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觀書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靜觀書原文

看書如看山,其境日日殊。

隨境不會心,多聞不如無。

況乎辨治亂,因以別賢愚。

豈徒誇英華,言行須同符。

念予志學時,所慕君子儒。

詩亦尊李杜,文亦宗韓蘇。

要歸踐履實,聖賢非我誣。

即今持治柄,豈不慕唐虞。

措行始知艱,慮為空言徒。

裁詩銘座右,庶幾日警吾。

詩詞問答

問:夜靜觀書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靜觀書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

參考注釋

看書

讀書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會心

領悟於心

會心的微笑

多聞

見多識廣

博學多聞不是一件壞事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況乎

亦作“況乎”。連詞。何況;況且。《孟子·萬章下》:“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豈敢往哉?況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尾同於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之尾,其可掉哉?” 宋 蘇軾 《觀妙堂記》:“是室云何而求我?況乎妙事了無可觀。”

治亂

(1).安定與動亂。《書·君牙》:“民之治亂在茲。” 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王闓運 《上巡撫惲侍郎書》:“觀其誠偽知其治亂,觀其輕重知其興亡。”

(2).謂治理混亂的局面,使國家安定、太平。《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繼絶世,舉廢邦,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治病之術者,杜未生之疾;達治亂之要者,遏將來之患。”《前漢書平話》卷上:“陛下聖文神武,治亂安危。”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英華

形容草木之類,原指美好的花木,後指優異的人或物;精華或精英

文苑英華

和順積中而英華外發。——《禮記·樂記》

言行

一個人的語言和行動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同符

與……相合;相合。《文選·揚雄<甘泉賦>》:“同符三皇,録功五帝。” 李善 注引 文穎 曰:“符,合也。”《東觀漢記·馬援傳》:“今見陛下恢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南史·袁湛袁粲等傳論》:“昔 王經 峻節,既被旌於 晉 世, 粲 之貞固,亦改葬於 齊 朝,其激厲之方,異代同符者矣。”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兩浙金石之名》:“ 木夫 此説,見其年譜中,正與 君謙 先後同符。”

志學

《論語·為政》指人十五歲的代稱;專心求學

志學之年

君子儒

君子式的儒者。儒,為古代學者的通稱。《論語·雍也》:“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文中子·周公》:“或問 宇文儉 ,子曰:‘君子儒也。’” 唐 劉禹錫 《彭陽侯令狐氏先廟碑》:“惟太保府君志為君子儒,以明經居上第。”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三折:“老相公, 飛卿 他是君子儒,有何罪將他吊起來。”

李杜

(1). 東漢 李固 、 杜喬 的並稱。《後漢書·李杜傳贊》:“ 李 杜 司職,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

(2). 東漢 李膺 、 杜密 的並稱。《後漢書·黨錮傳·杜密》:“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時人亦稱 李 杜 焉。”

(3). 東漢 李雲 、 杜眾 的並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四李社》:“ 弘農 五官掾 杜眾 ,傷 雲 以忠諫獲罪,上書願與 雲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獄中。其後 襄楷 上言,亦稱為 李 杜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六“李杜”》:“ 李雲 、 杜眾 以直通受誅,此又一 李 杜 矣。”

(4). 東晉 杜預 與 北魏 李沖 的並稱。《魏書·王肅傳》:“詔曰:‘……故 杜預 之歿,窆於 首陽 ;司空 李沖 ,覆舟是託。顧瞻斯所,誠亦二代之 九原 也。故 揚州 刺史 肅 誠義結於二世,英惠符於 李 杜 ,平生本意,願終 京陵 ,既有宿心,宜遂先志。’”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六“李杜”》:“《魏書》 李沖 、 杜預 ,忠義相結,亦稱 李 杜 。”

(5). 唐 李白 與 杜甫 的並稱。 唐 韓愈 《調張籍》詩:“ 李 杜 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新唐書·文藝傳上·杜甫》:“ 甫 曠放不自儉,好論天下事,高而不功。少與 李白 齊名,時號‘ 李 杜 ’”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下》:“ 李 杜 二公,誠為勁敵。 杜陵 沉鬱雄深, 太白 豪逸宕麗。” 清 費錫璜 《<友鷗堂集>序》:“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蘇 、 陸 間,則並驅爭先。”

(6).初 唐 詩人 杜審言 與 李嶠 ,晚 唐 詩人 李商隱 與 杜牧 亦並稱“李杜”。 明 胡應麟 《詩藪·唐下》:“ 杜審言 、 李嶠 結友前朝, 李商隱 、 杜牧 之齊名晚季,鹹稱 李 杜 。”

