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詩有卜荊溪之意雅合鄙懷因次韻二首·其二

作者:張守 朝代:宋代

原文

心醉微言九九篇,浩如滄海翕支川。

著書柱史家傳道,辟穀留侯世學仙。

蠹簡倦推三豕渡,長弓那解兩禽連。

極知無用宜幽隱,杜曲無田擬問天。

詩詞問答

問:《又詩有卜荊溪之意雅合鄙懷因次韻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張守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心醉

心裡陶醉

微言

(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辭

微言議賑捐

(2) 密謀;密言

九九

(1).算術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數順序相乘。上古時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稱“九九乘法”。《管子·輕重戊》:“ 虙戲 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漢書·梅福傳》:“臣聞 齊桓 之時,有以九九見者, 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 楊樹達 窺管:“ 敦煌 木簡載九九術,起九九八十一訖二二而四。 羅振玉 云:《孫子算經》乘法載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訖一一,末言從九九至一一,總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證。以木簡及《孫子算經》證之,九九蓋即乘法。其術始於九九,故稱九九之術。”

(2).八十一,九之自乘數。 漢 揚雄 《太玄·首》:“陳其九九,以為數生。”《文選·張衡<東京賦>》:“屬車九九,乘軒並轂。” 李善 注引《漢雜事》:“諸侯貳車九乘,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北史·牛弘傳》:“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黃鐘九九之實也。”

(3).由冬至日起,歷八十一日,每九天為“一九”,按次序定名為“一九”、“二九”至“九九”。亦指“九九”中最末一個九天。 唐 薛能 《漢廟祈雨回陽春亭有懷》詩:“九九已從南至盡,芊芊初傍北籬新。”南至即冬至。 清 趙翼 《消寒》詩:“轉眼消寒過九九,春光又到艷陽時。”

(4).指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中宗》:“ 中宗 九月九日幸臨 渭亭 登高…… 薛稷 得歷字韻云:‘願陪九九辰,長奉千千歷。’”

(5).指“陽九”、“陰九”之災。《漢書·揚雄傳下》:“九九大運,與天終始。” 南朝 宋 謝靈運 《順東西門行》:“閔九九,傷牛山,宿心載違徒昔言。” 黃節 註:“《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閔九九謂閔陽九陰九之災也。”

(6). 蒙古 、 滿州 贈獻之禮,以九數為貴,至少為一九,至多為九九。凡獻壽祝年,臣下貢物,多用九九,以取吉祥之義。《清會典·理藩院·貢獻》:“ 鄂爾 多斯 六旗, 烏喇特 三旗共進九九。計羊八十一隻,乳酒八十一瓶;餘二十五旗共進三九,計羊二十七隻,乳酒二十七瓶,由院查收,交與禮部。”

(7).泛指極多數。《平山冷燕》第六回:“曲徑逶迤,三三不已;穿廊曲折,九九還多。”

(8).一種槍的俗名。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一:“那時候,她正在娘家,槍是親眼看見過,兩棵嶄新的九九大蓋。”

滄海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支川

川流的分支。《莊子·天下》:“昔 禹 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 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名山當作名川,字之誤也。名川支川,猶言大水小水。”

著書

撰寫著作。

柱史

(1).“ 柱下史 ”的省稱。代指 老子 。《後漢書·張衡傳》:“庶前訓之可鑽,聊朝隱乎柱史。” 李賢 注引 應劭 曰:“ 老子 為 周 柱下史,朝隱終身無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寶昌令》詩:“ 華獄 仙人地, 函關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稱。指御史。 唐 嚴維 《剡中贈張卿侍御》詩:“早列月卿位,新參柱史班。” 唐 韓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營》詩:“少年兼柱史,東至舊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職非柱史,惡故當隱,苟聞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稱。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劉商 《題楊侍郎新亭》詩:“ 毘陵 過柱史,簡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稱。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參見“ 柱下史 ”。

家傳

(1) 敘述家人事跡以傳示其子孫的傳記

(2) 另見 jiāchuán

辟穀

(1).謂不食五穀。道教的一種修煉術。辟穀時,仍食藥物,並須兼做導引等工夫。《史記·留侯世家》:“乃學辟穀,道引輕身。”《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 弘景 善辟穀導引之法,自隱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七:“偶遇真人,授丹砂,辟穀有年,身輕於羽。” 明 朱鼎 《玉鏡台記·燃犀》:“辟穀餐霞,生涯一鉢盂,羽化住 蓬壺 。” 清 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三四:“飲酒雖達生,辟穀乃長年。”

