人》:“要不是汽車不斷播揚著塵土,這一路的風景是很清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