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縣行宮晚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

清河橋過換乘車,□里狐奴路匪賒。

欣看綠雲麥抽穎,未飛白雪柳蛻芽。

行宮蒞止餘幾暇,疆吏宣傳問政差。

卻憶韓非有良喻,不能委法治三家。

詩詞問答

問:順義縣行宮晚坐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順義縣行宮晚坐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順義縣行宮晚坐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八

2. 柳薰黃即生芽芽成殼蛻落後方飛絮而葉齊

參考注釋

河橋

(1).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 之間 黃河 上。 戰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於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橋 。” 張守節 正義:“此橋在 同州 臨晉縣 東,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橋 也。” 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昭襄王 始作 河橋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貴德縣 南 黃河 上。《後漢書·西羌傳·滇良》:“﹝ 貫友 ﹞遂夾 逢留大河 築城塢,作大航,造 河橋 ,欲度兵擊 迷唐 。”後 吐谷渾 、 吐蕃 皆建橋於此。

(3).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縣 西南、 孟津縣 東北 黃河 上。 晉 泰始 中 杜預 以 孟津 渡險,始建浮橋於 富平津 ,世稱 河橋 。 唐 通稱 河陽橋 。《晉書·杜預傳》:“ 預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 河橋 於 富平津 。”《周書·晉盪公護傳》:“從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農 ,破 沙苑 、戰 河橋 ,並有功。”

(4).橋樑。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河橋兩岸,臨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一:“河橋酒斾風軟,候舘梅花雪嬌。”《豆棚閒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路出山塘景漸佳,河橋楊柳暗藏鴉。”

乘車

(1).安車。《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使御廣車而行,己皆乘乘車。” 杜預 註:“乘車,安車。”

(2).古代行喪葬禮所用的魂車。《儀禮·既夕禮》:“陳明器於乘車之西。”《儀禮·既夕禮》:“薦車直東榮北輈。” 鄭玄 註:“薦,進也。進車者,象生時將行陳駕也。今謂之魂車。” 胡培翬 正義:“案車即下記乘車、道車、稾車也。以生時將行陳駕,故進此車於庭而陳之,象生時也。此車平日所乘,靈魂憑之,故謂之魂車。”

綠雲

比喻女子黑而長的頭髮: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借指年輕女子:雪鬢蒼蒼配綠雲。

飛白

(1).亦作“ 飛白書 ”。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 東漢 靈帝 時修飾 鴻都門 ,匠人用刷 * 的帚寫字, 蔡邕 見後,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 漢 魏 宮闕題字,曾廣泛採用。 唐 張懷瓘 《書斷》上:“飛白者, 後漢 左中郎將 蔡邕 所作也。 王隱 、 王愔 並云:飛白變楷製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徑丈,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 唐 李綽 《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 蔡邕 ,在 鴻門 見匠人施堊箒,遂創意焉。”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蕭’字存焉。” 清 趙翼 《王述庵道經毘陵停舟話舊》詩:“焚黃詔特榮先壟,飛白書應起賜樓。”

(2).中國畫中一種枯筆露白的線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 顧長康 好寫起人形,欲圖 殷荊州 。 殷 曰:‘我形惡,不煩耳。’ 顧 曰:‘明府正為眼爾,但明點童子,飛白拂其上,使如輕雲之蔽日。’”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仁宗 萬機之暇,無所翫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形物,而點最難工。” 清 錢謙益 《戲題萬戶部小像》詩:“ 荊州 恰好添飛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

(3).修辭學上辭格之一。白,指“白字”,“飛白”就是故意寫白字。是明知其錯而有意仿效的一種修辭方法。

雪柳

(1).落葉灌木。葉子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光澤,花白色,有香氣。供觀賞。也叫過街柳或稻柳。

(2). 宋 代婦女在立春日和元宵節時插戴的一種絹或紙製成的頭花。《宣和遺事》前集:“少刻,京師民有似雪浪,盡頭上戴著玉梅、雪柳、鬧蛾兒。” 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家家點起,應無陸地金蓮;處處安排,那得玉梅雪柳?”

