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原文
龍化不改鱗,士達不改身。
借問當路子,如何棄賤貧。
仲尼稱大聖,原壤乃狂人。
光武有天下,嚴陵實隱淪。
故舊不可忘,何況師友親。
嗚呼千載下,此道如埃塵。
詩詞問答
問:遣興的作者是誰?答:宗衍
問:遣興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真韻
參考注釋
龍化
(1).如龍一樣變化莫測,不可捉摸。 三國 魏 嵇康 《酒會詩》之五:“猗與 莊 老 ,棲遲永年;實惟龍化,盪志浩然。” 戴明揚 注引《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孔子 曰:‘吾今日見 老子 ,其猶龍乎?’”
(2).如龍興起,飛騰發跡。《隋書·音樂志中》:“神心有應,龍化無待。義征九服,仁兵告凱。”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當路子
有權勢居要位的人。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四:“如何當路子,磬折忘所歸。” 唐 杜甫 《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詩:“嘆息當路子,干戈尚縱橫。” 清 嚴允肇 《哀淮人》詩:“寄語當路子,閉糴非良謀。”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賤貧
(1).卑賤貧困。《楚辭·九章·惜誦》:“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梁書·儒林傳·范縝》:“ 子良 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新唐書·魏元忠傳》:“志士在富貴與賤貧,皆思立功名以傳於後,然知己難而所遇罕。” 清 唐孫華 《次韻酬宮恕堂》:“素志安賤貧,心計鄙鑽核。”
(2).指卑賤貧困的人。 唐 盧綸 《過司空曙村居》詩:“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賤貧。” 元 揭傒斯 《送袁先輩之旴江》詩:“賤貧戀知己,親愛畏離別。” 清 方文 《送陳子垣游上谷兼寄從子奕於司理》詩:“主是賤貧交不薄,文因山水助非虛。”
仲尼
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魯國 人。《莊子·人間世》:“ 顏回 見 仲尼 ,請行。”《史記·孔子世家》:“ 紇 與 顏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禱於 尼丘 得 孔子 。 魯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 雲,字 仲尼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周公 慎言於金人, 仲尼 革容於欹器。”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 仲尼 敘帝王之書。” 明 顧絳 《述古》詩:“ 仲尼 貴多聞, 漢 人猶近古。”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掉了一頂帽子,又有何妨呢,卻看得這么嚴重,實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當了。”
大聖
(1).古謂道德最完善、智慧型最超絕、通曉萬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委大聖而好乎諸子者,惡覩其識道也。” 明 李贄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為大聖,吾亦以為大聖。”
(2).稱帝王。《呂氏春秋·君守》:“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著綱紀。”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蓋有所益也。設或無益亦無所害,又何必拒而責之?’大聖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稱佛、菩薩。《法華經·方便品》:“今慧日大聖尊久乃説是法。”《無量壽經》卷上:“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4).謂極有神通。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我女大聖,死經二十三年,猶能與生人交往。”
(5).指小說《西遊記》中的 孫悟空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聖》:“客言大聖靈著,將禱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 齊天大聖 孫悟空 雲。”
狂人
(1) 瘋狂的人
戰爭狂人
(2) 狂妄自大的人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嚴陵
(1).即 嚴光 。 光 字 子陵 ,省稱 嚴陵 。 東漢 會稽餘姚 人。少曾與 漢光武帝 劉秀 同遊學。 秀 即帝位後, 光 變姓名隱遁。 秀 遣人覓訪,徵召到京,授諫議大夫,不受,退隱於 富春山 。後人稱他所居游之地為 嚴陵山 、 嚴陵瀨 、 嚴陵釣台 等。詩文中常用其事。《南史·隱逸傳上·劉凝之》:“昔 老萊 向 楚王 稱僕, 嚴陵 亦抗禮 光武 。” 唐 李白 《箜篌謠》:“貴賤結交心不移,惟有 嚴陵 及 光武 。” 前蜀 韋莊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書昆仲》詩:“懷鄉不怕 嚴陵 笑,只待秋風別釣磯。”參閱《後漢書·逸民傳·嚴光》。
(2).即 嚴陵瀨 。 宋 楊萬里 《夜泊釣台小酌》詩:“ 牛狸 送我止 嚴陵 ,黃雀隨人赴帝城。”
隱淪
(1).神人等級之一。泛指神仙。《文選·郭璞<江賦>》:“納隱淪之列真,挺異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隱淪,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鑄凝。”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隱淪既已託,靈異居然棲。”
(2).隱居。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詩:“既枉隱淪客,亦棲肥遯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孫登 ﹞思欲遯跡林鄉,隱淪忘死。” 郁達夫 《秋夜懷人》詩之六:“晚年好靜南鄉住,仙壽溶溶樂隱淪。”
(3).指隱者。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詩:“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清 趙翼 《題周山茨觀察老圃秋容圖》詩:“公曾出塞悲流徙,我亦歸田作隱淪。”
(4).隱沒身體不使人見。《後漢書·方術傳下·解奴辜》:“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 漢 時, 解奴辜 、 張貂 皆能隱淪,出入不由門戶,此後世遁形之祖也。”
(5).沉淪,埋沒。《晉書·郭璞傳》:“ 嚴平 澄漠於塵肆, 梅真 隱淪乎市卒。”《文選·鮑照<行樂至城東橋>詩》:“尊賢永照灼,孤賤長隱淪。” 李善 註:“隱淪,謂幽隱沉淪也。” 章炳麟 《獄中聞沉禹希見殺》詩:“不見 沉生 久,江湖知隱淪。”
故舊
(1).舊交;舊友。《論語·泰伯》:“君子篤於親, * 興於仁;故舊不遺, * 不偷。”《漢書·王莽傳上》:“﹝公﹞清靜樂道,溫良下士,惠於故舊,篤於師友。” 元 王曄 《桃花女》第二折:“我待親去埋殯他,也見的我一點不忘故舊之意。” 駱賓基 《鄉親--康天剛》二:“現在他們望見雪車來了,都想能認識他是誰。是本村的呢,還是父親的故舊?”
(2).陳舊,過去。 許傑 《<明日的文學>自序》:“但是深印在腦筋里的故舊的遺毒,還一時不能洗清。”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何況
(1) 不消說
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更何況一場革命
(2) 更加
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
(3)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況且”
何況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這兒不好找,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
師友
老師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貧乏無以遠尋師友
嗚呼
(1) 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2) 指人喪命
嗚呼哀戰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埃塵
(1).塵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瞰臨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百里。” 唐 孟郊 《羅氏花下奉招陳侍御》詩:“眼見枝上春,落地成埃塵。” 宋 歐陽修 《同年秘書丞陳動之輓詞》之一:“富貴聲名豈足論,死生榮辱等埃塵。”
(2).喻塵世。 漢 張衡 《歸田賦》:“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唐 白居易 《奉和晉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師感悅發中斐然成詠》:“鸞鳳翱翔在寥廓,貂蟬蕭灑出埃塵。” 宋 范成大 《西江有單鵠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塵。”
(3).地面上。多見於戲曲。《再生緣》第五八回:“送出儀門登了轎,忙忙的,攔軒一拱到埃塵。”京劇《盜宗卷》:“[ 張蒼 唱] 張蒼 撩袍跪埃塵,拜謝我主的爵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