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友和臨要閣詩再次韻五首·其一

作者:陳淵 朝代:宋代

原文

茅齋西望水邊樓,亦復開軒對奕秋。

欲效子猷偏種竹,竹前那得一溪流。

詩詞問答

問:《端友和臨要閣詩再次韻五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茅齋

亦作“茆齋”。茅蓋的屋舍。齋,多指書房、學舍。《南齊書·劉善明傳》:“﹝ 善明 ﹞質素不好聲色,所居茅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尋辛諤》詩:“竹嶼見垂釣,茅齋聞讀書。”《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遙知置向茆齋里,夜夜虹光貫紫虛。” 清 唐孫華 《抱灌軒雜興》詩之一:“野岸青蕪合,茅齋白日長。”

邊樓

指邊關的城樓。 清 吳兆騫 《出關》詩:“邊樓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

亦復

(1).也。表示同樣。《後漢書·霍諝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併,企業界中亦復如此。”

(2).又。《世說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一門之內,有忠與孝,亦復何恨!”

開軒

開窗。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五:“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晉 張協 《七命》:“望玉繩而結極,承倒景而開軒。” 南朝 宋 謝瞻 《答靈運》詩:“開軒滅華燭,月露皓已盈。”

子猷

晉 王徽之 的字。 王羲之 之子。 * 竹,曾說:“何可一日無此君!”居 會稽 時,雪夜泛舟 剡溪 ,訪 戴逵 ,至其門不入而返。人問其故,則曰:“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遂傳為佳話。 唐 李白 《尋陽送弟》詩:“ 尋陽 非 剡水 ,忽見 子猷 船。” 宋 梅堯臣 《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 子猷 多興憐飛雪,向晚歸時又見飄。” 明 高啟 《水龍吟·畫紅竹》詞:“再相逢 子猷 還惜,此君未老,歲寒猶有少年顏色。”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王弼 註:“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呂氏春秋·論人》:“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 高誘 註:“一,道也。天道生萬物,萬物得一乃(後)成也。”《楚辭·遠遊》:“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羨 韓眾 之得一。” 王逸 註:“喻古先聖獲道純也。”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恆輔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萬斯寧。”

(2).天的代稱。 唐 無名氏 《鴻慶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眾生。”

溪流

山間的小股水流;溪水

詩詞推薦

端友和臨要閣詩再次韻五首·其一原文_端友和臨要閣詩再次韻五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