(3).舊時喪家在靈前供奉或出殯時用做儀仗之物。用白紙花連綴成串,掛在木棍上而成。《 * 詞話》第五九回:“須臾,過了五日,到廿七日早辰,雇了八名青衣白帽小童,大紅銷金棺,與旛幢、雪蓋、玉梅、雪柳圍隨,前首大紅銘旌,題著‘西門冢男之柩’。”

行宮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

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登泰山記》

蒞止

來臨。 唐 劉禹錫 《武陵北亭記》:“﹝ 竇公常 ﹞蒞止三月,以碩畫佐元侯平裔夷,降渠魁。”

疆吏

(1).守衛邊疆的小吏。《左傳·桓公十七年》:“於是 齊 人侵 魯 疆,疆吏來告。” 唐 常袞 《加朱希彩幽州管內觀察使制》:“東罷渡 遼 之警,北清戴斗之氣,疆吏緩帶,戎車稅鞅,典從事簡,方面以寧。”

(2).負鎮守一方重責的高級地方官吏。 鄭觀應 《盛世危言·墾荒》:“外如西南 川 、 滇 、 桂 、 粵 之邊境……東南之 臺灣 內山各處,榛蕪未闢,遺利尚多,疆吏漠不關心,動為外人侵佔。” 張難先 《文學社始末》:“社務正突飛猛進中,忽值三月二十九 廣州 失敗,各省疆吏,羣成恐怖時代,防範極嚴,本社常會,亦難召集。” 嚴復 《原強》:“乃內之則殿閣樞府以至六部九卿,外之則洎廿四行省之疆吏,旁皇咨求,卒無一人焉足以勝禦侮折衝之任者。”參見“ 疆臣 ”。

宣傳

向人講解說明,進行教育;傳播,宣揚

宣傳福音

問政

諮詢或討論為政之道。《禮記·中庸》:“ 哀公 問政,子曰:‘ 文 武 之政,布在方策。’” 唐 元結 《欸乃曲》之一:“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 九疑山 。” 陳毅 《沁園春·山東春雪壓境讀毛主席柳亞子詠雪唱和詞有作》詞:“政暇論文,文餘問政,妙句拈來著眼高。”

韓非

(約前280—前233) 戰國末年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出身於韓國貴族,師於荀況,著有《孤憤》、《五蠹》、《說難》等,深受秦王政的重視,並出使秦國,後被李斯等陷害。死於獄中。他吸取當時道、儒、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發展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學說的大成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委法

枉法。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又況委法受賂,侵牟百姓者,往往而是也。”

三家

(1).極言人戶之少。《韓非子·難勢》:“無慶賞之勸,刑罰之威,釋勢委法, 堯 舜 戶説而人辯之,不能治三家。” 宋 陸游 《野意》詩:“隄長逾十里,村小隻三家。”

(2).指 春秋 魯 大夫 孟孫氏 、 叔孫氏 、 季孫氏 。《論語·八佾》:“三家者以《雍》徹。” 朱熹 集註:“三家, 魯 大夫 孟孫 、 叔孫 、 季孫 之家也。”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鄉興賢能論》:“天欲 魯 以 孔子 代三家。”

(3).指 春秋 晉 之三卿 韓 、 趙 、 魏 。《鶡冠子·武靈王》:“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 韓 用此而東分。”《史記·天官書》:“三家分 晉 ,並為戰國。”

(4).指 漢 代傳《詩》的 齊 、 魯 、 韓 三派。《漢書·藝文志》:“ 漢 興, 魯 申公 為《詩》訓詁,而 齊 轅固 、 燕 韓生 皆為之傳……三家皆列於學官。”

(5).指 漢 代傳《尚書》的 歐陽 、 大夏侯 、 小夏侯 三派。《後漢書·劉陶傳》:“ 陶 明《尚書》《春秋》,為之訓詁,推三家《尚書》。” 李賢 註:“三家謂 夏侯建 、 夏侯勝 、 歐陽和伯 也。”

(6).指解說《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三派。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緒言:“於《春秋》,則採三家之精華,斥 安國 之迂謬。”

(7).指古代天文學中的蓋天、宣夜和渾天三種學派。《晉書·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8).指三皇。《後漢書·馬融傳》:“軼越三家,馳騁五帝。” 李賢 註:“三家,三皇也。”

(9).指 夏 、 商 、 周 。 漢 王充 《論衡·正說》:“案《禮》, 夏 、 殷 、 周 三家,相損益之制,較著不同。” 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五代不同禮,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蓋世推移而俗化異也。”參見“ 三代 ”。

