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

資治開宗司馬傳,分門紀事尚書沿。

沈袁題要臚從古,馮谷研精輯續編。

監夏監殷吁凜若,亦文亦質洵彬然。

百王后是誰承者,師保如臨切惕乾。

詩詞問答

問: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三

參考注釋

資治

(1).致治。《新唐書·陸贄傳》:“治或生亂者,恃治而不脩也。亂或資治者,遭亂而能治也。”《元典章·戶部四·嫁娶》:“志在敦厚風俗,急於資治,人臣之心,昭然可見。”

(2).資助修治。 宋 曾鞏 《江州景德寺新戒壇記》:“ 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壞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資治其寺。”

開宗

(1).開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逸周書·文政》:“ 管 蔡 開宗循王。” 孔晁 註:“二叔開其宗族,循 鎬京 之政,言從化也。”

(2).開創某一教派或學派。 南朝 梁 沉約 《佛記序》:“開宗闡教,致之有漸。”

(3).指創立某一教派或學派的人。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 方耕 、 申受 為此派之開宗; 定庵 、 默深 為此派之巨子。”

(4).猶開頭。 清 俞樾 《古文疑義舉例·寓名例》:“且辭義血脈,文連旨環,而開宗題其端緒,餘章廣而成之,非一問一答之勢也。”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 中國 ,和其餘那三個民族一樣,在他開宗第一聲歌里,便預告了他以後數千年間文學發展的路線。”

司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閒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姓

紀事

記載事實

《西行紀事》

尚書

(1) 中國古代官名。執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於戰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後各朝均有設定,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後漢書·張衡傳》

(2)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兵部尚書

題要

概要。 魯迅 《華蓋集續編·為半農題記<何典>後作》:“還是兩三年前,偶然在 光緒 五年(1879)印的《申報館書目續集》上看見《何典》題要。”參見“ 提要 ”。

研精

(1).盡心;專心。 三國 魏 曹操 《請爵荀彧表》:“ 彧 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鋭,以撫庶事。”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

(2).窮究精義。《後漢書·盧植傳》:“少與 鄭玄 俱事 馬融 ,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晉 張華 《勵志》詩:“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楊炯 《從弟去盈墓志銘》:“ 朱穆 好學,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獨笑。”

(3).猶精研。《後漢書·曹褒傳》:“﹝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備,慕 叔孫通 為 漢 禮儀,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寢則懷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當其念至,忘所之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術,研精道訓,務究本源。”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士之欲得志於時者,莫不研精學問,標新領異,以自取重。”

續編

(1)

(2) 以前已發表的文學作品的後續部分

主人公在續編中完成了更令人驚奇的業績

(3) 不時發表的幾個部分中的後部分(如一個出版物的)

(4) 分期刊登一部小說的後續部分(如在雜誌中)

王后

(1) 君王

(2)

(3) 國王的正妻

(4) 地位顯要的女人,有權力的女人,相貌可愛的女人

電影王后

師保

(1).古時任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有師有保,統稱“師保”。《易·繫辭下》:“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書·太甲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於厥初,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宋史·彭龜年傳論》:“ 彭龜年 、 黃裳 、 羅點 以青宮師保之舊,盡言無隱。”

(2).泛指老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仙》:“自此驗之:每有事荒廢,則其容戚;數日攻苦,則其容笑。於是朝夕懸之,如對師保。” 清 龔自珍 《抱小》:“國小者,子弟之學。學之以侍父兄師保之側,以待父兄師保之顧問者也。”

(3).猶教養。《書·君陳》:“昔 周公 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左傳·襄公十四年》:“昔伯舅 大公 ,右我先王,股肱 周 室,師保萬民。”

詩詞推薦

  • 武清縣行館作

    乾隆清代〕潞水上源春令淺,御舟體大送浮難。酌中因致為行館,信宿緣圖奉大安。固不可同成不說,於斯頗覺憩斯寬。有亭
  • 再賦

    劉筠宋代〕暮雨過湘渚,微涼滿楚宮。濺裙無限水,障袂幾多風。浪跡嫌萍實。塵勞笑菊叢。氣清防麝損,信密待魚通。游女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_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登瀟灑亭

