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原文
資治開宗司馬傳,分門紀事尚書沿。
沈袁題要臚從古,馮谷研精輯續編。
監夏監殷吁凜若,亦文亦質洵彬然。
百王后是誰承者,師保如臨切惕乾。
詩詞問答
問: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通鑑紀事本末題辭·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三
參考注釋
資治
(1).致治。《新唐書·陸贄傳》:“治或生亂者,恃治而不脩也。亂或資治者,遭亂而能治也。”《元典章·戶部四·嫁娶》:“志在敦厚風俗,急於資治,人臣之心,昭然可見。”
(2).資助修治。 宋 曾鞏 《江州景德寺新戒壇記》:“ 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壞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資治其寺。”
開宗
(1).開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逸周書·文政》:“ 管 蔡 開宗循王。” 孔晁 註:“二叔開其宗族,循 鎬京 之政,言從化也。”
(2).開創某一教派或學派。 南朝 梁 沉約 《佛記序》:“開宗闡教,致之有漸。”
(3).指創立某一教派或學派的人。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 方耕 、 申受 為此派之開宗; 定庵 、 默深 為此派之巨子。”
(4).猶開頭。 清 俞樾 《古文疑義舉例·寓名例》:“且辭義血脈,文連旨環,而開宗題其端緒,餘章廣而成之,非一問一答之勢也。”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 中國 ,和其餘那三個民族一樣,在他開宗第一聲歌里,便預告了他以後數千年間文學發展的路線。”
司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閒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姓
紀事
記載事實
《西行紀事》
尚書
(1) 中國古代官名。執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於戰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後各朝均有設定,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後漢書·張衡傳》
(2)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兵部尚書
題要
概要。 魯迅 《華蓋集續編·為半農題記<何典>後作》:“還是兩三年前,偶然在 光緒 五年(1879)印的《申報館書目續集》上看見《何典》題要。”參見“ 提要 ”。
研精
(1).盡心;專心。 三國 魏 曹操 《請爵荀彧表》:“ 彧 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鋭,以撫庶事。”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
(2).窮究精義。《後漢書·盧植傳》:“少與 鄭玄 俱事 馬融 ,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晉 張華 《勵志》詩:“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楊炯 《從弟去盈墓志銘》:“ 朱穆 好學,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獨笑。”
(3).猶精研。《後漢書·曹褒傳》:“﹝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備,慕 叔孫通 為 漢 禮儀,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寢則懷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當其念至,忘所之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術,研精道訓,務究本源。”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士之欲得志於時者,莫不研精學問,標新領異,以自取重。”
續編
(1)
(2) 以前已發表的文學作品的後續部分
主人公在續編中完成了更令人驚奇的業績
(3) 不時發表的幾個部分中的後部分(如一個出版物的)
(4) 分期刊登一部小說的後續部分(如在雜誌中)
王后
(1) 君王
(2)
(3) 國王的正妻
(4) 地位顯要的女人,有權力的女人,相貌可愛的女人
電影王后
師保
(1).古時任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有師有保,統稱“師保”。《易·繫辭下》:“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書·太甲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於厥初,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宋史·彭龜年傳論》:“ 彭龜年 、 黃裳 、 羅點 以青宮師保之舊,盡言無隱。”
(2).泛指老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仙》:“自此驗之:每有事荒廢,則其容戚;數日攻苦,則其容笑。於是朝夕懸之,如對師保。” 清 龔自珍 《抱小》:“國小者,子弟之學。學之以侍父兄師保之側,以待父兄師保之顧問者也。”
(3).猶教養。《書·君陳》:“昔 周公 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左傳·襄公十四年》:“昔伯舅 大公 ,右我先王,股肱 周 室,師保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