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靈岩法師

作者:俞充 朝代:宋代

送靈岩法師原文

戰士長戈赴荔原,謀臣獻策廟堂間。

吾師倜儻浮屠隱,不事王侯事經論。

兩街推許住靈岩,百鳥銜花待師□。

清風一振海潮音,曠劫曾蒙祖師印。

窮秋別我欲何言,珍重詳師指一彈。

詩詞問答

問:送靈岩法師的作者是誰?答:俞充
問:送靈岩法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清異沅《山左金石志》卷一六

參考注釋

戰士

(1) 士兵

新入伍的戰士

戰士還者。——《資治通鑑》

(2) 又

江夏戰士

(3) 泛指從事某種正義事業的人

白衣戰士

長戈

(1).一種古代兵器。長柄的戈。 唐 李商隱 《韓碑》詩:“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金 趙秉文 《廬州城下》詩:“利鏃穿 吳 甲,長戈斷 楚 纓。” 清 周岐 《塞下曲》:“橫角夜吹聞四野,長戈朝試解重圍。”

(2).借指軍隊。 清 吳偉業 《吳門遇劉雪舫》詩:“長戈指北闕,鼙鼓來 西秦 。”

謀臣

為帝王出謀劃策的臣子;有謀略的臣子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宋· 蘇洵《六國論》

獻策

猶獻計。《三國志·魏志·傅嘏傳》:“時論者議欲自伐 吳 ,三征獻策各不同。” 唐 李端 《送郭良輔下第東歸》詩:“獻策不得意,馳車東出 秦 。” 宋 蘇軾 《過嶺寄子由》詩:“投章獻策謾多談,能雪寃忠死亦甘。” 清 馮桂芬 《懷人》詩:“獻策歸來戀舊林,循陔至樂勝朝簪。”

廟堂

(1) 廟宇

(2) 指朝廷

倜儻

(1) 灑脫;不拘束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司馬遷《報任安書》

(2) 非常,特別

諸仁者於此見得倜儻分明。——《五燈會元》

浮屠

亦作“ 浮圖 ”。1.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佛陀,佛。《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 李賢 註:“浮圖,即佛也。”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漢 言覺。將悟羣生也。”《新唐書·狄仁傑傳》:“後將造浮屠大像,度費數百萬。”

(2).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浮屠害政,桑門蠹俗。風驚霧起,馳盪不休。”《新唐書·李夷簡傳》:“﹝ 夷簡 ﹞將終,戒毋厚葬,毋事浮屠。” 清 惲敬 《香山先生家傳》:“論曰:先生之學,雜於浮圖、老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喇嘛﹞則又似與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髮亦同。”

(3).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和尚。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夫 文暢 ,浮屠也。” 宋 王禹偁 《柳贊善寫真贊》序:“﹝ 柳宜 ﹞堂有母,思見其面而不得歸,浮圖 神秀 為寫其真,使其弟持還,以慰倚門之望。”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若有浮屠,持鉢而倚於門閭,是曰空相之廬。”

(4).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佛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於佛泥洹處,雙樹及塔今無復有也。” 宋 蘇軾 《薦城禪院五百羅漢記》:“且造鐵浮屠十有 * ,高百二十尺。”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勝造個七級浮屠。”

(5).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舊時稱傘或旗的頂子。因其形似塔頂,故名。《金史·儀衛志下》:“傘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羅表紫里、金浮圖。”《明史·流賊傳·李自成》:“標營白幟黑纛, 自成 獨白鬃大纛銀浮屠。”

(6).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博戲中擲骰子所成的一種貴彩。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章郇公 守 洪州 ,嘗因晏客,擲骰賭酒。乃自默占,如異日登台輔,即成貴采。一擲得佛面浮圖,遂緘秘其骰,至為相猶在。” 宋 袁文 《瓮牖閒評》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為浮圖……藉此名以名投子者,豈以一二三四五六為自細至粗如浮圖之狀也歟?”

不事

(1).不侍奉,不服事。《易·蠱》:“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2).指不任以官職。《晉書·劉寔傳》:“臣以為古之養老,以不事為優,不以吏之為重。”《資治通鑑·晉懷帝永嘉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不事,謂不使任事。”

(3).不服勞役。《荀子·大略》:“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舉家不事,廢疾非人不養者,一人不事。”《史記·秦始皇本紀》:“於是立石 東海 上 胊 界中,以為 秦 東門。因徙三萬家 麗邑 ,五萬家 雲陽 ,皆復不事十歲。”《資治通鑑·始皇帝三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不事者,不供征役之事。”

(4).不辦事;不做事。《新唐書·李齊運傳》:“ 萬年 丞 源邃 不事, 齊運 怒,捽辱之,死於廷。” 巴金 《海的夢》前篇:“這島國和許多別的國度一樣,有幾個坐在宮殿里發命令統治人民的酋長,有一些終日娛樂不事的貴族,又有一些從早晨勞動到晚的奴隸。”

