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公石歌並為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朗公石歌並為圖原文

玉符東麓卓立峰,圖志猶稱是朗公。

人盡云然胡獨不,飄飄合掌行雲空。

又如達摩面岩壁,復傳曾有點頭石。

一之為甚可再乎,初祖生公笑可惜。

興來為寫朗公貌,三鬣何曾求曲肖。

眉毛拖地至今然,海月團團鏡光照。

詩詞問答

問:朗公石歌並為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朗公石歌並為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八

參考注釋

玉符

(1).玉制的信物。《史記·呂不韋列傳》:“ 安國君 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 宋 趙抃 《次韻程給事寓越廨宇有懷》:“言念玉符分鎮日,卻思瓊苑拜恩初。”

(2).特指玉質的魚形佩飾。 唐 王維 《恭懿太子輓歌》:“愷容金節護,冊命玉符新。” 趙殿成 箋註:“《唐六典》:隨身魚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親王以金,庶官以銅,佩以為飾。”

東麓

東邊山腳。 南朝 宋 謝惠連 《祭古冢文》:“輪移北隍,窀穸東麓。”《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 白 晚好 黃 老 ,渡 牛渚磯 ,至 姑孰 ,悅 謝 家 青山 ,欲終焉,及卒葬東麓。” 宋 蘇軾 《送王伯敭守虢》詩:“ 華山 東麓 秦 遺民,當時依山來避 秦 。”

卓立

(1) 高高站立

卓立於世界

(2) 堅定不動搖

圖志

附有地圖的地誌書。如 唐 李吉甫 有《元和郡縣圖志》、 清 魏源 有《海國圖志》。 宋 陳亮 《重建紫霄觀記》:“考其圖志,皆缺裂不全。” 清 林則徐 《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臣甫經到省,於各處島澳口門,尚未親歷,現在檢閲圖志,先與督撫臣在省互相講求。”

同“ 圖志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二》:“ 海州 東海縣 西北,有二古墓,圖誌謂之 黃兒墓 。” 金 王若虛 《門山縣吏隱堂記》:“ 門山 之公署,舊有 三老堂 ……意所謂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圖誌而無得。”

稱是

(1).猶稱職。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公諸官》:“官屬果稱是,聲華真可聽。” 仇兆鰲 註:“稱是,稱職也。”

(2).謂與此相稱或相當。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明日遣使齎繒帛三萬疋,名馬二百疋,他物稱是,以獻於 嵩 。”《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和三年》:“時官有布二十萬匹,金銀五千斤,錢億萬,絹數萬匹,他物稱是。” 胡三省 註:“言他物與布金銀錢絹相稱也。稱,尺證翻。”《金史·仆散忠義傳》:“今已許 宋 講好,而屯戍尚多,可除舊軍外,選馬一萬二千,阿里喜稱是。”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孔東堂 演《桃花扇》曲本,有詩集若干,佳句云:‘船衝宿鷺排檣起,燈引秋蚊入帳飛。’其他首未能稱是。”

云然

(1).如此。《書·秦誓》:“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為親。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 孫世經 《<經傳釋詞>再補》:“《書·秦誓》‘雖則云然’,言雖如是也。” 宋 葉適 《師立齋銘》:“命以義知,心非外假;至於不踰,夫孰御者!雖則云然,有言於茲;是二非一,必也貫之。”

(2).如此說。 明 葉子奇 《草木子·管窺》:“五星在天,高則景小,低則景大,《素問》云然。” 清 馮桂芬 《釋鶉》:“謂古人取象不必大物,不知何所見而云然。”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由此言之,後世稱什麼學派為三論者,固甚有見而云然也。”

飄飄

(1).風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 唐 韓愈 《豐陵行》:“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 南唐 馮延巳 《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牆下草芊眠。” 元 張埜 《水龍吟·詠遊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

(3).飛翔貌。《文選·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李善 註:“飄飄,飛貌。” 唐 李鹹用 《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宋 王安石 《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説,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雲意,強御莫能懾。”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清 劉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雲霞之態。”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

(5).形容動盪不安、不平靜。《隋書·文學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雨任運推轉,何必越性乾祈。” 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唐 劉長卿 《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 洛陽 客,惆悵 梁園 秋。” 明 王雲鳳 《送客》詩:“雲氣溟濛雨欲絲,飄飄遊子別離時。”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訓》:“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湧泉,筆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

(9).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 徐幹 《室思詩》:“浮云何洋洋,願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

合掌

見“合十”

