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議謚前明靖難殉節諸臣詩以志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項羽坑降本秦卒,黃巢縱殺乃唐人。

豈如永樂誅戮者,都是孝陵培養臣。

瓜蔓牽連何慘酷,松凋節烈總忠純。

方齊謀拙斯宜恕,景鐵心貞實絕倫。

潛德幽光賴褒闡,成仁取義忍沉淪。

勒章七字聊表舊,惇史乾秋閱重新。

詩詞問答

問:《命議謚前明靖難殉節諸臣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三

2. 去聲

參考注釋

項羽

(前 232—前202) 秦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名籍,字羽,楚國貴族出身。秦二世元年(前 209 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戰死後他殺宋義,率軍渡河救趙,巨鹿一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做帝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 202 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 *

坑降

活埋已經投降的兵將。 唐 李端 《送彭將軍雲中覲兄》詩:“設伏軍謀密,坑降塞邑愁。”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總敘》:“為將者患不知耳,誠知 差 之暴骨,不如 踐 之問孤; 楚 之坑降,不如 晉 之釋原。”

黃巢

(?-884)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私鹽販出身。公元875年起兵回響王仙芝起義。王仙芝戰死後,被推為領袖,稱“沖天大將軍”。率起義軍南下進入福建,攻克廣州,又回軍北伐。881年初進入長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齊”。後被唐軍包圍,缺糧無援,被迫撤出長安。因腹背受敵,屢戰失利,不久退至泰山狼虎谷,兵敗 * 。

唐人

(1).指 唐 代人。《宋史·文苑傳六·米芾》:“冠服効 唐 人,風神蕭散,音吐清暢。”

(2).指 中國 人。 元 吳鑒 《<島夷志略>序》:“自時厥後, 唐 人之商販者,外蕃率待以命使臣之禮。”《明史·外國傳五·真臘》:“ 唐 人者,諸番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昔予在禮部,見四譯進貢之使,或謂 中國 為漢人,或曰 唐 人。謂 唐 人者,如 荷蘭 暹羅 諸國。蓋自 唐 始通 中國 ,故相沿云爾。” 聞一多 《洗衣歌》:“你說洗衣的買賣太 * ,肯 * 的只有 唐 人不成?”又,華僑或亦自稱 唐 人。

誅戮

殺害;殺戮

孝陵

(1). 明太祖 陵,在今 南京市 東北 鍾山 南面。 明 初置衛守護,故其地名 孝陵衛 。《明史·太祖紀三》:“辛卯,葬 孝陵 。諡曰 高皇帝 ,廟號 太祖 。” 清 趙翼 《過前明故宮基》詩:“ 孝陵 靈爽如重過,應有滄桑涕淚流。”

(2).借指 明太祖 朱元璋 。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序》:“ 孝陵 之澤,三百年而終斬乎?”

(3). 清世祖 陵,在今 河北省 遵化縣 昌瑞山 主峰南麓。

培養

(1) 以適宜的條件促使其發生、成長和繁殖

培養人才

(2) 培育

培養細菌

瓜蔓

瓜類植物的莖。形容曲折糾結

牽連

(1) 關聯

他與這筆買賣有牽連

(2) 連線;聯繫

南北的居民保持著一線牽連

(3) 株連;連累

牽連佐證法所不及者。——清· 方苞《獄中雜記》

(4) 留連;牽掛

奴去也,莫牽連。——《紅樓夢》

(5) 拖延

牽連久不解。——唐· 杜牧《雪中書懷》

慘酷

極其殘酷;極其刻薄。《史記·酷吏列傳論》:“其廉者足以為儀表……雖慘酷,斯稱其位矣。”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其為政也……或苛猛慘酷,或純威無恩。”《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二年》:“自今士卒有犯,並依軍法,不得剜眼、刳心,過為慘酷。”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史金吾》:“﹝少婦﹞比至,則姿既寢陋,篋復蕭條,日夕恣睢駡詈,馭下尤慘酷。”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日本 的貓善於成精,傳說中的‘貓婆’,那食人的慘酷確是更可怕。”

