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奇峰層疊浪花浮,有水之容無水流。

悟是江乘具神解,示形於此濟剛柔。

詩詞問答

問:《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層疊

層層重疊

岡巒層疊

浪花

(1) 波浪互相衝擊或拍擊在別的東西上激起的水點和泡沫

(2) 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段或現象

(3) 隨意亂花

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羅棋布,水流縱橫交錯

(2) 水的流動

(3) 流動著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暢通

乘具

騎馬的用具。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馬並傘啟》:“垂賚紫騮馬並銀釘、乘具、紫紬繖一張。”《北史·魏紀三·孝文帝紀》:“其御府衣服……太僕乘具、內庫弓矢,出其太半。”

神解

(1).悟性過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解》:“ 荀勗 善解音聲,時論謂之闇解…… 阮鹹 妙賞,時謂神解。”《南史·張融傳》:“ 融 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高談鮮能抗拒。”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 金纖纖 女子詩才既佳,而神解尤超。”

(2).謂不賴言傳而能意會。《晉書·劉伶傳》:“﹝ 伶 ﹞與 阮籍 、 嵇康 相遇,欣然神解,攜手入竹林。”

示形

古代兵家戰術用語。指行軍布陣表面所顯示的意圖。語出《孫子·計》:“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杜牧 註:“《傳》曰:‘鷙鳥將擊,必藏其形。’如 匈奴 示羸弱於 漢 使之義也…… 韓信 盛兵 臨晉 而渡於 夏陽 ,此乃示以近形而遠襲敵也。”《通典·兵六》:“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春秋 時 越 伐 吳 , 吳子 御於 笠澤 ,夾水而陳。 越 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進。 吳 師分以御之。 越 以三軍潛涉,當 吳 中軍而鼓之。 吳 師大亂,遂敗之。” 清 曾國藩 《羅忠節公神道碑銘》:“公軍渡 湖 漢 而西。至則示形 杭口 而暗進 鼇嶺 。” * 《回顧長征》:“這次, 毛主席 又成功地運用了聲東擊西的靈活戰術,示形於 貴陽 之東,造成敵人的過失,我軍得以爭取時機突然西去。”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剛柔

(1).陰陽。《易·繫辭下》:“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孔穎達 疏:“剛柔即陰陽也。”《淮南子·精神訓》:“剛柔相成,萬物乃形。” 高誘 註:“剛柔,陰陽也。”

(2).晝夜。《易·繫辭上》:“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孔穎達 疏:“晝則陽日照臨,萬物生而堅剛,是晝之象也。夜則陰潤浸被,萬物而皆柔弱,是夜之象也。” 漢 揚雄 《太玄·玄摛》:“以通璇璣之統,正玉衡之平,圜方之相研,剛柔之相干。” 范望 註:“剛柔,晝夜也。”

(3).強弱。《孫子·九地》:“剛柔皆得,地之理也。” 王晳 註:“剛柔,猶強弱也。”《西遊記》第五三回:“咬牙爭勝負,切齒定剛柔。”

(4).猶寬嚴。《三國演義》第七一回:“凡為將者,當以剛柔相濟,不可徒恃其勇。”

詩詞推薦

  • 上元節感成長句

    乾隆清代〕忽逢佳節益增傷,去歲燈筵那可忘。攜子挈孫侍歡處,撫今追昔助悲場。甫因示疾問朝夕,猶命行時願吉祥。言及
  • 雪水庵詠雪二十韻

    趙良坡宋代〕玄冥司號令,屏翳驅雲車。巧舞穿幽隙,輕揚下曲窪。初疑蠶食葉,猶恐蠏行沙。鉛汞三千界,璚瑤百萬家。樓台
  • 吳學士石屏歌

    歐陽修宋代〕晨光入林眾鳥驚,腷膊群飛鴉亂鳴。穿林四散投空去,黃口巢中飢待哺。雌者下啄雄高盤,雄雌相呼飛復。還空林
  • 示女詩

    郫城令唐代〕深宮富貴事風流,莫忘生身老骨頭。因與太師歡笑處,為吾方便覓彭州。
  • 題聯騎春遊雕漆盤

    乾隆清代〕不辨髹之代,猶餘刁者名。春郊試聯騎,洲閣擬登瀛。自是鬼工手,能傳仙客情。剔紅還襯綠,雅制突張成。
  • 蠶租行(十解)

    王士禎清代〕陽春三月時,蠶子何蠕蠕。三日出奩中,五日遍籧篨。東鄰有少婦,養蠶方一塸。夜夜伴蠶眠,桑葉恐不周。朝出
  • 再次韻白誑簡賓王二首

    陳造宋代〕庾郎胸次枉堆愁,馮衍才名迄不投。歸去來兮歲華晚,末如何矣鬢毛秋。令威心事千年鶴,張翰生涯一葉舟。回首
    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原文_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賞析_古詩文
  • 簡定國(時以目疾在告)

    劉摯宋代〕原子貧非病,張生心不盲。興隨緣自足,懶與拙相成。竹葉疑無分,金徽尚有聲。幽懷誰晤語,空此望東城。
  • 題周山甫錦繡段

    文天祥宋代〕客從西北來,遺我錦繡段。上有雙鳳凰,文彩何燦燦。置之篋笥中,歲月亦已宴。天孫顧七襄,雷電下河漢。鳳凰
  • 南鄉子

    賈奕宋代〕閒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類仙。暗想聖情渾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憐。一夜說盟言。滿掬沉檀噴瑞煙。報導早
    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原文_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賞析_古詩文
  • 出山相贊

    釋梵琮宋代〕上無片瓦下無錐,一個窮身只自知。從此入流隨所住,手中攜個活魚兒。
    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原文_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陳擇之春日四絕

    張栻宋代〕泗上當時鼓瑟人,風雩豈是樂閒身。言外默傳千聖旨,胸中長有四時春。
  • 與彥博審知同為問梅之行到溪南仆與審知俱以

    趙蕃宋代〕非為十日留,重此一歲闌。歲去易悲感,日來盛陰寒。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嘆。梅事足可惜,病軀良獨難。
    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原文_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賞析_古詩文
  • 雪讒詩贈友人

    李白唐代〕嗟予沉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嘗有。立言補過,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頑醜。月出致譏,貽愧皓首。
  • 夜靜觀書

    乾隆清代〕看書如看山,其境日日殊。隨境不會心,多聞不如無。況乎辨治亂,因以別賢愚。豈徒誇英華,言行須同符。念予
  • 寓興

    陸游宋代〕窮巷無來客,秋風獨浩歌。壯年閒處老,佳日病中過。其欲攜長鑱,仍思擁短蓑。逢山皆可隱,不必上三峨。
    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原文_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墨菊

    大圭元代〕陶家舊本遍林丘,野草無端亦姓劉。典午山河無寸土,籬邊分得一枝秋。
  • 霓裳中序第一 中秋後二夕對月

    邵亨貞元代〕秋堂氣漸肅。暮角吹來聲斷續。憑遍闌乾幾曲。又涼戰庭梧,風敲檐竹。多情宋玉。對楚天、無柰幽獨。中秋過,
  • 梁審計輓詞

    樓鑰宋代〕壽夭固難問,吁嗟不忍言。嬰啼催玉樹,衰淚灑芳萱。事契深群從,英才愴九原。悲吟慙楚些,無地與招魂。
  • 送劉校書之新安寄吳常侍

    羅隱唐代〕野雲如火照行塵,會績溪邊去問津。才子省銜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狂思下國千場醉,病負東堂兩度春。他日
    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原文_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賞析_古詩文
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原文_題董誥畫棲霞十景冊·其七·疊浪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