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原文
威紆屏障遠峰連,納稼村村薄有年。
二百程途九秋景,兩行楊柳一衢煙。
林疏日色來山外,葉墮風聲到馬前。
西望鼎湖白雲表,憑輿曷勝意酸然。
詩詞問答
問:即景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即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即景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
參考注釋
威紆
綿延曲折貌。《文選·謝朓<郡內登望>詩》:“威紆距遙甸,巉嵒帶遠天。” 李善 註:“威紆,威夷紆餘,流長之貌也。” 隋 江總 《入攝山棲霞寺》詩:“行行備履歷,步步憐威紆。” 北周 王褒 《長安有狹斜行》:“威紆狹邪道,車騎動相喧。” 唐 王勃 《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閭閻四會,亭障威紆。”
屏障
(1).亦作“ 屏鄣 ”。屏風。《晉書·阮籍傳》:“ 籍 乘驢到郡,壞府舍屏鄣,使內外相望,法令清簡。”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一折:“小姐,佳人才子為甚都上屏障,非同容易也呵!” 明 劉基 《發普濟過明覺寺至深居記》:“諸峯鹹外列如屏障,故寺高不露。”參見“ 屏風 ”。
(2).泛指遮蔽、阻擋之物。 唐 李山甫 《山中依韻答劉書記見贈》:“野寺連屏障,左右相裴回。”《明史·王復傳》:“險隘俱在內地,而境外乃無屏障,止憑墩堡以守。” 艾青 《在浪尖上》詩:“他是一架大山--敵人難於逾越的屏障。”
保護,遮蔽。 明 朱有燉 《風月牡丹仙》第三折:“從今俺皆尊讓牡丹仙,願情在他四圍屏障奉侍他也。” 楊朔 《洗兵馬》卷上一:“山頭上長滿赤松、杉松、落葉松,莽莽蒼蒼的,是屏障 南韓 的一道險要門戶。”
有年
經過很多年
從業有年
業是有年。——明· 劉基《賣柑者言》
如是者亦有年。——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程途
(1).路程。 唐 韓偓 《見別離者因贈之》詩:“白髭兄弟中年後,瘴海程途萬里長。”《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我們只好去罷,不要擔悞了程途。”《清史稿·刑法志二》:“ 乾隆 八年,刑部始纂輯《三流道里表》……按計程途,限定地址,逐省逐府,分別開載。”
(2).道路;途徑。 前蜀 石恪 《贈雷殿直》詩:“ 衡陽 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 宋 范仲淹 《游廬山作》詩:“ 五老 閒遊倚舳艫,碧梯嵐逕好程途。” 嚴復 《穆勒<名學>按語》:“ 穆勒 言成學程途,雖由實測而趨外籀,然不得以既成外籀,遂與內籀無涉。”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緒言:“ 王弼 《周易略例》, 杜元凱 《春秋釋例》,下逮《史通削繁》、《文心雕龍》之類,辨別各籍性質,指示用功程途,類於現今教授各論。”
秋景
(1) 秋季的景致
(2) 秋熟農作物的收成情況
兩行
(1). 莊子 謂不執著於是非的爭論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為“兩行”。《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郭象 註:“任天下之是非。”
(2).兩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詩·周南關雎詁訓傳》 唐 陸德明 題註:“故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義,所以兩行。”
(3).兩者一起施行、實行。《新唐書·呂諲傳》:“始在 河西 ,悉知諸將能否,及為尹,奏取材者數十人總牙兵,故威惠兩行。”
楊柳
(1) 楊樹和柳樹的合稱
(2) 專指柳樹
楊柳岸曉風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3) 古曲名,即“折楊柳”
羌笛何須怨楊柳。——唐· 王之渙《涼州詞》
日色
陽光
日色不早了,快點趕路吧
山外
(1). 太行山 以東地區。 戰國 時泛指 秦 以外的六國地區。《文選·潘岳<西征賦>》:“有噤門而莫啟,不窺兵於 山 外。” 李善 注引《戰國策》:“ 范雎 謂 秦王 曰, 秦 今反閉關,而不敢窺兵於 山 東者, 穰侯 為國謀不忠,大王計有所失也。”
(2).山的外邊。 唐 張說 《侍宴蘘荷亭應制》詩:“山外聞簫管,還如天上逢。” 宋 林升 《西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 歌舞幾時休?”
(3).佛教天台宗山外宗的省稱。參見“ 山家宗 ”。
風聲
傳出來的訊息
風聲很緊
走漏風聲
馬前
(1).馬的前面。《禮記·曲禮上》:“僕執策立於馬前。”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2).戲曲術語。同“ 馬後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減少唱詞、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壓縮演出時間。 汪曾祺 《雲致秋行狀》:“他好說話,後台囑咐‘馬前’,他就可以掐掉幾句;‘馬後’,他能在台上多繃一會。”
鼎湖
(1).地名。古代傳說 黃帝 在 鼎湖 乘龍升天。 唐 顧況 《相和歌辭·短歌行》:“ 軒轅 皇帝初得仙, 鼎湖 一去三千年。” 明 夏完淳 《北風行》:“ 鼎湖 不見飛蒼龍,阿閣何時棲赤鳳。”
(2).借指帝王。《陳書·沉炯傳》:“臣聞 喬山 雖掩,鼎湖之靈可祠。” 清 吳偉業 《圓圓曲》:“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3).指帝王崩逝。《周書·靜帝紀》:“先皇晏駕,萬國深鼎湖之痛,四海窮遏密之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盼望,兵燹難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劍無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賀當陽。” 柳亞子 《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曆皇帝殉國紀念節也前十數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賦此》詩:“赤縣重開新日月,鼎湖遺恨舊風雷。”
(4).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 武帝 廣開 上林 ,南至 宜春 鼎湖 。”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 鼎湖宮 ,《黃圖》以為在 藍田 。”《漢書·揚雄傳》作“鼎胡”。《三輔黃圖·甘泉宮》:“ 鼎湖宮 ,在 湖城縣 界…… 漢武帝 於此建宮。”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曷勝
何勝。用反問語氣表示不勝。《續資治通鑑·元仁宗延祐六年》:“朕與卿等居暖室,宗戚、昆弟遠戍邊陲,曷勝其苦!”
酸然
(1).小雨貌。 宋 劉弇 《走筆答郭子隆句稽》詩:“酸然梅雨天,煩襟斗湔浣。”
(2).悽然,悲傷。《晉書·殷仲堪傳》:“﹝ 仲堪 ﹞將之任,又詔曰:‘卿去有日,使人酸然。’” 宋 陸游 《送子虡赴金壇丞》詩:“平生知幾別,此別益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