節烈

(1) 舊時指守節或殉節的婦女

(2) 貞烈,剛正

忠純

忠誠純正。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侍中侍郎 郭攸之 、 費禕 、 董允 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舊唐書·忠義傳下·盧奕》:“先黃門以直道佐時, 奕 嗣之以忠純,可謂遵業。” 宋 曾鞏 《賀韓相公赴許州啟》:“忠純之操,簡注於三朝;愷悌之風,儀刑於四海。”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保路運動·四川鐵路案檔案》:“伏念職弟 端錦 ,天性孝友,制行忠純。”

鐵心

(1) 喻指下定決心

鐵心復仇

(2) 比喻心志堅貞不變,不為感情所動

鐵心人

貞實

(1).忠信誠實。《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韋康 為 涼州 ” 裴松之 注引 晉 摯虞 《三輔決錄注》:“昨日 仲將 又來,懿性貞實,文敏篤誠,保家之主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京兆府解送》:“仍期集人事,貞實之士不復齒,所以廢置不定,職此之由。”

(2).指忠信誠實之士。《舊唐書·衛次公傳》:“尋知禮部貢舉,斥浮華,進貞實,不為時力所搖。”

(3).真實。 南朝 梁簡文帝 《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於是標撮領會,商搉異端,刪夷浮詭,搜聚貞實,造百有二品。”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凡今之為史而載文也,苟能撥浮華,採貞實,亦可使夫雕蟲小技者,聞義而知徙矣。”一本作“ 真實 ”。 章炳麟 《排滿平議》:“此貞實切事之主義,所以異於誇大殉名之主義矣。”

(4).常青植物的果實。 南朝 宋 謝惠連 《仙人草贊》:“春穎其苗,夏秀其英,秋有貞實,冬無雕色,可謂貫四時而不改者也。”

絕倫

絕群。同類中無可比擬者;獨一無二的;沒有可以相比的

靜者多心妙,先生藝絕倫。——杜甫《寄張十二山人彪》

絕倫超奇

潛德

謂不為人知的美德。 漢 劉歆 《遂初賦》:“□幽潛德,含理神兮。” 宋 薛季宣 《答陳同甫書》:“發潛德之幽光,某愧焉多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固由聖主名臣表揚潛德,而 忠端 靈爽至於三百年後,猶足以感天地而動風雨。”

幽光

(1).潛隱的光輝。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誅姦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振宣幽光,激勵頽俗。” 明 李東陽 《雷公峽二十韻》:“有筆贊幽光,茲言敢終納。” 清 龔自珍 《懺心》詩:“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復,發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隱 《燕台》詩之一:“今日東風自不勝,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脫離 * 以後》八:“街頭巷口泛著一種形容不出來的恬靜的幽光,人到這兒,就好像魂游太虛之府。”

成仁取義

為正義事業而犧牲。《宋史·文天祥傳》:“ 天祥 臨刑殊從容……其衣帶中有贊曰:‘ 孔 曰成仁, 孟 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媿。’”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雖先後不同,其成仁取義則一也。”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一:“ 興祖 以一官一邑,成仁取義,得力於義方之訓深矣。”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惇史

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記錄。《禮記·內則》:“凡養老,五帝憲,三王有乞言。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有善則記之為惇史。” 孔穎達 疏:“言老人有善德行則紀録之,使眾人法則,為惇厚之史。”《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乞言納誨,著在惇史。”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聖上嘉其動而中禮,乃命宰臣採其元功,傳於惇史。” 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六:“摒擋篋箱留諫草,欲令惇史記 唐堯 。”

重新

(1)

(2) 再一次

(3) 從頭再開始

詩詞推薦

命議謚前明靖難殉節諸臣詩以志事原文_命議謚前明靖難殉節諸臣詩以志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