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對雨(六月十七日)原文
朱明赤日烈,炎氣迫衣履。
三五日覺旱,俗諺原有矣。
族雲傍午生,密雨逮申灑。
入池接上下,隔岸迷彼此。
颯然座席爽,蒸郁一與洗。
禾塍黍隴間,念之寧不喜。
詩詞問答
問:溪亭對雨(六月十七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溪亭對雨(六月十七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六
2. 六月十七日
參考注釋
朱明
(1).夏季。 尸子 《卷上》:“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 晉 潘岳 《射雉賦》:“於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 唐 劉禹錫 《代謝端午賜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孫枝蔚 《惜夏》詩:“我餞朱明後,無衣暗自傷。”
(2).指立夏節。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節屆朱明,晷鍾丹陸。”《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朱明時節櫻桃熟,捲簾嫩筍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荊釵記·繡房》:“寶篆香消,繡窗日永,又還節近朱明。”
(3).太陽。《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王逸 註:“朱明,日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六六:“朱明不相見,奄昧獨無侯。” 明 王世貞 《天門開》詩:“朱明曜以東起,纖阿迫以西垂。”
(4).指傳說中的火神 祝融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其佐 朱明 。” 高誘 註:“舊説雲 祝融 。”
(5). 漢 郊祀歌名。《史記·樂書》:“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後漢書·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 ,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輝真之洞天”。在 廣東 羅浮山 。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朱明洞 里得靈草,翩然放杖凌蒼霞。” 宋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三:“ 羅浮 高萬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 ,玉池自生肥。”
(7).指 明 朝。 明 朝皇帝姓 朱 ,故稱。《花城》1981年第6期:“自從 成吉思汗 的孫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 ,經過 蒙元 、 朱明 、 滿清 ,七百多年。”
赤日
(1).紅日;烈日。 唐 杜甫 《晚晴》詩:“南天三旬苦霧開,赤日照耀從西來。” 宋 王安石 《元豐行示德逢》:“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龜兆出。”《水滸傳》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2).比喻天子。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有時浴赤日,光抱空中樓。” 仇兆鰲 註:“天子所浴,故比之赤日也。”
炎氣
暑氣。《後漢書·馬援傳》:“會暑甚,士卒多疫死, 援 亦中病,遂困。乃穿岸為室,以避炎氣。” 南朝 陳後主 《七夕》詩:“殿深炎氣少,日落夜風清。” 唐 韓愈 《豐陵行》:“是時新秋七月初,金神按節炎氣除。”
火焰與火氣。炎,通“ 燄 ”。《楚辭·九章·悲迴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姜亮夫 校註:“炎、氣當為二物,故曰‘相仍’。炎,即今俗燄字。”
衣履
衣服和鞋,泛指衣著
衣履不整
五日
(1).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靈運須》:“ 中宗 時, 安樂公主 五日鬥百草。” 宋 姜夔 《訴衷情·端午宿合路》詞:“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2).謂任職不會長久。即將去職。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懷》詩:“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參見“ 五日京兆 ”。
俗諺
民間流傳的,有較固定句型的,通俗淺顯的格言式短語。 晉 陶潛 《答龐參軍序》:“俗諺云:‘數面成親舊。’況情過此者乎?” 唐 張鷟 《遊仙窟》:“ 張郎 心專,賦詩大有道理。俗諺曰:‘心欲專,鑿石穿。’誠能思之,何遠之有!” 沉從文 《新湘行記》:“我很滿意這次過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諺‘同船過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
族雲
凝聚的雲氣。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族雲飛泉室,震風沉羽鄉。” 南朝 齊 謝朓 《齊雩祭歌·青帝》:“族雲蓊鬱溫風煽,興雨祁祁黍苗遍。”
傍午
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時會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魯迅《孔乙己》
密雨
細密的雨點。 晉 張協 《雜詩》之三:“騰雲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詩:“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宋 朱熹 《冬日》詩之二:“密雨有時集,寒雲無定容。”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隔岸
指河的對岸。 宋 秦湛 《謁金門》詞:“隔岸數聲初過櫓,晚風生碧樹。” 明 馮夢龍 《掛枝兒·不湊巧》:“你看隔岸上的桃花也,教我怎生樣去採。”
彼此
對稱詞。指你我、雙方,那個和這個
彼此錯雜。——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軍中之將,各有彼此。——《資治通鑑》
颯然
(1) 形容風吹時沙沙作響
有風颯然而至
(2) 爽利的樣子
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座席
(1) 座位
(2) 座上的賓客
公便自前膾之,周賜座席。——晉· 乾寶《搜神記》
蒸郁
(1).謂熱氣鬱勃上升。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埤雅·釋木》:“今 江 、 湘 、二 浙 ,四五月之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礎壁皆汗,蒸鬱成雨,其霏如霧,謂之梅雨。”
(2).亦作“ 蒸欝 ”。悶熱。 宋 蘇軾 《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一:“風從南來非雨候,且為疲人洗蒸鬱。”《金史·楊伯雄傳》:“六月不知蒸欝到,清涼會與萬方同。” 清 黃景仁 《大雷雨過太湖》詩:“曉來風日頗蒸鬱,氣似盛夏非初冬。” 力揚 《射虎者及其家族》詩:“向日葵低垂著被陽光灼傷的葉子,靜止的,蒸郁的園地噴散出牛糞與辣蓼的氣息。”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裴回戀明主,夢寐在秋岑劉得仁《陳情上李景讓大夫》
- 好一條平路,是人迷卻呂勝己《滿江紅》
- 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劉向《說苑·雜言》
- 須鬢三分白二分,一生蹤跡出人群
- 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 幽篁獨處泉嗚咽
- 請君屈十指,為我數交親
- 還憶舊溪游,水清漁箔壅
- 雲色可憐談次改,年華不奈鬢邊催李處權《複次韻呈諸友》
- 幸有圓成平坦處,辛解誰解望山來釋延壽《山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