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王天祥登瓊雲山原文
瓊山高不極,佳樹郁相臨。
虎跡層岩上,龍吟古徑陰。
琳宮溪溜繞,仙陛石台侵。
結構何迢遞,窺觀極廣深。
庭參新舞鶴,鍾送暝歸禽。
術圃風便細,芝田雨忌淫。
優遊仙境日,瀟灑昔人心。
採藥沖芳霧,吹笙過茂林。
兩君俱俊彥,並馬陟嶔崟。
賤子陪沖賞,空齋接誨音。
隨行溪百折,眺迥巘千尋。
暑少慵揮扇,斟餘足解襟。
興深思返駕,意遠欲鳴琴。
安得遺軒冕,從茲訪一岑。
詩詞問答
問:偕王天祥登瓊雲山的作者是誰?答:楊丹
問:偕王天祥登瓊雲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偕王天祥登瓊雲山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侵韻 出處:御選元詩卷六十三
參考注釋
瓊山
(1).山名。指 崑崙山 。傳說山上產大禾。《文選·張協<七命>》:“ 大梁 之黍, 瓊山 之禾。” 李善 註:“ 瓊山 禾,即 崑崙之山 木禾。《山海經》曰:‘ 崑崙 之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東宮賚米啟》:“ 滍水 鳴蟬,香聞十里, 瓊山 合穎,租歸十縣。”
(2).山名。在 海南省 瓊山縣 南。《清史稿·地理志十九》:“ 瓊山 (縣)南 瓊山 ,縣以是名。”
(3).比喻雪覆之山。《群音類選·泰和記·謝東山雪朝試兒女》:“瓊山隱隱,銀濤滾滾,霎時間封盡青黃。”
不極
(1).不尋根究底。《禮記·儒行》:“過言不再,流言不極。” 鄭玄 註:“不極,不問所從出也。”
(2).不到極點;不到頂點。《漢書·天文志》:“冬至日南極,晷長南;不極則溫為害。夏至日北極,晷短北;不極則寒為害。” 明 劉基 《郁離子·天地之盜》:“是故天地之盜息,而人之盜起。不極,不止也。”
(3).不合中正的準則。《漢書·董仲舒傳》:“迺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極,枉於執事,書之不泄。” 顏師古 註:“極,中也。公卿執事有不忠直而阿枉者,皆令言之。”
(4).不急。《淮南子·精神訓》:“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高誘 註:“資,時也,一曰性也;極,急也。喻道人不急求生也。”
(5).無窮;無限。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藍朱成彩,雜錯之變無窮;宮角為音,靡曼之態不極。”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 周穆 八荒意, 難皇 萬乘尊。淫樂心不極,雄豪安足論。” 宋 孫光憲 《河瀆神》詞:“獨倚朱欄情不極,魂斷終朝相憶。” 明 楊慎 《崤關行》:“曾陵高不極,脩坂回欝盤。”
佳樹
嘉樹,良木。《新唐書·王義方傳》:“為御史時,買第,後數日,愛廷中樹,復召主人曰:‘此佳樹,得無欠償乎?’又予之錢。” 唐 溫庭筠 《酬友人》詩:“閒雲無定貌,佳樹有餘蔭。” 宋 蘇舜卿 《藍田悟真作》詩:“滿巖佳樹尤樸樕,赫赤如霞間濃緑。”
相臨
相制。《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而 漢 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閒,犬牙相臨。” 司馬貞 索隱:“相銜如犬牙,故云犬牙相制,言犬牙參差也。” 宋 朱熹 《延和奏札》之三:“上下相臨,轉相逼迫。”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第十章二》:“一國之人,為臣為民,其分之相臨,情之相比,事之相與,則上下、左右、前後盡之矣。”
層岩
見“ 層巖 ”。
亦作“ 層岩 ”。高聳的山岩。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巨馬水》:“層巖壁立,直上乾霄,遠望崖側,有若積刀。” 唐 駱賓王 《出石門》詩:“層巖遠接天,絶嶺上棲煙。” 宋 文同 《夏日閒書墨君堂壁》詩:“層岩敞戶外,淺瀨流窗前。” 元 吳萊 《泰山高寄陳彥正》詩:“世人慾上不可上,層巖峭壁徒攀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茅麓山》:“諸將皆於層巖陡壁間,草衣卉服,攀援荊葛而進。”
龍吟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李善 註:“言己從容吟嘯,類乎龍虎……《淮南子》曰:龍吟而景雲至,虎嘯而谷風轃。”《易·乾》“雲從龍” 唐 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則景雲出。”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初學記》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詠竹詩》:“誰能製長笛,當為作龍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元 郭鈺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龍吟細,雲度 吳 山雁到稀。”