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朔日作原文
七朝連霽已愜心,一日究晴尤稱志。
雖時聚散有雲作,卻是疏朗無雨意。
然而踟躕惕不寧,夕陽碧宇暉天際。
幸符農諺望秋成,始得拈毫吟七字。
詩詞問答
問:六月朔日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六月朔日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八十二
2. 去聲
參考注釋
愜心
稱心;快意
天下莫不愜心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眥睚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一日於驢上。——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一天,一晝夜
一日之內。——唐·杜牧《阿房宮賦》
常如一日。——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奉一日歡。——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聚散
會聚與分散
人生聚散無常
疏朗
亦作“疎朗”。亦作“踈朗”。1.開闊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 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鬚長四尺,甚有威望。”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邈哉 崔生 ,體正心直。天骨踈朗,牆宇高嶷。忠存軌跡,義形風色。”《晉書·王敦傳》:“ 敦 眉目疏朗,性簡脫,有鑒裁。”《舊唐書·良吏傳下·張知謇》:“儀質瓌偉,眉目疏朗,曉於玄理,清介自守。” 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許縹緲而娉姈。”
(2).俊爽;爽朗。《晉書·桓玄傳》:“及長,形貌瓌奇,風神疏朗,博綜藝術,善屬文。”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語遠……疎朗者語暢,沉著者語深。”
(3).指文氣豪放。 繆荃蓀 《宋元詞四十家序》:“其論 南 宋 詞人, 姜 張 並舉……又論 長公 疏朗, 稼軒 沉雄。”
(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又有瑟瑟幕……輕明虛薄,無以為比,向空張之,則疎朗之紋,如碧絲之貫真珠,雖大雨暴降,不能溼溺,雲以鮫人瑞香膏傅之故也。”一本作“踈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五》:“有堂三楹橫其前,下臨絶壁。其堂窗櫺疎朗,如浮坐雲端,可稱幽爽。”
(5).淡雅清朗。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鮑楷 ﹞畫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潤,得古人意。”
雨意
將要下雨的景象
天低雲暗,雨意濃密
然而
從另一方面來說——表示轉折關係
樂曲終止了,然而無人離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間。——清· 袁枚《祭妹文》
踟躕
(1)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搔首踟躕。——《詩·邶風·靜女》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樂府《陌上桑》
踟躕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不寧
不安定;不安寧。《禮記·月令》:“﹝季秋之月﹞行冬令,則國多盜賊,邊竟不寧,土地分裂。” 明 方孝孺 《茹荼齋記》:“是以自忽忽而不寧,食入口而不知其甘。” 戴望舒 《靜夜》詩:“你哭泣嚶嚶地不停,我心頭反覆地不寧。”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碧宇
(1).青天。 元 陳樵 《夜闌曲》:“碧宇星迴夜漫漫,靈蕪煙暖重熏薦。”
(2).指華美的建築物。 元 吳萊 《雙林寺觀傅大士頂相舍利及耕具故物》詩:“青檮並聳碧宇上,落葉散到人家村。”《歧路燈》第七回:“這一路紺宮碧宇,古柏虬松,亦復不少,煞是好看。”
天際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農諺
1.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生產經驗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對於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秋成
(1).秋季成熟。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寧為天覆地長,復與雨露相滋,秋成春發,必如暄寒無爽。”
(2).收穫;收成。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元史·李元禮傳》:“時當盛夏,禾稼方茂,百姓歲計,全仰秋成,扈從經過,千乘萬騎,不無蹂躪。”《醒世姻緣傳》第三一回:“這秋成的時候尚且如此,若到了冬春,這些飢民若不設法救濟,必定半個不存。”
(3).指秋季成熟的莊稼。 隋 李播 《周天大象賦》:“薦秋成於八穀,務春採於扶筐。”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復之 ( 胡復之 )有莊,與 馬士英 之莊鄰,田甚腴。 士英 令其子以三千金強買之……未幾國變,田仍歸 胡 ,官價半原值耳,田中秋成已熟, 馬氏 之工本也。”
拈毫
見“ 拈毫弄管 ”。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