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

作者:王弘誨 朝代:明代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

少年追隨今老夫,看花回首憶玄都。

一時握手歡如昨,千里同心興不孤。

酌我紫霞歌白苧,懷君青玉報明珠。

百年此會還餘幾,九老從今擬畫圖。

詩詞問答

問: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弘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誨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參考注釋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追隨

(1)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稱

老夫自有主張,爾等不必多言

看花

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俗。 唐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甲:“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 嘏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借酒杯,預賀看花之喜。”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玄都

(1).古諸侯國名。《逸周書·史記》:“昔者 玄都 賢鬼道,廢人事天,謀臣不用,龜策是從,神巫用國,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竹書紀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來朝,貢寶玉。”

(2).傳說中神仙居處。《海內十洲記·玄洲》:“上有大 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 晉 葛洪 《枕中書》:“《真記》曰: 玄都 玉京 七寶山 ,週迴九萬里,在大羅之上,城上七寶宮,宮內七寶臺,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 盤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聖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配極 玄都 閟,憑高禁御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問嬌娥空隱 玄都 ,笑仙郎已入 桃源 。”

(3).道觀名。見“ 玄都觀 ”。

(4).壇名。見“ 玄都壇 ”。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歡如

欣喜貌。 宋 葉適 《草廬先生墓志銘》:“事父母兄無違志,朋友不倍其言,妻子裕如也,鄰里懽如也。”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心興

猶興致。 唐 韓翃 《送張儋水路歸北海》詩:“知君心興遠,每上海邊樓。”《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 何小姐 自幼也曾正經讀過幾年書,自從奔走風塵,沒那心興理會到此。”

不孤

(1).古時幼年喪父為孤,孤子受到長輩父親般的照顧稱為不孤。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十:“ 康節 先公既捐館,二 程 先生於 伯溫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載甚厚。”

(2).不孤單,不單獨。《論語·里仁》:“德不孤,必有鄰。” 沉兼士 《<積微居國小金石論叢>序》:“今讀此編,深幸吾道之不孤。”

紫霞

紫色雲霞。道家謂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選·陸機<前緩聲歌>》:“獻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 劉良 註:“眾仙會畢,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舉凌紫霞。” 明 張鳳翼 《灌園記·君後自責》:“誰知道絜帶咱,享榮華,似拔宅飛昇凌紫霞。”

青玉

(1).碧玉。《呂氏春秋·孟春》:“﹝天子﹞載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賦》:“柱何用於黃金,案寧勞於青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二·青玉》:“按《格古論》云:‘古玉以青玉為上,其色淡青,而帶黃色。’”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庾文康 亡, 何揚州 臨葬云:‘埋玉樹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後因以“青玉”為敬稱他人遺體的套語。 宋 蘇軾 《書黁公詩後》詩:“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

(3).喻青翠的植物。指綠竹。 唐 楊巨源 逸句:“一院緑錢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宋 梅堯臣 《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園為飲》詩:“腮肥頂瘦裁青玉,鑽鑿商聲五音足。” 元 楊維楨 《小遊仙》詞:“青玉參差嶰管裁,琯中吹得鳳凰來。”

(4).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唐 駱浚 《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詩:“乾聳一條青玉直,葉鋪千疊緑雲低。”

(5).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唐 元稹 《高荷》詩:“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6).喻竹蓆。 唐 曹松 《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絶纖塵。”

明珠

珍珠,比喻珍愛的人或美好珍貴的事物

掌上明珠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九老

指 唐 白居易 、 胡杲 等九人。 宋 范仲淹 《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 臥龍 鄉曲多賢達,願預逍遙九老中。”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之二:“頽然如九老,白髮連蒼髯。” 明 方孝孺 《萬壽堂記》:“昔之以年稱者如 商山 之四皓, 洛 之九老。”詳“ 九老圖 ”。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畫圖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詩詞推薦