(7). 宋 李韶 與 杜范 的並稱。《宋史·李韶傳》:“當是時, 杜范 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稱為‘ 李 杜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六“李杜”》:“《宋史》 李韶 與 杜范 皆廉直,中外謂 李 杜 。”

要歸

(1).要點所在;要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雖多虛辭濫説,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漢書·藝文志》:“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 宋 張載 《正蒙·乾稱下》:“彼語雖似是,觀其發本要歸,與吾儒二本殊歸矣。”

(2).總歸。 明 臧懋循 《<元曲選>序二》:“曲本詞而不盡取材焉,如六經語、子史語、二藏語、稗官野乘語,無所不供其採掇,而要歸斷章取義,雅俗兼收,串合無痕,乃悅人耳,此則情詞穩稱之難。”

踐履

(1).踩;踏。《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宋 王十朋 《再用前韻》:“眼淨見幽韻,心清聞遠香。當門不及種,踐履恐成傷。” 清 唐甄 《潛書·利才》:“人之常情,揃脫爪髮,必相不踐履之地乃委置之。”

(2).行走。 漢 焦贛 《易林·明夷之乾》:“踐履寒冰,十步九尋。”《舊唐書·李綱傳》:“ 貞觀 四年,拜太子少師,時 綱 有腳疾,不堪踐履。” 明 方孝孺 《游清泉山記》:“邑之名山……縱偶登之,手疲於扳援,而趾病於踐履。”

(3).履踐;前往。《後漢書·隗囂傳》:“ 遵 與 隗王 歃盟為 漢 ,自經歷虎口,踐履死地,已十數矣。”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既耳目之靡端,豈足跡之所踐”自註:“謂此既非人跡所求,更待三明五通,然後可踐履耳。” 唐 劉禹錫 《復荊門縣記》:“工休之日,得以踐履。”

(4).實行;實踐。 宋 司馬光 《再乞資蔭人試經義札子》:“《孝經》、《論語》,其文雖不多,而立身治國之道,盡在其中。就使學者不能踐履,亦知天下有 周公 孔子 仁義禮樂。” 金 王若虛 《跋王進之墨本孝經》:“學者自童稚讀書,必始於此,而考其行,身能踐履者鮮矣。” 清 龔煒 《巢林筆談·柴雲章至孝》:“ 柴雲章 先生至孝,所著有《養親説》,皆其晨昏踐履之實。”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十七:“他們無限慚愧的躺在棺材裡,不曾踐履人們當他們結婚的時候所給的吉祥話。”

(5).遵循;依照。《孫子·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唐 杜牧 註:“墨,規矩也。言我常須踐履規矩,深守法制,隨敵之形,若有可乘之勢,則出而決戰。” 宋 張預 註:“循守法度,踐履規矩,隨敵變化,形勢無常,乃可以決戰取勝。”

(6).蹤跡,行跡。 唐 柳宗元 《石澗記》:“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

(7).喻指行為;行動。 唐 李賀 《申鬍子觱篥歌》序:“朔宮 李氏 亦世家子,得祀 江夏王 廟,當年踐履失序,遂奉官北部。”《明史·華允誠傳》:“ 允誠 踐履篤實,不慕榮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王端毅公遺事》:“蓋識見既淺,踐履必薄,規為必粗。”

(8).任職。 唐 元稹 《李拭授宗正卿等誥》:“以爾 拭 踐履中外,論倫古今,主宗之盟,綽有餘譽。”《舊唐書·杜審權傳》:“今明公捨築入夢,投竿為師,踐履中台,制臨外閫,不究興亡之理,罕聞沉斷之機。” 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是以出入台閣,踐履中外,朝廷百執事,天下之人,孰不憚執事之威名,服執事之德望。” 清 侯方域 《書周仲馭集後》:“ 仲馭 與余交最善。余嘗見其負盛名時,執贄問業者滿天下。倘其自此踐履公卿,天下必且益附之,以為景星慶雲,豈復有議其剛傲者。”

聖賢

聖人與賢人的合稱;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並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代以前。”

空言

(1).謂不切實際的話。《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不好淫學流説。” 晉 盧諶 《覽古》詩:“ 秦 人來求市,厥價徒空言。” 魯迅 《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2).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於當世的言論主張。《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貞 索隱:“空言,謂褒貶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亂臣賊子懼也。”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 孟子 雖賢聖,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 明 梅之熉 《<古今譚概>敘》:“士君子得志則見諸行事,不得志則託諸空言。”