    李洪宋代〕文正風流尚典刑,桐江畫戟見詩人。丹青難寫真瀟灑,圓嶠方壺此逼真。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_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元氣堂成·其四

    何吾騶明代〕海島為巢野鶴蹤,逃虛何用況登龍。半堂積雪時鳴磬,上客停車一鼓鍾。小可臨池留水墨,每偕刻燭賦雲松。匡山
  • 南北風歌

    祝蕃元代〕南船順水還順風,高帆疾過如飛鴻。北船逆風還逆水,百丈牽船才數里。南船揮手謝北船,不須腸斷南風前。自緣
  • 曉鍾

    強至宋代〕縹緲驚春夢,鏗轟送曉聲。敲煙出野寺,催月下山城。窗映東方白,燈留半壁明。隱然餘韻在,群動已營營。
  • 上雲樂 方諸曲

    蕭衍南北朝〕方諸上。上雲人。業守仁。摐金集瑤池。步光禮玉晨。霞蓋容長肅。清虛伍列真。
  • 生查子

    周紫芝宋代〕輕雲淺護霜,曉日紅生砌。煙共寶薰濃,人與山長翠。銀浪酒杯濃,錦幄雙鸞戲。庭下彩衣郎,共祝千千歲。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_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泛月

    乾隆清代〕獨坐懣無聊,向晚扁舟放。望前輪漸圓,雨後氣偏爽。湖山供靜參,花木愜幽賞。蟬韻出槐堤,螢光逐蘭槳。萬匯
  • 劉欽貢元第一百一十二

    文天祥宋代〕文章日自負,去家死路傍。高視見霸王,感子故意長。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_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應之盛夏

    張耒宋代〕驅馬畏炎暑,杜門常鮮歡。吳綃朝扇薄,越布夜衾單。飲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殘。二年薇與蕨,實厭野人餐。
  • 哀傳馬

    韓維宋代〕喧呼國西門,驛使通萬里。十亭傳一馬,日夜不得止。枯腸嗛芻豆,瘦骨擊轡箠。力盡求未息,忽已仆泥滓。死者
  • 武夷

    石建見宋代〕拂散征塵曳素袍,小鞍乘興過林皋。溪山九曲雲煙合,宮闕萬年星斗高。天柱插空留鶴駕,仙船橫石待鯨濤。玉笙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_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鏡清齋

    乾隆清代〕臨池搆屋如臨鏡,那藉㫋摩亦謝模。不示物形妍醜露,每因憑切奉三無。
  • 沉黎四首

    李石宋代〕九折山圍市,雙溪水浸田。號風吹客袖,落雪舞蠻氈。塞上尋歸馬,波間畏跕鳶。此生隨所適,老去合乘邊。
  • 巫山一段雲 望泉峰

    趙孟頫元代〕曉色飄紅葉,平沙枕碧流。泉聲雲影弄新秋。觸處是離愁。臉淚橫波漫,眉攢片月收。佳人慾笑卒難休。半整玉搔
  • 題清芬閣

    朱京宋代〕我愛君家似洞庭,卻疑身在小蓬瀛。白波潭上魚龍舞,紅葉村中雞犬聲。大雅篇章無弟子,高門事業有公卿。後來
  • 方乾故居

    楊傑宋代〕千載富春渚,先生家獨存。元英播寰宇,丹桂付兒孫。文正重高節,子陵同享尊。泊舟明月夜,重為吊吟魂。
  • 過楚道人舍

    方岳宋代〕平生詩友劉賓客,醉墨曾傳到雪廬。煞說竹溪茅屋好,便能詩亦不如渠。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_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擬古

    劉堪元代〕千金買明珠,百寶裝帶鉤。寶帶綰同心,明珠垂兩頭。美人結新歡,托體相綢繆。再拜稱主壽,持以奉千秋。
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_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