  • 得一書屋

    乾隆清代〕河圖水生一,太極氣函三。是契清寧撰,非資風月談。偶來即成得,設念便因慚。若問慚何事,為貞化未覃。
  • 病中多雨逢寒食

    白居易唐代〕水國多陰常懶出,老夫饒病愛閒眠。三旬臥度鶯花月,一半春銷風雨天。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幾處縛鞦韆。彩繩
  • 恭奉皇太后御園賞荷即景成什

    乾隆清代〕慶值惟時若雨暘,紅荷芳茂亦殊常。花台葉嶼承歡豫,萬歲千秋奉壽康。映座晃曦晨露潤,開軒卻暑曉風涼。收來
  • 奉陪韓魏公燕王氏園亭席上賦詩留題二首

    強至宋代〕滏陽賓客擺塵羈,一笑名園萬事遺。細草幽花多自種,閒雲靜月最相宜。鄉人乘暇就攜酒,野客尋春來賦詩。白髮
  • 水月園送王侍郎

    方岳宋代〕送別孤山步繞湖,闌乾盡處倚菰蒲。翁之樂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萬事不如歸自好,百年聊與醉為徒。藕花
  • 青玉案(贈勉道琵琶人)

    趙彥端宋代〕當年萬里龍沙路。載多少、離愁去。冷壓層簾雲不度。芙蓉雙帶,垂楊嬌髻,弦索初調處。花凝玉立東風暮。曾記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中秋

    洪皓宋代〕舊時相識惟明月,三五而盈盈又缺。盈時常少缺常多,恰惟人間足離雖。我今一別已三年,中秋三見望舒圓。烏衣
  • 送虞樞密還朝

    李石宋代〕一官齒髮老侵尋,金馬當年博陸沉。樽俎笑談人不見,璣衡造化我無心。曾瞻玉鼎三嵎近,便覺朱門百仞深。忍使
  • 劉忠顯輓詞

    張嵲宋代〕視死如歸士,捐軀徇國臣。殺身雖一概,為義豈無因。孔墨休相併,張南僅比倫。微公今史上,死節定何人。
  • 前登岱·其二

    李養正明代〕摳衣謁罷碧霞宮,雙眼蒼茫似鏡中。疊嶂層層全拱北,九河曲曲盡流東。雲封洞口經年黑,霜落山腰萬樹紅。咫尺
  • 於潛道中呈元八處士

    靈一唐代〕苕水灘行淺,潛州路漸深。參差遠岫色,迢遞野人心。凍澗冰難釋,秋山日易陰。不知天目下,何處是雲林。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六十八首

    釋法薰宋代〕我若坐時妝須立,同坐同立成瞎漢。非瞎漢,把手大家行那畔。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唐代〕宿雲散洲渚,曉日明村塢。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

    陳義宋代〕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
  • 雲邊喜潘兄見訪

    劉宰宋代〕年衰病癒難,學廢朋來少。聞子剝啄聲,慰我精廬悄。高談極今古,遠識到微眇。願君緘此言,勿貽俗子誚。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山東巡撫國泰奏報通省雪澤優渥復得透雨詩以志事

    乾隆清代〕連朝雲霧澤將施,傍午仍晴孤望隨。誰識節前霰方集,正當山左雨優滋。彼誠勝此其非飾,慰以為慚我自知。本是
  • 皋亭山

    敖陶孫宋代〕樵路縈連入翠微,清泉白石可忘機。雲中犬吠劉安過,樹杪春深望帝歸。白鶴肯留華表語,蒼官合受錦衣圍。珠襦
  • 瓢飲陳子在病後見寄次韻奉答

    薛嵎宋代〕聞君臥病長於悒,文會過從跡頓疎。空對秋風驚節物,無因杯酒具圍蔬。柴刑晝揜聽殘雨,燈火涼生理故書。一啟
  • 再題幽居庵

    乾隆清代〕金陵返蹕駐棲霞,西峪幽居清且嘉。窄路入從雲片石,闌春落半錦堆花。水流山住露全體,竹淨松蕤是道芽。僧紹
  • 雜賦

    陸游宋代〕家業貧原憲,年齡老伏生。但悲鸞獨舞,那羨雁能鳴。釀酒秋常醉,驅牛夜亦耕。此身當自貴,勿用作投瓊。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