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作者:沈鍊 朝代:明代

秋懷原文

八寶山前精舍開,石床泉磴翠微隈。

煉丹自穴煙霞洞,把卷常登草樹台。

數夢攀天珠闕近,暫歌出塞紫雲回。

承明三疏心偏憶,空有皇都白雁來。

詩詞問答

問:秋懷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秋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懷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青霞集卷六

參考注釋

八寶山

北京最著名的公墓。代指墳墓和死亡

精舍

(1) 講學的處所;收齋

(2) 僧道居住或說法布道的處所

(3) 指心,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所居之處

石床

(1).供人坐臥的石制用具。《西京雜記》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為槨……中有石牀,石屏風,婉然周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夷水》:“村人 駱都 少時到此室邊採蜜,見一仙人坐石牀上,見 都 凝矚不轉。”《南史·宋紀上·武帝》:“帝素有熱病……坐臥常須冷物,後有人獻石牀,寢之,極以為佳,乃嘆曰:‘木牀且費,而況石耶!’即令毀之。” 唐 許渾 《寄題南山王隱居》詩:“更憶前年醉,松花滿石牀。” 明 王守仁 《龍岡漫興》詩之五:“白雲晚憶歸岩洞,蒼蘚春應通石床。”

(2).鍾乳水下滴而成的筍狀凝積物。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一·殷孽》﹝附錄﹞引 蘇恭 曰:“石床……生鍾乳堂中,采無時,鍾乳水滴下凝積,生如筍狀,久漸與上乳相接為柱也。”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煉丹

道教徒用硃砂煉製使人長生不死的藥

煙霞洞

名勝。在 浙江 杭州 南高峰 下。洞中原有石刻羅漢六尊, 吳越王 補刻十二尊,共成十八,旁有佛手岩。參閱《浙江通志·山川一》。

把卷

持卷;展卷。 唐 杜牧 《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煩君把卷侵寒燭,麗句時傳畫戟門。” 唐 杜荀鶴 《入關因別舍弟》詩:“莫愁寒族無人薦,但願春官把卷看。”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詩:“披衣起行愁不愜,歸坐把卷闔且開。” 清 吳偉業 《題莊榿庵小像》詩:“把卷無人意惘然,故鄉雲樹夢魂邊。”

出塞

遠出邊塞

紫雲

(1).紫色雲。古以為祥瑞之兆。 漢 焦贛 《易林·履之漸》:“ 黃帝 紫雲,聖且神明,光見福祥,告我無殃。”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六:“東海沉碧水,西關乘紫雲。” 前蜀 杜光庭 《賀黃雲表》:“又 漢宣帝 幸 甘泉宮 ,紫雲入殿, 宋世祖 踐祚,紫雲見於 端門 。” 宋 辛棄疾 《念奴嬌·晉臣十月望生日》詞:“紫雲如陣,妙歌爭唱新闋。”

(2).借指紫石硯。 唐 李賀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清 吳偉業 《破硯》詩:“記曾疏闕失,望斷紫雲愁。”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後者也。”

(2).即 承明廬 。《漢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參見“ 承明廬 ”。

空有

(1).佛教語。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謂相反相成的真俗兩諦。《佛地經論》卷四:“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載已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 李賢 註:“不執著為空,執著為有;兼遣謂不空不有,虛實兩忘也。”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二諦現空有之津,二智包權實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普願眾生同我願,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後蜀 歐陽炯 《江城子》詞:“空有 姑蘇臺 上月,如 西子 鏡,照江城。”

皇都

(1).京城;國都。 漢 班固 《東都賦》:“獲白雉兮效素烏,嘉祥阜兮集皇都。”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宮調曲>之三》:“祺祥鍾赤縣,靈瑞炳皇都。” 唐 韓愈 《早春呈張水部》詩:“最是一年春好處,絶勝花柳滿皇都。”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北京 是皇都,誰敢去打?”

