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西湖·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泛舟西湖·其四原文

佳麗山光接水光,都參畫鷁鏡中央。

亂頭粗服猶唐突,正是唐宮鬧掃妝。

詩詞問答

問:泛舟西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泛舟西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泛舟西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佳麗

(1) 美麗

(2) 美貌的女子

(3) 美好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約 《泛永康江》詩:“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 唐 岑參 《郡齋平望江山》詩:“山光圍一郡,江月照千家。”

水光

水面映現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詩之七:“階前水光裂,樹上雪花團。” 宋 蘇軾 《前赤壁賦》:“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開,只見白茫茫一片水光。” 許地山 《綴網勞蛛·黃昏後》:“從秋的夕陽渲染出來等等的美麗已經布滿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響、草香等等。”

參畫

參與謀劃。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今府相繼擁於節旄,益賢其參畫。” 廖仲愷 《致 * 函》:“否則軍事無人參畫,若決定計畫或變更計畫有誤,悔之已晚矣。”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範圍內適中的統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獄中雜記》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2)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

亂頭粗服

形容不修儀容服飾。 明 王彥泓 《個人》詩之一:“雙臉斷紅初卻坐,亂頭粗服總傾城。” 冰心 《我的學生》:“自己是亂頭粗服,孩子們也啼哭喧鬧。”

唐突

冒犯;褻瀆

禿巾微行,唐突宮掖。——《後漢書·孔融傳》

他跨了一步,躊躇地停了下來,感到忽然把韓雲程拉住,顯得有點兒唐突。——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你是阮鬍子,如何也來與祭;唐突先師,玷辱斯文。—— 孔尚任《桃花扇》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 。”

(2).恰是。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絶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裡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鬧掃妝

唐 代宮女髮髻名。 明 焦竑 《焦氏類林·冠服》:“ 唐 末宮中髻,號鬧掃粧,形如猋風散鬊,蓋盤雅、墮馬之類。”

標籤:西湖

詩詞推薦

泛舟西湖·其四原文_泛舟西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