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怡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靜怡軒原文

插架有書函,與稽夙所耽。

心怡非外騖,神靜得深探。

元化化無跡,熙春春未酣。

棚梅不攻火,發卻後江南。

詩詞問答

問:靜怡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靜怡軒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靜怡軒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四

2. 庭前梅樹二株不事薰?祗以?棚護之已蓓蕾而未花

參考注釋

插架

圖書館將書刊放於藏書架上

插架的外文書有609部

書函

(1) 書信

書函往來

(2) 書套

外騖

(1).謂流溢於外。 宋 蘇軾 《天慶觀乳泉賦》:“凡水之在人者,為汗,為涕,為洟,為血,為溲,為淚,為涎,為沫。此數者,皆水去人而外騖,然後肇於有物,皆鹹而不能返,故鹹者九而甘者一。”

(2).謂別有追求,心不專。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一》:“惟本原盛大者,能時措出之而不窮,故君子務本,專用力於德性而不敢外騖。”

化化

化其所化。猶言感化外物。《文子·守真》:“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不達此道者,雖知統天地,明照日月,辯解連環,辭潤金石,猶無益於治天下也。”《列子·天瑞》:“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張湛 註:“不生者固生物之宗,不化者固化物之主。”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庭戒諸兒》:“吾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然其清浄可以治人。”

迭音後綴。用來加強語氣。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冷化化的那裡尋去?” 元 無名氏 《獨角牛》第二折:“羞人化化的,怎么叫!”

無跡

亦作“ 無跡 ”。沒有蹤影;沒有痕跡。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無跡,天工罕代。”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下》:“﹝ 李惠登 ﹞為政清浄無跡,不求人知。”

見“ 無跡 ”。

熙春

(1) 明媚的春天

(2) 同“熙春茶”

卻後

亦作“卻後”。猶過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假譎》:“卻後數日,公報姑云:‘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壻身名宦,盡不減 嶠 。’”《百喻經·婆羅門殺子喻》:“時諸世人卻後七日聞其兒死,鹹皆嘆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若鞠闍國》:“卻後七日,當還本生。”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詩詞推薦

靜怡軒原文_靜怡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