詩詞推薦

  • 次韻友人移居二首·其二

    陳鎰元代〕強飲心先醉,狂歌興易闌。登樓憶王粲,閉戶學袁安。柏葉歲新改,梅花春尚寒。何時定相訪,剪燭話艱難。
  • 歡喜園

    乾隆清代〕緣近清淨域,名之歡喜園。屋宇雖弗多,靜趣頗可論。砧𥔲以為牆,松柏以為門。適自雨中來,益覺潤心源。歡喜
  • 詠玉熊

    乾隆清代〕運睛善緣立,吐舌欲䑙舚。本是翠微守,莫言紫褥鬑。珍惟荊客識,祥葉太人占。特達深資處,和丸績學潛。
  • 送遠上人

    李洞唐代〕海岳兩無邊,去來都偶然。齒因吟後冷,心向靜中圓。蟲網花間井,鴻鳴雨後天。葉書歸舊寺,應附載鍾船。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_順義縣行宮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
  • 次丘太守韻留別高良佐郎中

    江源明代〕揖別行行馬首東,望窮燕冀入提封。雲山落日恐行客,霖雨保時起臥龍。漢戍月明人出塞,胡天雲淨雁橫峰。離群
  • 觀漢水

    梁洽唐代〕發源自嶓冢,東注經襄陽。一道入溟渤,別流為滄浪。求思詠游女,投吊悲昭王。水濱不可問,日暮空湯湯。
  • 欲雪

    張嵲宋代〕欲雪未雪天糢糊,凍行沙尾鶬鴰呼。北風颳耳立不住,更騎鈍馬穿枯蘆。兩生憐我意不舒,江頭三日占檣烏。高堂
  • 庚戌元日

    高士談元代〕舊日屠蘇飲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故人對酒且千里,春色驚心又一年。習俗天涯同爆竹,風光塞外只寒煙。殘年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_順義縣行宮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高才卿出守嘉定

    魏了翁宋代〕十年誰遣不寧侯,麇奔鳥散十七州。余州蹙蹙能幾許,史君今作載酒游。諸公飲儁已濡首,眼前百事不掛口。震風
  • 查藻宋代〕斷碑最愛開元時,上有模糊五十字。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_順義縣行宮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偶登安濟亭

    蔡襄宋代〕津亭遙望草萋萋,空曠清懷與物齊。春水倒行潮欲上,晚雲平壓日先低。高城覽古人何在,遠渡傷離客自迷。好共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_順義縣行宮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
  • 衰病有感

    陸游宋代〕倦枕先雞覺,寒汀伴雁孤。寂寥誰省錄,衰疾且枝梧。鶴骨秋添瘦,龜腸夜自呼。蓋棺吾事定,未敢泣窮途。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_順義縣行宮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
  • 北郊迴鑾途中紀事

    乾隆清代〕歉秋老麥全無色,待澤新禾強半垂。煙隴一番膏雨後,頓教人憶去年時。
  • 中和節賜百官燕集因示所懷

    李适唐代〕至化恆在宥,保和茲息人。推誠撫諸夏,與物長為春。仲月風景暖,禁城花柳新。芳時協金奏,賜宴同群臣。絲竹
  • 寄時天彝

    劉黻宋代〕亭亭萬木林,古柏集新翠。凌厲雪與霜,不凋自天粹。清廟嗟欲頹,誰堪棟樑器。之材百世珍,造物巧相遺。予抱
  • 題蘭陵王碑陰

    賀鑄宋代〕齊室生武賢,蘭陵乃頗牧。析瓜饗虎士,饜飫比粱肉。金墉免胄戰,破陣何神速。樂府有遺聲,當歌凱旋曲。盤宗
  • 宿田舍

    霍洞宋代〕北風吹晴屋滿霜,翁兒赤體悲無裳。閨中幼婦飢欲泣,忍飢取麻燈下緝。一身勿暇私自憐,鳴機軋軋明窗前。織成
  • 誚士和別

    皎然唐代〕今日同,明日隔,何事悠悠久為客。君憐溪上去來雲,我羨磷磷水中石。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_順義縣行宮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
  •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陳詵宋代〕窮谷寓形久,慚無問俗方。文章古刺史,今昔竊餘光。
  • 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雙岩堂

    李庚宋代〕吾州山水窟,城郭擁寒綠。戢戢群峰間,峙此一雙玉。相對如佳賓,可敬不可瀆。空翠撲衣裳,夜來雨新沐。
順義縣行宮晚坐原文_順義縣行宮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