(2).泛指不吃飯。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粱》﹝集解﹞引 孟詵 曰:“青粱米可辟穀。以純苦酒浸三日,百蒸百曬,藏之。遠行,日一餐之,可度十日;若重餐之,四百九十日不飢也。” 郭沫若 《盲腸炎·不讀書好求甚解》:“然而他們之攻擊 * 主義也,則多因某個 * 人之不愜人意,因而遷怒及其主義,是猶因飯碗之不潔而生辟穀之想。”

留侯

秦 末, 張良 運籌帷幄,佐 劉邦 平定天下,以功封 留侯 。詩文中常用為稱頌功臣之典。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 白帝 幸 曲逆 , 鴻門 賴 留侯 。” 唐 張九齡 《送張說》詩:“ 山甫 歸應疾, 留侯 功復成。”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筌 註《黃帝陰符經》,推演幽奧,僉謂 鬼谷 留侯 復生。”

學仙

亦作“ 學僊 ”。學習道家的所謂長生不老之術。《史記·封禪書》:“ 黃帝 且戰且學僊。”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人姓 吳 名 剛 , 西河 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五代 徐夤 《溪隱》詩:“將名將利已無緣,深隱清溪擬學仙。” 金 元好問 《後飲酒詩》之三:“為言學仙好,人間竟何為。”

見“ 學仙 ”。

蠹簡

被蟲蛀壞的書。泛指破舊書籍。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徒以研尋蠹簡,穿鑿遺文,菁華久謝,糟粕為偶。” 宋 陸游 《掩扉》詩:“一編蠹簡從吾好,又見西窗掛夕暉。” 傅尃 《感懷》詩之四:“龕燈回向期皈佛,蠹簡飄零且箸書。”

三豕

見“ 三豕涉河 ”。

極知

極其智慧。《韓非子·說難》:“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説行而有功則德忘。” 陳奇猷 集釋:“謂所謀之事甚為智慧。”

通曉,深知。 唐 張守節 《史記正義·諡法解》:“極知鬼神曰靈。” 唐 蕭妃 《夜夢》詩:“昨日夢君歸,賤妾下鳴機。極知意氣薄,不著去時衣。” 明 袁宏道 《舟中與諸上人談亡友潘雪松事》詩:“極知實落棲真地,不是荒唐渺默鄉。”

無用

(1) 不適用的

無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職人員

(2) 沒有價值或意義的;沒有用處或效果的

在字母表中無用的字母

幽隱

(1).隱晦;隱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説,閉約而無解。” 漢 蔡邕 《述行賦》:“想 宓妃 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 葉聖陶 《一個青年》:“這一回必須吐出細微幽隱的心情,如實表達,不稍移易。”

(2).指隱蔽之處。《韓非子·六反》:“夫陳輕貨於幽隱,雖 曾 史 可疑也;懸百金於市,雖大盜不取也。”

(3).隱居;潛藏。 漢 嚴忌 《哀時命》:“寧幽隱以遠禍兮,孰侵辱之可為。”《禮記·表記》“君子隱而顯” 唐 孔穎達 疏:“君子身雖幽隱,而道德潛通,聲名顯著,故云隱而顯也。”

(4).指隱居未仕的人。《後漢書·郎顗傳》:“改元更始,招求幽隱,舉方正,徵有道,博採異謀,開不諱之路。”《明史·于謙傳》:“且 亨 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

杜曲

(1).地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東南, 樊川 、 御宿川 流經其間。 唐 大姓 杜 氏世居於此,故名。 唐 唐彥謙 《長溪秋望》詩:“寒鴉閃閃前山遠, 杜曲 黃昏獨自愁。” 宋 陸游 《新寒》詩:“ 杜曲 新愁隨斷雁, 遼陽 遺恨入疎砧。” 元 張可久 《折桂令·幽居》曲:“生計無多。 陶令 琴書, 杜曲 桑麻。” 清 鈕琇 《觚賸·杜曲精舍》:“ 五陵 固多勝概,而 杜曲 為最。”

(2).指 唐 杜牧 。 卷盦 《<蔽廬叢志>序》:“語《蕭選》、《文心》之編,則違戾庸眾;吟 杜曲 、 樊南 之句,則匿笑僮僕。”

問天

謂心有委屈而訴問於天。 漢 王逸 《<楚辭·天問>序》:“《天問》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一:“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詩詞推薦

又詩有卜荊溪之意雅合鄙懷因次韻二首·其二原文_又詩有卜荊溪之意雅合鄙懷因次韻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