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雜詠·其一原文
羅山奠南嶽,高高與雲齊。
浮來有靈跡,托體合蓬萊。
上界無垢塵,中阪分丹荑。
脩煉諸仙人,飆車白日馳。
我無化龍杖,安能登雲梯。
長歌聊采芝,眩然心已迷。
詩詞問答
問:羅浮雜詠·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羅浮雜詠·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南嶽
亦作“ 南嶽 ”。山名。五嶽之一。(1)指 衡山 。《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於 南嶽 ,如 岱 禮。” 孔 傳:“ 南嶽 , 衡山 。”《漢書·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嶽 。 南嶽 者, 衡山 也。” 田漢 《長衡道上》詩之八:“十年夢裡朝 南嶽 ,日斷層巒未許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爾雅·釋山》:“ 泰山 為東嶽, 華山 為西嶽, 霍山 為南嶽, 恆山 為北嶽, 嵩山 為中嶽。” 郝懿行 義疏:“ 霍山 在今 廬江 灊縣 , 潛水 出焉。別名 天柱山 。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嶽……以 霍山 即 南柱 ,亦止得為 漢武 之南嶽,而不得為《爾雅》之南嶽矣。”
見“ 南嶽 ”。
雲齊
(1).指水天相連處。 唐 李紳 《新樓詩·望海亭》:“湖鏡坐隅看匣滿,海濤生處辨雲齊。”
(2).謂雲布滿天空。 宋 陸游 《秋陰至近村》詩:“雲齊龍捲雨,野曠鶴盤天。” 宋 陸游 《寄題季長飾庵》詩:“木落山容瘦,雲齊雪意酣。”
靈跡
亦作“ 靈跡 ”。亦作“ 靈蹟 ”。1.指帝王的德政。 南朝 梁 江淹 《蕭上銅鐘芝草眾瑞表》:“臣以祥緯雜沓,星燭波運。斯乃靈跡深覃,睿衷夐感。理應寫順,祗無涵祕。”
(2).神明的功績。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澤歌·昭夏》:“敢以敬恭,陳之玉帛。德包含養,功藏靈跡。”
(3).神靈的遺蹟;聖賢的事跡。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 瑤水 聞遺歌,玉杯竟空言。靈跡成蔓草,徒悲千載魂。” 清 侯方域 《新遷顏魯公碑記》:“而際世不辰,靈蹟多淹。”
(4).引申為奇蹟。 沙汀 《記賀龍》二七:“ 賀龍 同志回到屋裡,依舊帶著那種因為感到誇耀而來的愉快,而且仿佛談說一種靈跡。”
(5).神明顯靈的事跡。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武員唐突河神》:“噫!宇宙間靈跡照然者,莫如河神。彼武人粗鹵,不知敬畏,幸而未降之罰,乃著異於俄頃之間,以示薄懲,神顧可慢乎哉?”
(6).謂墨寶。 明 高啟 《題黃大痴天池石壁圖》詩:“奈何靈蹟久閟藏,荒竹滿野啼猩猩。”
見“ 靈跡 ”。
托體
(1).猶委身。委託身體。《剪燈餘話·賈雲華還魂記》:“既然委身於君子,豈再托體於他人。”
(2).猶出身。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托體皇枝貴,承休聖善祥。”
(3).謂一切行動所依靠的根本。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雍也篇三二》:“將吝於施而鮮所濟者,亦可謂之仁與?亦失聖人之旨矣! 子貢 所云者,體不立而托體必小。”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上界
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迷信);天界
垢塵
(1).污垢、塵土。 三國 魏 嵇康 《五言詩》之三:“俗人不可親, 松 喬 是可鄰。何為穢濁間,動搖增垢塵。” 唐 元稹 《送嶺南崔侍御》詩:“火布垢塵須火浣,木棉溫軟當綿衣。”《新唐書·孝友傳·侯知道》:“ 知道 垢塵積首,率夜半傅墳,踴而哭,鳥獸為悲號。”
(2).喻塵俗之事。 宋 蘇軾 《祭張文定公文》:“我晚聞道,困於垢塵。”
中阪
亦作“ 中坂 ”。半山坡。《文選·宋玉<高唐賦>》:“中阪遙望,玄木冬榮。” 李善 註:“中阪之中,猶未至山頂。”《史記·封禪書》:“ 始皇 之上 泰山 ,中阪遇暴風雨,休於大樹下,。” 漢 王褒 《九懷·株昭》:“驥垂兩耳兮,中坂蹉跎。”
丹荑
指初生的赤芝。《文選·郭璞<遊仙詩>》:“臨源挹清波,陵崗掇丹荑。” 李善 註:“《本草經》曰:‘赤芝,一名丹芝,食之延年。’凡草之初生,通名曰荑,故曰丹荑。”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飆車
亦作“飊車”。亦作“飈車”。亦作“飇車”。傳說中御風而行的神車。 漢 桓驎 《西王母傳》:“﹝ 西王母 ﹞所居宮闕……其山之下, 弱水 九重,洪濤萬丈,非飊車羽輪不可到也。” 唐 李白 《古風》之四:“羽駕滅去影,飆車絶廻輪。” 明 高啟 《剡原九曲》之五:“何必 瀛洲 外,茫茫問飈車。” 明 李東陽 《仁輔遺鶴燈若虛有詩因次韻》:“不逐飇車與電輪,偶來飛繞帝城春。”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龍杖
亦作“ 龍仗 ”。典出《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 費長房 者, 汝南 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又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 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後因以“龍杖”美稱竹杖。 唐 駱賓王 《出石門》詩:“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宋 陶穀 《清異錄·驕龍杖》:“天師 杜光庭 驕龍杖,紅如猩肉,重若玉石……相傳是仙人留賜。” 元 謝宗可 有《龍杖》詩。
登雲梯
猶言致身青雲。《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一》:“靈谿可潛盤,安事登雲梯。” 李善 註:“言仙人昇天,因雲而上,故曰云梯。” 王念孫 曰:“登雲梯,猶言致身青雲耳。”見《讀書雜誌餘編·文選》。
長歌
(1).放聲高歌。 漢 張衡 《西京賦》:“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暢而蜲蛇。”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髮。” 明 何景明 《贈鄭佐》詩:“ 老鄭 空同 客,長歌 北海 尊。” 清 鄒容 《和西狩》:“目瞑負多久,長歌招國魂。”
(2).篇幅較長的詩歌。 唐 司空圖 《馮燕歌》:“為感詞人 沉下賢 ,長歌更與分明説。”
采芝
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乃隱於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 虞 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見《史記·留侯世家》、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四皓》。後因以“採芝”指遁隱。名其歌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稱《採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為塵所欺。” 宋 陸游 《對酒》詩:“寄謝採芝翁,無為老青壁。” 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採芝》歌。” 清 秋瑾 《題<松鶴圖>》詩之二:“勛名浪説 凌煙閣 ,爭是 商山 歌《採芝》。”
謂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 漢 張衡 《思玄賦》:“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生。”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 清 翁照 《送歸愚沉少宗伯予告歸里》詩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硯山 麓。”參見“ 採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