(2). 遼 都名。 遼 神冊 三年建, 會同 元年改稱 上京 。故址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 巴林左旗 南 波羅城 。

雁來

亦作“鴈來”。即雁來紅。 清 黃宗羲 《小園記》:“至於麗春、款冬、丈紅、段錦、鴈來、燕麥……叢生砌下,遞換疄間。”參見“ 雁來紅 ”。

詩詞推薦

  • 貧女

    曹衍宋代〕自恨無媒出嫁遲,老來方始遇佳期。滿頭白髮為新婦,笑殺豪家年少兒。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
  • 醉道士

    陸游宋代〕落托在人間,經旬不火食;醉後上江樓,橫吹蒼玉笛。大口如盆眼如電,九十老人從小見。曾攜一鶴過岳陽,滿城
  • 奉答聖俞宿直見寄之作

    歐陽修宋代〕寒夜分曹直,嚴城隔幾層。予慚批鳳詔,君嘆守螢燈。病骨羸漳浦,官書蠹羽陵。無嫌學舍冷,文字比清冰。
  • 寄靈澈上人

    張祜唐代〕老僧何處寺,秋夢繞江濱。獨樹月中鶴,孤舟雲外人。榮華長指幻,衰病久觀身。應笑無成者,滄洲垂一輪。
  • 盤沙行

    任希夷宋代〕錢塘江狹沙成路,潮水來時人慾渡。沙隨浪沒未容知,人恐潮回且爭去。倉皇競同峰蟣奔,只尺真恐蛟鼉怒。狂風
  • 題道傍壁

    陸游宋代〕晚境那禁歲月催,幽花又見澗邊開。莫辭剩買旗亭酒,恐有騎驢李白來。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
  • 伯益以玉舟相酬酢席上口占二絕

    劉學箕宋代〕元正講憶詎能忘,便辱留連設酒漿。笑指一船春盎盎,稽山應未愧知章。
  • 陪謝紫微晚泛

    梅堯臣宋代〕積雨漲秋壕,輕舟此共邀。菰蒲斂鋩鍔,蓮芡熟櫜韜。岸靜魚跳月,林喧鳥避篙。歸時興不淺,風物正蕭騷。
  • 早秋山中作

    李山甫唐代〕誰到山中語,雨餘風氣秋。煙嵐出澗底,瀑布落床頭。至道亦非遠,僻詩須苦求。千峰有嘉景,拄杖獨巡遊。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集水月

    范成大宋代〕獻之今年不堪暑,天亦相憐病良苦。明便中秋法合涼,夜半行雲曉行雨。蘄州竹簟清如冰,飢蚊倔強猶鳴聲。下床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西軒壁

    白玉蟾宋代〕隨身風月幾清閒,不做人間潑底官。朝飲一壺朱鳳髓,暮餐八兩黑龍肝。打開俗網了無事,縛住時光自駐顏。昨夜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
  • 哭川無竭禪師二首

    方回宋代〕師令題畫像,圓寂十朝前。拙句應曾見,微病竟不痊。笑談猶可想,偈頌總堪傳。千柱攢金碧,辛勤二十年。
  • 早秋感懷

    張耒宋代〕永日付悠悠,年華逝不留。風聲送殘暑,雲色淡新秋。吾道倘有待,窮通寧遽憂。朝來望清潁,一雁下汀洲。
  • 回龍庵訪僧

    李之世明代〕古岸沙崩路已漫,清川流水對潺潺。人從荒落見殘寺,僧帶斜陽歸故山。為愛榕陰遮徑密,偏憐鳥語伴經閒。蘭橈
  • 虞美人(至當塗呈郭功甫)

    黃庭堅宋代〕平王本愛江湖住。鷗鷺無人處。江南江北水雲連。莫笑醯雞歌舞、瓮中天。當塗艤棹蒹葭外。賴有賓朋在。此身無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默默靈光,堆堆坐忘。衲僧事業,宗印文章。應物空三世,隨緣遍十方。分身不用相回互,到處誰能作覆藏。巍巍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
  • 蜡祭前一日致齋亭午風日和暖呈同舍二絕·其一

    許景衡宋代〕明朝八蜡遍群神,今日風光漸可人。須信少陵能體物,分明臘近已含春。
  • 澹山岩

    張遠猷宋代〕岩竇天下奇,黃詩天下稀。洞明無所隱,石勢爭欲飛。雷鼓今猶在,澹仙何未歸。磨崖文斷滅,苔蘚卻成衣。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
  • 複次韻

    吳芾宋代〕老來絕意風雲會,久欲脫身塵垢外。有時偶被世緣牽,咄咄書空常作怪。一麾何事到江城,卻犯喧囂親瑣碎。簿書
  • 題惠山園八景 知魚橋

    乾隆清代〕屧步石橋上,輕鯈出水游。濠梁真識樂,竿線不須投。子我嗤多辯,煙波匪外求。琳池春雨足,菁藻任潛浮。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