王侯

王爵和侯爵,也泛指顯赫的爵位

經論

佛教指三藏中的經藏與論藏。《梁書·謝舉傳》:“為 晉陵郡 時,常與義僧遞講經論。” 唐 王維 《輞川別業》詩:“ 優婁比丘 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二:“ 顯慶 元年正月, 玄奘 法師在 大慈恩寺 翻譯西天所得梵本經論。”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經論日多,雜説亦日出。”

兩街

唐 代首都 長安 的 橫街 和 朱雀大街 的合稱。 橫街 北側是宮城,為皇室所居、宮廷所在,南側是皇城,為百官署衙所在。 朱雀大街 縱貫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稱 承天門街 (又稱“ 天街 ”)。(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書·李德裕傳》:“又罷 京兆 築沙堤 、兩街上朝衛兵。”(2)泛指權貴和士大夫所居之繁華處所。 唐 李洞 《贈三惠大師》詩:“詔落五天開夏講,兩街人競禮長眉。” 唐 孫棨 《〈北里志〉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進歲不及三數人,由是僕馬豪華,宴遊崇侈,以同年俊少者為兩街探花使,鼓扇輕浮,仍歲滋甚。” 宋 楊萬里 《迓使客夜歸》詩:“水與天爭一輪月,市聲人語兩街燈。”亦借指權貴士大夫。《續資治通鑑·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是歲,賜譯經院額曰‘傳法’。令兩街選童子五十人,就院習梵學、梵字。”(3)借指 長安 。《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四年》:“夏,四月,己亥朔,敕於兩街四寺各置戒壇,度人三七日。上奉佛太過,怠於政事,嘗於 鹹泰殿 築壇為內寺尼受戒,兩街僧尼皆入預。”參閱 清 徐松 《唐兩京城坊考》。

推許

推重並讚許

靈岩

(1).指仙山。 晉 庾闡 《孫登隱居》詩:“靈巖霞蔚,石室鱗構,青松標空,蘭泉吐牖。”

(2).山名。指 山西省 大同市 雲岡 ,又名 武周山 , 北魏 建石窟於此。

(3).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木瀆鎮 西北。一名 硯石山 。 春秋 末 吳王 夫差 建離宮於此,今 靈岩寺 即其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外郡·靈岩山》:“ 靈巖山 有 夫差 館娃宮 、 響屧廊 、 浣花池 、 采香徑 等勝,固 吳中 麗矚也。” 清 張怡 《入山聞鶯》詩:“不識 靈巖 路,行行轉欲迷。”

(4).山名。在 浙江 樂清 雁盪山 ,為 雁盪 第一峰。 明 張煌言 《吳子佩遠遊雁盪歸備述名勝因為詩記略》:“ 靈巖 割元氣,陰洞礙朝曦。巖中何所有,萬象迸葳蕤。”

(5).山名。在 江蘇 六合 東。峰巒回抱,有 瑪瑙澗 ,出五色石卵,世稱靈岩石。參閱《嘉慶一統志·江寧府》。

(6).山名。在 山東 長清 東南。四面方正,又名 方山 。

百鳥

各種禽鳥。《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天美 禹 德而勞其功,使百鳥還為民田。”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廟應詔》詩:“野戍孤煙起,春山百鳥啼。”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春風吹園雜花開,朝日照屋百鳥語。”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海潮音

(1).佛教語。海潮按時而至,其音宏大,故以喻佛、菩薩應時適機說法的聲音。《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2).指僧眾誦經的聲音。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來時只識菩提路,去時還聽海潮音。”

曠劫

佛教語。久遠之劫;過去的極長時間。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閉情開照,期神曠劫,以長其心,推而遠之也。” 唐 李白 《<地藏菩薩贊>序》:“獨出曠劫,導開橫流。” 王琦 註:“曠劫,謂久遠之劫也。”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此女劍法亦深造而深悟,兼有俠骨,斯人真曠劫難逢者矣。”

祖師

(1) 學術或技藝上創立派別的人

(2) 佛教、道教中創立宗派的人

窮秋

晚秋;深秋。指農曆九月。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曲》之一:“窮秋九月荷葉黃,北風驅雁天雨霜。” 唐 韓愈 《鳴雁》詩:“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 宋 秦觀 《浣溪沙》詞:“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移帳》:“窮秋纔換小陽春,盻不見梅花信。”

重詳

慎重思考。《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 高貴鄉公 卒”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今權在其門……且宿衛空闕,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資用?而一旦如此,無乃欲除疾而更深之耶!禍殆不測,宜見重詳。”

詩詞推薦

送靈岩法師原文_送靈岩法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