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
少年追隨今老夫,看花回首憶玄都。
一時握手歡如昨,千里同心興不孤。
酌我紫霞歌白苧,懷君青玉報明珠。
百年此會還餘幾,九老從今擬畫圖。
詩詞問答
問: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弘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誨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參考注釋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追隨
(1)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稱
老夫自有主張,爾等不必多言
看花
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俗。 唐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甲:“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 嘏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借酒杯,預賀看花之喜。”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玄都
(1).古諸侯國名。《逸周書·史記》:“昔者 玄都 賢鬼道,廢人事天,謀臣不用,龜策是從,神巫用國,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竹書紀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來朝,貢寶玉。”
(2).傳說中神仙居處。《海內十洲記·玄洲》:“上有大 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 晉 葛洪 《枕中書》:“《真記》曰: 玄都 玉京 七寶山 ,週迴九萬里,在大羅之上,城上七寶宮,宮內七寶臺,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 盤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聖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配極 玄都 閟,憑高禁御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問嬌娥空隱 玄都 ,笑仙郎已入 桃源 。”
(3).道觀名。見“ 玄都觀 ”。
(4).壇名。見“ 玄都壇 ”。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歡如
欣喜貌。 宋 葉適 《草廬先生墓志銘》:“事父母兄無違志,朋友不倍其言,妻子裕如也,鄰里懽如也。”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心興
猶興致。 唐 韓翃 《送張儋水路歸北海》詩:“知君心興遠,每上海邊樓。”《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 何小姐 自幼也曾正經讀過幾年書,自從奔走風塵,沒那心興理會到此。”
不孤
(1).古時幼年喪父為孤,孤子受到長輩父親般的照顧稱為不孤。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十:“ 康節 先公既捐館,二 程 先生於 伯溫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載甚厚。”
(2).不孤單,不單獨。《論語·里仁》:“德不孤,必有鄰。” 沉兼士 《<積微居國小金石論叢>序》:“今讀此編,深幸吾道之不孤。”
紫霞
紫色雲霞。道家謂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選·陸機<前緩聲歌>》:“獻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 劉良 註:“眾仙會畢,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舉凌紫霞。” 明 張鳳翼 《灌園記·君後自責》:“誰知道絜帶咱,享榮華,似拔宅飛昇凌紫霞。”
青玉
(1).碧玉。《呂氏春秋·孟春》:“﹝天子﹞載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賦》:“柱何用於黃金,案寧勞於青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二·青玉》:“按《格古論》云:‘古玉以青玉為上,其色淡青,而帶黃色。’”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庾文康 亡, 何揚州 臨葬云:‘埋玉樹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後因以“青玉”為敬稱他人遺體的套語。 宋 蘇軾 《書黁公詩後》詩:“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
(3).喻青翠的植物。指綠竹。 唐 楊巨源 逸句:“一院緑錢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宋 梅堯臣 《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園為飲》詩:“腮肥頂瘦裁青玉,鑽鑿商聲五音足。” 元 楊維楨 《小遊仙》詞:“青玉參差嶰管裁,琯中吹得鳳凰來。”
(4).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唐 駱浚 《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詩:“乾聳一條青玉直,葉鋪千疊緑雲低。”
(5).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唐 元稹 《高荷》詩:“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6).喻竹蓆。 唐 曹松 《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絶纖塵。”
明珠
珍珠,比喻珍愛的人或美好珍貴的事物
掌上明珠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九老
指 唐 白居易 、 胡杲 等九人。 宋 范仲淹 《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 臥龍 鄉曲多賢達,願預逍遙九老中。”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之二:“頽然如九老,白髮連蒼髯。” 明 方孝孺 《萬壽堂記》:“昔之以年稱者如 商山 之四皓, 洛 之九老。”詳“ 九老圖 ”。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畫圖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原文_珠江會同年九人得珠字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