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原文
八寶山前精舍開,石床泉磴翠微隈。
煉丹自穴煙霞洞,把卷常登草樹台。
數夢攀天珠闕近,暫歌出塞紫雲回。
承明三疏心偏憶,空有皇都白雁來。
詩詞問答
問:秋懷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秋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懷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青霞集卷六
參考注釋
八寶山
北京最著名的公墓。代指墳墓和死亡
精舍
(1) 講學的處所;收齋
(2) 僧道居住或說法布道的處所
(3) 指心,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所居之處
石床
(1).供人坐臥的石制用具。《西京雜記》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為槨……中有石牀,石屏風,婉然周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夷水》:“村人 駱都 少時到此室邊採蜜,見一仙人坐石牀上,見 都 凝矚不轉。”《南史·宋紀上·武帝》:“帝素有熱病……坐臥常須冷物,後有人獻石牀,寢之,極以為佳,乃嘆曰:‘木牀且費,而況石耶!’即令毀之。” 唐 許渾 《寄題南山王隱居》詩:“更憶前年醉,松花滿石牀。” 明 王守仁 《龍岡漫興》詩之五:“白雲晚憶歸岩洞,蒼蘚春應通石床。”
(2).鍾乳水下滴而成的筍狀凝積物。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一·殷孽》﹝附錄﹞引 蘇恭 曰:“石床……生鍾乳堂中,采無時,鍾乳水滴下凝積,生如筍狀,久漸與上乳相接為柱也。”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煉丹
道教徒用硃砂煉製使人長生不死的藥
煙霞洞
名勝。在 浙江 杭州 南高峰 下。洞中原有石刻羅漢六尊, 吳越王 補刻十二尊,共成十八,旁有佛手岩。參閱《浙江通志·山川一》。
把卷
持卷;展卷。 唐 杜牧 《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煩君把卷侵寒燭,麗句時傳畫戟門。” 唐 杜荀鶴 《入關因別舍弟》詩:“莫愁寒族無人薦,但願春官把卷看。”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詩:“披衣起行愁不愜,歸坐把卷闔且開。” 清 吳偉業 《題莊榿庵小像》詩:“把卷無人意惘然,故鄉雲樹夢魂邊。”
出塞
遠出邊塞
紫雲
(1).紫色雲。古以為祥瑞之兆。 漢 焦贛 《易林·履之漸》:“ 黃帝 紫雲,聖且神明,光見福祥,告我無殃。”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六:“東海沉碧水,西關乘紫雲。” 前蜀 杜光庭 《賀黃雲表》:“又 漢宣帝 幸 甘泉宮 ,紫雲入殿, 宋世祖 踐祚,紫雲見於 端門 。” 宋 辛棄疾 《念奴嬌·晉臣十月望生日》詞:“紫雲如陣,妙歌爭唱新闋。”
(2).借指紫石硯。 唐 李賀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清 吳偉業 《破硯》詩:“記曾疏闕失,望斷紫雲愁。”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後者也。”
(2).即 承明廬 。《漢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參見“ 承明廬 ”。
空有
(1).佛教語。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謂相反相成的真俗兩諦。《佛地經論》卷四:“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載已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 李賢 註:“不執著為空,執著為有;兼遣謂不空不有,虛實兩忘也。”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二諦現空有之津,二智包權實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普願眾生同我願,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後蜀 歐陽炯 《江城子》詞:“空有 姑蘇臺 上月,如 西子 鏡,照江城。”
皇都
(1).京城;國都。 漢 班固 《東都賦》:“獲白雉兮效素烏,嘉祥阜兮集皇都。”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宮調曲>之三》:“祺祥鍾赤縣,靈瑞炳皇都。” 唐 韓愈 《早春呈張水部》詩:“最是一年春好處,絶勝花柳滿皇都。”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北京 是皇都,誰敢去打?”
(2). 遼 都名。 遼 神冊 三年建, 會同 元年改稱 上京 。故址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 巴林左旗 南 波羅城 。
雁來
亦作“鴈來”。即雁來紅。 清 黃宗羲 《小園記》:“至於麗春、款冬、丈紅、段錦、鴈來、燕麥……叢生砌下,遞換疄間。”參見“ 雁來紅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秋懷原文_秋懷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