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其二原文
曀曀長空蔽夕雲,杖藜徙倚莫江濱。
孤城風土偏愁客,別岸煙埃欲污人。
謾說一言能悟漢,久疑三戶解亡秦。
風饕雪虐鑾輿地,湖海無能泣病臣。
詩詞問答
問:即事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即事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即事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曀曀
陰沉昏暗貌。《詩·邶風·終風》:“噎噎其陰,虺虺其靁。” 朱熹 集傳:“噎噎,陰貌。” 南朝 宋 鮑照 《學劉公幹體》詩之二:“曀曀寒野霧,蒼蒼 陰山 栢。” 南朝 梁 周興嗣 《答吳筠》詩之二:“曀曀夕雲起,落落曉星沉。”
長空
寬廣高遠的天空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 * 《蝶戀花·答李淑一》
遨遊長空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雲溪,勁節奇文勝杖藜。”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青青杖藜。”
徙倚
徘徊;流連不去
獨徒倚以仿徉。——《楚辭·哀時命》
徙倚久之。——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孤城
(1).孤立無援的城。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獨守,六年不下。” 晉 潘岳 《馬汧督誄》:“ 敦 固守孤城,獨當羣寇,以少御眾,載離寒暑。”《舊唐書·忠義傳下·張巡》:“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測;有時一道防線,一個孤城能支持半年六個月。”
(2).邊遠的孤立城寨或城鎮。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四:“ 青海 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 玉門關 。” 唐 王之渙 《涼州詞》之一:“ 黃河 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宋 陸游 《過廣陵吊張才叔諫議》詩:“春風疋馬過孤城,欲弔先賢淚已傾。” 毛 * 《臨江仙》詞:“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捲孤城。”
風土
指風俗習慣與地理環境等
愁客
指旅人。旅人多鄉愁,故稱。 唐 王昌齡 《潞府客亭寄崔鳳童》詩:“秋月對愁客,山鐘搖暮天。” 唐 孟郊 《春愁》詩:“春物與愁客,遇時各有違。”
煙埃
亦作“煙埃”。1.塵埃;灰燼。 唐 李白 《望黃鶴山》詩:“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 宋宣獻 兼有 畢文簡 、 楊文莊 二家之書,不減中秘,而 元符 中盪為煙埃。” 魯迅 《書信集·致韋素園》:“試看新的文藝和在壓制者保護之下的狗屁文藝,誰先成為煙埃。”
(2).指雲煙霧氣。 宋 丘崈 《沁園春》詞之一:“登山臨水,驚心節物,極目煙埃。”
(3).烽煙和戰塵。喻戰亂。 唐 岑參 《北廷北樓呈幕中諸公》詩:“上將新破胡,西郊絶煙埃。” 前蜀 杜光庭 《賀黃雲表》:“授律則南摧醜蜒,鑿門則北掃煙埃。”
謾說
猶休說。 唐 王昌齡 《九日登高》詩:“謾説 陶潛 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宋 周邦彥 《宴清都》詞:“賓鴻謾説傳書,算過盡、千儔萬侶。”《水滸傳》第七六回:“休誇八陣成功,謾説《六韜》取勝。”
一言
(1).一個字。《論語·衛靈公》:“ 子貢 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漢 班固 《 * 通·謚篇》:“謚或一言或兩言,何?文者以一言為謚,質者以兩言為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
(2).一句話;一番話。《書·立政》:“時則勿有間之,自一話一言。我則末惟成德之彥,以乂我受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懷》詩:“ 季布 無二諾, 侯嬴 重一言。”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孫炳華 《重賞之下》三:“ 林啟達 每天都要到車間轉轉,到工具機邊上看看,一言不發,看一會就走。”
(3).謂陳述一次。《穀梁傳·昭公四年》:“ 慶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語·屈節解》:“遽發所愛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單父 非吾有也,從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決為之,五年一言其要。’”
(4).眾口一詞。《韓非子·內儲說上》:“今 魯國 之羣臣以千百數,一言於 季氏 之私。”
三戶
(1).三戶人家。極言人數之少。《史記·項羽本紀》:“自 懷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憐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 楚 雖三戶,亡 秦 必 楚 也。’” 裴駰 集解引 臣瓚 曰:“ 楚 人怨 秦 ,雖三戶猶足以亡 秦 也。”一說,指 楚 之 昭 、 屈 、 景 三大姓。見 司馬貞 索隱引 韋昭 說。後人多指“三戶人家”。 唐 李商隱 《楚宮》詩:“但使故鄉三戶在,綵絲誰惜懼長蛟?” 明 高啟 《次韻過建平縣》:“縣雖三戶小,地僻罷兵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當 吳三桂 拒命之時,彼已手戮 桂王 ,斷不得稱 楚 之三戶。” 柳亞子 《贈李瑞熙》詩:“袖底 田郎 詩讖壯,好憑三戶趕豺狼。”
(2).地名。在今 河南 淅川縣 境。《左傳·哀公四年》:“ 蠻子 聽卜,遂執之,與其五大夫,以畀 楚 師於 三戶 。” 杜預 註:“ 三戶 ,今 丹水縣 北 三戶亭 。”
(3).古 漳水 上的一個渡口。在今 河北 磁縣 境內。《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 使 蒲將軍 日夜引兵度 三戶 ,軍 漳 南,與 秦 戰,再破之。”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 漳水 津也。’ 張晏 曰;‘ 三戶 ,地名,在 梁淇 西南。’ 孟康 曰:‘津峽名也,在 鄴 西三十里。’”
風饕
謂風狂暴。 清 錢謙益 《送陳生昆良南歸》詩:“席帽疲驢問牖城,風饕雪虐淚縱橫。”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致趙秋舲書》:“風饕兼雪虐,未嘗逢雨師。”
鑾輿
皇帝的車駕。也叫鑾駕
迎鑾輿到許都
湖海
(1).湖泊與海洋。《南齊書·王敬則傳》:“ 會 土邊帶湖海,民丁無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韋應物 《登重玄寺閣》詩:“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統志·應天府·形勝》:“ 長江 千里,險過湯池,外連 江 淮 ,內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頎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詩:“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萊 書。”《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人雖在湖海飄零,自信有此絶藝,不甘輕配凡女。” 郁達夫 《乘車赴東京過天龍川橋》詩:“十年湖海題詩客,依舊青衫過此橋。”
(4).指浪跡江湖,不與朝政。 清 陳濟生 《懷友》詩:“頗憶 元龍 久湖海,近來風雅復何如?”
無能
毫無能力
腐敗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