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陰陰火樹滿天秋,風雨誰堪秉燭游。
笑我孤吟偏不韻,憐君獨醉更多愁。
三生意氣何青眼,一夜相思幾白頭。
願得來春燈市里,長安同上酒家樓。
詩詞問答
問:《元宵風雨寄懷小有(次賈襄一韻)·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申佳允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陰火
(1).海中生物所發之光。 晉 王嘉 《拾遺記·唐堯》:“ 西海 之西,有 浮玉山 。山下有巨穴,穴中有水,其色若火,晝則通曨不明,夜則照耀穴外,雖波濤瀼盪,其光不滅,是謂‘陰火’。” 唐 法振 《送褚先生海上尋封鍊師》詩:“明珠漂斷岸,陰火映中流。” 清 錢謙益 《丁亥夏題海釣鰲圖》詩之三:“陰火初銷黑浪遲,投竿錯餌自逶迤。”
(2).燐火。俗稱鬼火。 唐 竇庠 《夜行古戰場》詩:“泉冰聲更咽,陰火燄偏青。” 元 韓性 《題龔翠岩中山出遊圖》詩:“空山無人日昏黃,迴風陰火隨幽篁。”
(3).地火;地熱。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陰火煮玉泉,噴薄漲巖幽。” 仇兆鰲 註:“《博物志》:凡水源有硫磺,其泉則溫,故云陰火若煮。” 唐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詩:“颶風晴汩起,陰火暝潛燒。”
(4).喻兩物相撞擊時濺出的物體碎屑。因其狀如迸射之火花而實際上無火,故稱。 宋 范成大 《愛雪歌》:“長篙斲冰陰火迸,玉版破碎凝不流。”
(5).中醫學名詞。指肝腎的虛火。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主治·火熱》:“黃芪,瀉陰火,補元氣,去虛熱。”
滿天
充滿或布滿天空,形容數量多
滿天星斗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誰堪
怎能忍受。 唐 王昌齡 《萬歲樓》詩:“誰堪登望雲煙里,向晚茫茫發旅愁。”
秉燭
謂持燭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漢中漾舟》詩:“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宋 梅堯臣 《送道損司門》詩:“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室,秉燭看書。”《紅樓夢》第一一四回:“丫頭秉燭伺候。”
孤吟
獨自吟詠。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二:“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唐 鄭巢 《泊靈溪館》詩:“孤吟疏雨絶,荒館亂峯前。” 宋 楊萬里 《夜雨》詩:“寒夜耿難曉,孤吟悄無儕。”
不韻
(1).不風雅;不風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支道林 常養數匹馬,或言道人畜馬不韻, 支 曰:‘貧道重其神駿。’”《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眾人齊笑道:‘對此好花明月,美酒清歌,真乃賞心樂事,有何不美?卻恁般淒楚,忒煞不韻!’” 清 王韜 《淞隱漫錄·馮佩伯》:“當佳景,對妙人,何不領略清光,共訴素心,乃必強掉文袋,徵經據典,搜尋枯腸,抑何不韻乃爾。”
(2).不押韻,失韻。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殆由史野異製,工拙殊科,故器或無銘,銘或不韻。”
獨醉
獨自酒醉。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三:“一士長獨醉,一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南史·謝譓傳》:“﹝ 譓 ﹞有時獨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唯獨明月。’” 唐 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詩:“偶游難得伴,獨醉不成狂。” 元 仇遠 《醉醒吟》:“或雲酒是忘憂物,醉鄉別有一天地……獨醒獨醉豈多得,眾醒獨醉堪一喟。”
多愁
常憂愁。 唐 戴叔倫 《江上別張歡》詩:“長醉非關酒,多愁不為貧。” 宋 王禹偁 《遣興》詩:“百年身世片時間,況是多愁鬢早斑。”
三生
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世說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白居易《贈張處士山人》
三生有幸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死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得來
覓得,求得。《公羊傳·隱公五年》“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漢 何休 註:“登讀言得來。得來之者, 齊 人語也, 齊 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經·見水底金影喻》:“其父覓子,得來見子,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睏如是?’”
助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出現某種結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女孩兒諕得來一團兒顫。”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愁得來陡峻,瘦得來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樂得養尊處優,胖得來,實在連走路都很艱難了。”參見“ 得 ”。
春燈
(1).春夜的燈。 唐 杜甫 《船上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詩:“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 唐 李群玉 《長沙紫極宮雨夜愁坐》詩:“春燈含思靜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2).特指元宵花燈。 唐 王維 《同楊員外十五夜遊有懷靜者季》詩:“由來月明如白日,共道春燈勝百花。” 清 英夢堂 《游揚州僧寺》詩:“書生自笑酸寒甚,不看春燈看佛燈。”
市里
(1).街市里巷。《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或皆騎出入市里郊野,遠至旁縣。”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市里寒人,必知名數,雨雪凍仆,計口與錢米。” 清 唐甄 《潛書·守賤》:“吾為貧而仕,為知縣十月而革為民,吾猶是市里山谷之民也。”
(2).市制長度單位。一千五百市尺為一里,合五百米,通稱里。
長安
長安地名始於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陝西西安一帶
同上
(1) 指與前面所提及的事物相同
同上所述
(2) 一同上場
酒家
(1) 舊稱酒肆或酒店,現在用作飯館名稱
(2) 酒保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元宵風雨寄懷小有(次賈襄一韻)·其二原文_元宵風雨寄懷小有(次賈襄一韻)·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