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亂羊城寄塗探花

作者:伍敬 朝代:明代

避亂羊城寄塗探花原文

一從鋒火照征衣,幾處移家獨掩扉。

囊篋蕭條吟草在,關河牢落故人稀。

朝來遠堠猶傳箭,春盡邊城未解圍。

回首動驚親舍遠,幾時孤棹向南歸。

詩詞問答

問:避亂羊城寄塗探花的作者是誰?答:伍敬
問:避亂羊城寄塗探花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避亂羊城寄塗探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2. 清趙天錫編《寧陽詩存》卷一

參考注釋

一從

(1).全都服從。《韓非子·揚權》:“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萬民一從。” 陳奇猷 集釋:“一從猶言皆從也。”

(2).一概聽從或遵從。《晉書·盧志傳》:“陛下今日之事,當一從右將軍。”《晉書·成恭杜皇后傳》:“今山陵之事,一從節儉,陵中唯潔掃而已,不得施塗車芻靈。”

(3).完全聽任。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敧斜。” 元 喬吉 《即事》曲:“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

(4).自從。 唐 王昌齡 《寄穆侍御出幽州》詩:“一從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萬里長。” 宋 王安石 《少年見青春》詩:“一從鬢上白,百不可見喜。”《紅樓夢》第六八回:“妹子年輕,一從到了這裡,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 毛 * 《和郭沫若同志》詩:“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鋒火

烽火,戰火。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金川之戰》:“諸將身蹈鋒火,總兵 任舉 、副將 買國良 殲焉。”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參 《南樓送衛憑》詩:“應須乘月去,且為解征衣。” 宋 劉儗 《訴衷情》詞:“征衣薄薄不禁風,長日雨絲中。” 清 孫枝蔚 《出門》詩:“凍樹鷄鳴早,征衣燭滅遲。”

(2).出征將士之衣。 唐 趙嘏 《送李裴評事》詩:“塞垣從事識兵機,只擬平戎不擬歸。入夜笳聲含白髮,報秋榆葉落征衣。” 宋 司馬光 《出塞》詩:“霜重征衣薄,風高戰鼓鳴。” 清 顧炎武 《贈朱監紀四輔》詩:“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

(3).泛指軍服。 續範亭 《壽徐老》詩之三:“粗布征衣常補綻,自煮瓜果充糧食。”

移家

搬家;遷移住地。 唐 白居易 《移家》詩:“移家入新宅,罷郡有餘貲。” 宋 姜夔 《鷓鴣天》詞:“移家逕入 藍田縣 ,急急船頭打鼓催。” 清 閻爾梅 《山中答友人》詩:“中原離亂歲雲徂,日日移家家漸無。”

囊篋

(1).猶囊笥。古代讀書人多用以裝書籍文稿,故亦借指書籍。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用使後之學者,坐披囊篋,而神交萬古;不出戶庭,而窮覽千載。” 宋 蘇軾 《游寶雲寺得唐彥猷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書一絕句因和其韻作兩首送之且歸其書唐氏》之一:“清詩不敢私囊篋,人道黃門有父風。”

(2).袋子與箱子。 明 高明 《琵琶記·義倉賑濟》:“媳婦,你衣衫盡解典,囊篋已罄然。”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官檢所遺囊篋,得松脂戲衣之類。”

蕭條

經濟成長退縮

經濟蕭條

吟草

詩稿。 明 姚舜牧 撰《樂陶吟草》三卷。 丘逢甲 《嶺雲海日樓詩鈔·選外集》有詩題曰:“ 滋膺 同年以《吟草偶存》及《西樓吟集》見示,題此歸之。”

關河

關塞;關防。泛指山河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宋· 柳永《八聲甘州》

牢落

(1).猶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蕪貌。《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爛熳遠遷。” 李善 註:“牢落陸離,羣奔走也。牢落,猶遼落也。” 晉 左思 《魏都賦》:“ 伊 洛 榛曠, 崤 函 荒蕪, 臨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韓愈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詩:“天星牢落雞喔咿,僕夫起餐車載脂。” 唐 羅鄴 《僕射陂晚望》詩:“田園牢落東歸晚,道路辛勤北去長。” 清 李重華 《擬魏武帝紀行》:“ 秦 原莽牢落,空舍無炊煙。”

(2).孤寂;無聊。 晉 陸機 《文賦》:“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唐 張九齡 《自彭蠡湖初入江》詩:“牢落誰相顧,逶迤日自愁;更將心問影,於役復何求?”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序》:“出京南來,避地 江 左,情緒牢落,漸入桑榆。”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三折:“ 樂天 久居江鄉,牢落殊甚,下官常切懷抱。” 清 陳學洙 《與繆天自夜話》詩:“牢落蕭齋病後身,燈前款款話相親。”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傳箭

(1).傳遞令箭。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起兵令眾,以傳箭為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詩:“ 青海 無傳箭, 天山 早掛弓。” 仇兆鰲 注引 趙汸之 曰:“外寇起兵,則傳箭為號。”《新五代史·霍彥威傳》:“夷狄之法,起兵令眾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於上也。”

(2).引申為傳令。 清 吳偉業 《遇南廂園叟感贈》詩:“大軍從北來,百姓聞驚惶。下令將入城,傳箭需民房。”

(3).報時。古用銅壺滴漏計時,看水平面箭上的刻度,即知時刻。《西遊記》第二回:“山中又沒支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定。”

春盡

(1).春去,春天結束。《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漢 何休 註:“金主芟艾,而正以春盡木火當燃之際,舉此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唐 柳宗元 《別舍弟宗一》詩:“ 桂嶺 瘴來雲似墨, 洞庭 春盡水如天。”《遼史·營衛志中》:“弋獵網鉤,春盡乃還。”

(2).謂青春逝去或容顏衰減。 明 高啟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詩:“閉門春盡無人問,縞袂春裙不理妝。”

邊城

臨近邊界的城市

解圍

(1) 解除包圍或圍困

(2) 幫助某人擺脫尷尬的場面

幸虧她替我解了圍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幾時

什麼時候,哪一天

你幾時來

孤棹

亦作“ 孤棹 ”。獨槳。借指孤舟。 唐 長孫佐輔 《杭州秋日別故友》詩:“獨隨孤櫂去,何處更同衾。” 宋 徐鉉 《送黃秀才姑熟辟命》詩:“水雲孤棹去,風雨暮春寒。” 明 姚潛 《葉南屏田梅岑攜樽過訪同家舒恭侄賦》詩:“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後聽。” 柳亞子 《為香凝先生題畫》詩:“緣溪孤櫂夷猶去,人與歸鴉共渺綿。”

詩詞推薦

避亂羊城寄塗探花原文_避亂羊城寄塗探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