裁詩

作詩。 唐 杜甫 《江亭》詩:“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宋 沉遘 《西舍》詩:“少年裁詩喜言老,誰知老大都無心。” 清 吳兆騫 《同陳子長坐氈帳中話吳門舊遊愴然作歌》:“裁詩每題白團扇,縱酒惟賭青羔裘。”

銘座

座右銘,刻寫在座位旁邊的格言。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嗇’,‘絶學無憂’,書此三言,以代銘座。”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詩詞推薦

  • 秋眺

    沈守正明代〕秋盡嗟窮索,山深倍授衣。梧桐亂下地,蟋蟀鳴在帷。嶷嶷暮山淨,皦皦寒鴟飢。坐久石苔冷,紛紛樵斧歸。倚徙
  • 謝寄端硯四首

    曾幾宋代〕我居南楚君南越,遣騎持書致石泓。未識松煤先一笑,向人鴝鵒眼能明。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頌古五首·其五

    釋惟照宋代〕齋時一缽飯,飯後一覺睡。睡起去 * ,洗手成變異。
  • 求友

    孟郊唐代〕北風臨大海,堅冰臨河面。下有 * 瀾,對之無由見。求友須在良,得良終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變。欲知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和人七夕

    楊萬里宋代〕愛月斜仍細,占星久未過。浪傳商用事,正苦汗成河。蛛喜今宵綴,蠅憎昨日多。吾文那乞巧,詩或擬陰何。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金樓子後

    李煜唐代〕牙籤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不於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幸亭

    儲光羲唐代〕五年一巡狩,西幸過東畿。周國易居守,周人多怨思。君王敷惠政,程作貴從時。大廈非一木,沉沉臨九逵。慶雲
  • 憶舍弟

    王翥宋代〕藥物吾仍病,花時汝未歸。不眠愁月落,獨立看雲飛。詩禮自持律,饑寒誰解圍。遙知理舟楫,西望涕沾衣。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昔蘇先生游廬山詩云平日懷真賞神遊杳靄間如

    張耒宋代〕人生孰非夢,夢裡見廬山。若了元無夢,何曾有往還。
  • 山陽一曲精廬

    乾隆清代〕山陽築小墅,近隰得池便。階下臨漪影,廊回抱溜涓。印心含蘊藉,觸目喜澄鮮。設以武夷喻,方開一曲船。
  • 落花詩疊舊作落葉詩韻·其二

    乾隆清代〕廣袖如傳唾染紅,色惟真色始真空。飛揚點點徐熙墨,蹤跡飄飄杜甫蓬。聽去有聲疑作雨,由來無力不關風。試參
  • 次韻明應仲宗傳送供

    釋德洪宋代〕老住江上村,隨分亦迎送。陪堂一缽飯,不得日日供。唯無清淨福,正坐失脩種。後身老湘龐,測然施心動。妙語
  • 官舍初成

    趙師秀宋代〕為宅傍城牆,先求夏日涼。鑿池容眾水,栽竹斷斜陽。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不知何補報,安坐恐難當。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宿蓬船

    韋莊唐代〕夜來江雨宿蓬船,臥聽淋鈴不忍眠。卻憶紫微情調逸,阻風中酒過年年。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觀大水望朝陽岩(元次山所名者)

    沈遼宋代〕前日岩間欲結廬,下眺江水百步餘。春水濺濺出乳竇,青山白石半洿塗。不到津頭已三月,誰知江水漲天墟。遙望
  • 感舊寄上芸叟侍郎

    晁說之宋代〕於越茫茫羈旅久,函秦落落笑談中。曲江煙月新春夢,寒食人家故國風。此際一樽曾邂逅,他時相見更從容。丈人
  • 送仲列王

    卷剛中宋代〕去年我到柳垂金,今日君行柳再陰。碌碌文書嘗共事,匆匆歲月歡分襟。薦才已見名難掩,送別何辭酒滿斟。夢憶
  • 登仙石

    葉有聲明代〕蓬萊清淺翼長風,控鶴山頭翠欲濛。管領煙霞青障外,消磨詩酒綠苔中。鳳飛簫冷朝喧雀,龍去劍寒夕照虹。仙馭
  • 檢歷即事

    艾性夫宋代〕古來系日欠長繩,節物相催老自驚。歲里春為花早計,蟄前雷是雪先聲。移家燕子商量熟,開國蜂王去就輕。最憶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
  • 友人銅雀台硯

    釋永頤宋代〕異物留傳因好古,南來篋笥伴一琴。漳河流水去無已,魏主荒台久廢深。往日奸文須九錫,今朝片瓦尚千金。所嗟
夜靜觀書原文_夜靜觀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