合掌行禮

行雲

流動的雲;亦用以比喻女子頭髮

達摩

(1).法。引申為法子,辦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這一場出醜,著甚達摩。” 凌景埏 校註:“著甚達摩,猶如説有什麼法子。‘達摩’,梵語音譯,指‘法’,見《方廣經》。”

(2).亦作“ 達么 ”、“ 達磨 ”。 菩提達摩 的省稱, 天竺 高僧,本名 菩提多羅 。於 南朝 梁 普通 元年入 中國 , 梁武帝 迎至 建康 。後渡 江 往 北魏 ,止 嵩山 少林寺 ,面壁九年而化。傳法於 慧可 。 達摩 為中華禪宗初祖。 宋 沉遼 《贈長蘆福長老》詩:“ 達么 西歸不記年, 雪山 訊息更蕪然。” 明 楊慎 《藝林伐山·五色賦記》:“ 孫臏 銜枚之際,半夜失蹤; 達磨 面壁以來,九年閉目。” 清 丘逢甲 《興福寺》詩:“自從 達摩 來,妙法指心示。”

岩壁

像牆壁一樣陡峭的岩石

有點

(1).有一些。表示數量不大或程度不深。 茹志鵑 《剪輯錯了的故事》三:“可不得了,咱這不是有點反領導的意思了嗎?” 孫犁 《秀露集·戲的夢》:“她好像也有點矛盾。”如:他只要有點錢就馬上去買書。

(2).稍微;略微。 茅盾 《無題》:“大概他夫人也有點覺到了,抱歉似的笑了笑。” 張天翼 《春風》:“至於他 邱老師 的賞罰--可很公平。不過有時候有點兒不便。”

一之為甚

見“ 一之謂甚 ”。

祖生

東晉 名將 祖逖 ,率部渡 長江 時中流擊楫,誓復中原。所部紀律嚴明,得到沿途各地人民擁護,收復 黃河 以南地區。由於 東晉 內部迭起糾紛,對他不加支持,他大功未成,憂憤而死。後世詩文常用此典故,稱 祖逖 為 祖生 。《晉書·劉琨祖逖傳贊》:“ 祖生 烈烈,夙懷奇節。扣楫中流,誓清凶孽。” 唐 胡曾 《詠史詩·豫州》:“策馬行行到 豫州 , 祖生 寂寞水空流。”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詞:“兩河蕭瑟惟狐兔,問當年、 祖生 去後,有人來否?”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渡江》:“撫景追思,投鞭欲濟誰敢屍,矯矯 祖生 詞,嵬嵬 公瑾 祠。”

可惜

憐惜;愛惜

他不願吃那些零七八碎的東西,可惜那些錢。——老舍《駱駝祥子》

何曾

反問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

曲肖

曲似,完全相似。 清 周亮工 《題蕉堂索句圖》:“ 無彊 為作此圖,當時皆以為曲肖。”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凡百禽聲無不曲肖。”

眉毛

眼眶上緣長的毛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海月

(1).海上的月亮。 唐 張說 《送王光庭》詩:“ 楚 雲眇羈翼,海月倦行舟。” 唐 白居易 《飲後夜醒》詩:“枕上酒容和睡醒,樓前海月伴潮生。” 明 何景明 《九月二十五日會曹汝學侍御於麓堂夜歸遂過侍御宅》詩:“菊院霜天靜,楓城海月遲。”

(2).海生動物名。亦稱窗貝。貝殼圓形,薄而透明,多用來嵌裝門窗或房頂,以透光線;肉可食。《文選·郭璞<江賦>》:“王珧海月,土肉石華。” 李善 注注《臨海水土物志》:“海月,大如鏡,白色,正圓,常死海邊,其柱如搔頭大,中食。” 宋 梅堯臣 《杜和州寄新醅》詩:“ 淮南 寄我玉醅酒,白蚶海月君家有。” 孫景瑞 《紅旗插上大門島》第七章:“頭上是瓦蓋的屋頂,在前檐鋪著的那四塊海月上面,迅疾地滾動著雨水。”

團團

(1) 圓圓的樣子

團團似明月

(2) 引申為肥胖

麵團團

(3) 圓月

長風送蕩漾,浩露洗團團。——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樣子

樹碧團團

(5) 圍繞、旋轉的樣子

團團一遭土牆

(6) 全部;到處

團團尋蹤跡

(7) 球狀物

捏成團團

光照

光線的照射

房間的光照

詩詞推薦

朗公石歌並為圖原文_朗公石歌並為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