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郭公詢知郡博高君善誨諸生略無責報之意

作者:呂淵 朝代:明代

原文

侍御多能筆似椽,特書仁壽為君賢。

吳興遺教尊胡瑗,太學諸生仰鄭虔。

齏飯每甘心有樂,束脩頻卻橐無錢。

願言終始全清節,應享聲名過百年。

詩詞問答

問:《繡衣郭公詢知郡博高君善誨諸生略無責報之意因大書仁壽二字嘉之予賦一律用張其美雲》的作者是誰?答:呂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呂淵的名句有哪些?答:呂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二十八

參考注釋

侍御

(1).侍奉(君王)。《書·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於羣僕侍御之臣。”《史記·樂毅列傳》:“今足下使人數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宋 蘇轍 《梁惟簡供備庫使誥》:“朕惟崇慶,日總萬機,號令所至,澤遍海內。況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執事之勞,而有不被其賜者乎?”《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禮部官見了 玉英 這個容儀,已是萬分好了。但祇年紀幼小,恐不諳侍御,發回寧家。”

(2).侍奉君王的人。《書·冏命》:“昔在 文 武 ,聰明齊聖。小大之臣,鹹懷忠良,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 孔 傳:“小臣皆良,僕役皆正。”《列子·周穆王》:“既寤,所坐猶嚮者之處,侍御猶嚮者之人。”

(3).指帝王的侍姬。《公羊傳·僖公二年》:“ 獻公 朝諸大夫而問焉,曰:‘寡人夜者寢而不寐,其意也何?’諸大夫有進對者曰:‘寢不安與,其諸侍御有不在側者與?’ 獻公 不應。” 清 李漁 《玉搔頭·情試》:“陛下的心事,臣等盡知,不過為皇嗣未生,東宮暫缺,故此要博選嬪妃,以充侍御耳。”

(4).泛指婢妾。《漢書·外戚傳上·孝昭上官皇后》:“ 安 醉則裸行內,與後母及父諸良人、侍御皆亂。” 顏師古 註:“良人謂妾也。侍御則兼婢矣。”

(5).為尊者御車。《孔子家語·觀周》:“ 公 曰:‘諾。’與 孔子 車一乘,馬二疋,豎子侍御。”

(6).唐代稱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為侍御。後世因沿襲此稱。 唐 李白 有《贈韋侍御黃裳》詩。 王琦 注引《因話錄》:“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眾呼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眾呼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監察御忠,眾呼亦曰侍御。” 明 車璽 《<河汾諸老詩集>序》:“侍御 沁水 李公 叔淵 企仰鄉賢。”《花月痕》第二回:“一路蕭蕭疎疎,落起細雨來。同行一為 謝小林 侍御,一為 鄭仲池 太史。”

(7).指專供帝王食用的極精細的米糧。《詩·大雅·召旻》“彼疏斯粺” 漢 鄭玄 箋:“米之率,糲十,粺九,鑿八,侍御七。” 孔穎達 疏:“其術在《九章·粟米之法》。彼云:‘粟率五十,糲米三十,粺二十七,鑿二十四,御二十一。’言粟五升,為糲米三升。以下則米漸細,故數益少。四種之米,皆以三約之,得此數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摘注論語》:“王所食也,米至侍御而細極矣。”

多能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論語·子罕》:“大宰問於 子貢 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子貢 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漢 劉向 《說苑·至公》:“臣竊選國俊下里之士曰 孫叔敖 ,秀羸多能,其性無欲。” 宋 梅堯臣 《縉叔邀寄永嘉僧》詩:“吾儒不兼習,爾學若多能。”

特書

特別書寫;突出記述。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四出:“青布簾大寫著‘員夢如神’,紙招子特書個‘聽聲揣骨’。” 明 劉基 《春秋明經·齊侯襲莒》:“大國用兵以掩人之不備,《春秋》特書以著其罪也。”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第四章:“由於 詹大悲 熟人多,各處奔走,加上第二天的《商務日報》大書而特書,這就不能不引起……那班 清 吏的注意。”參見“ 大書特書 ”。

仁壽

謂有仁德而長壽。語出《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慾,性常安靜,故多壽考也。”《漢書·王吉傳》:“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漢書·董仲舒傳》:“ 堯 舜 行德, * 仁壽。”《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由是天人通,陰陽和,俗躋仁壽,物無疵癘。”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至於 湯 武 ,拯塗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壽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聰明神聖之主,又已禎祥畢集,仁壽可登矣。”

吳興

(1).指 元 代書畫家 趙孟頫 。 趙 為 吳興 人,故稱。 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跋趙子昂書<過秦論>》:“ 吳興 此書學《黃庭內景經》,時年三十八歲。”

(2).郡名。 三國 吳寶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烏程縣 (今 浙江 吳興縣 南)。

(3).縣名。屬 浙江省 ,位於 苕溪 下游,濱臨 太湖 。

遺教

前人所留下來的訓誡;臨終時的教誨,也泛指死者遺留下來的學說、主張、著作等

太學

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即國學

觀太學。——《後漢書·張衡傳》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君則在太學。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甘心

(1) 情願

他是甘心受罰的

初,武帝感 張騫之言,甘心欲通 大宛諸國,使者相望於道,一歲中多至十餘輩。——《漢書·西域傳》

(2) 滿意;滿足

不達目的絕不甘心

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束脩

送給教師的報酬(脩:古時稱乾肉)

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或獻人。——《禮記·少儀》

願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鄭玄 箋:“願,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願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願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終始

(1).從開頭到結局;事物發生演變的全過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免役之法》:“ 荊公 嘗曰:‘吾行新法,終始以為不可者, 司馬光 也,終始以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納蘭性德 《題竹爐新詠卷》詩:“相約過君同展看,淡交終始似山泉。”

(2).引申為有始有終。 唐 賀蘭進明 《行路難》詩之五:“人生結交在終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鹹用 《論交》詩:“易得笑言友,難逢終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本意息肩之後,徐圖報答。不意事無終始,然每懷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復始。《史記·孝文本紀》:“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陳終始傳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時,土德應黃龍見,當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馬貞 索隱:“五行之德,帝王相承傳易,終而復始,故云‘終始傳五德之事’。”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環終始,若五行之與四時焉。”

全清

音韻學用語。指發音時不送氣、聲帶不振動。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幫、非、端、知、見等聲母均是全清聲母。

聲名

名聲;名譽

第三是三仙姑的聲名不好。——《小二黑結婚》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詩詞推薦

繡衣郭公詢知郡博高君善誨諸生略無責報之意原文_繡衣郭公詢知郡博高君善誨諸生略無責報之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