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 宋 陸游 《題庵壁》詩:“風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跡書。” 明 劉基 《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詩:“永夜高風吹萬竅,商聲滿地作龍吟。”《紅樓夢》第二六回:“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4).形容語聲洪亮。 唐 呂岩 《勉牛生夏侯生》詩:“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5).喻指君主的號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起陸之貴,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吟雲萃,固非偶然也。”
琳宮
仙宮。亦為道觀、殿堂之美稱。《初學記》卷二三引《空洞靈章經》:“眾聖集琳宮, 金母 命清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開琳宮。” 宋 趙師俠 《水調歌頭·龍帥宴王公明》詞:“琳宮香火緣在,還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謙 《宿雲台觀》詩:“趍程疲永路,記宿喜琳宮。”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樑文》:“睇琳宮之絢爛,悲木鐸之幽沉。”
石台
(1).石桌。 唐 李頎 《覺公院施鳥石台》詩:“石臺置香飯,齋後施諸禽。”
(2).石砌的高台。 唐 王建 《逍遙翁溪亭》詩:“ 逍遙翁 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 唐 鄭畋 《初秋寓直》詩之二:“宿鳥翩翩落照微,石臺樓閣鎖重扉。” 清 張岱 《陶庵夢憶·雷殿》:“殿前石臺高爽,喬木蕭疏。”
結構
(1) 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經濟結構
(2) 建築物承重部分的構造
複合結構
(3) 構築;建造
(4) 勾結
迢遞
亦作“ 迢遰 ”。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遞 ”。1.遙遠貌。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指 蒼梧 之迢遞,臨迴江之威夷。”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居人莽牢落,遊子方迢遰。” 唐 歐陽詹 《蜀中將回留辭韋相公》詩:“明晨首鄉路,迢逓孤飛翼。” 元 劉君錫 《來生債》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遞,更和那風雨瀟疎。” 明 何景明 《辰谿縣》詩:“蠻音聞漸異,迢遞動鄉愁。” 清 孫枝蔚 《坐逆風船同趙天醉作》詩:“水程迢逓日將晡,風伯顛狂雨又俱。” 章炳麟 《東夷詩》之三:“三步復五步,京市亦迢遰。” 王統照 《牧羊兒》詩:“故鄉迢遞。”
(2).指思慮悠遠。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詗約》:“當此春景融和,不奈鄉心迢遞。”《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望上林何日得雙棲,心迢遞。”
(3).高峻貌。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三:“迢遞 槐江嶺 ,是為 玄圃 丘。” 南朝 齊 謝朓 《郡內高齋閒坐答呂法曹》詩:“結構何迢遰,曠望極高深。” 南朝 梁 王錫 《宿山寺賦》:“延層軒之迢逓,屬廣廡之踟躕。” 宋 司馬光 《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之》:“山椒迢遰峻無極,行挽枯藤蹋危石。” 蘇曼殊 《無題》詩之二:“寄語 * 要珍重,鳳樓迢遞燕應迷。”
(4).曲折貌。《陳書·江總傳》:“喜園迢遰,樂樹扶疎。” 元 楊載 《詩法家數·七言古詩》:“七言古詩,要鋪敍,要有開合,有風度,要迢遞險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軟腐。”
(5).婉轉貌。 宋 丘崈 《夜行船·越上作》詞:“恣樂追涼日暮,簫鼓月明人去,猶有清歌迢逓,聲在芰荷深處。”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攜琴,一人奏繁華令相和,風雷疾轉,泉漏鏗鏘……最動人處卻在抑揚迢遞間寫得人心弦上的言語。”
(6).連綿不絕貌。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逓,翠華葳蕤。” 唐 楊巨源 《送絳州盧使君》詩:“朱欄迢遞因高勝,粉堞清明欲下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山圍草木翠煙平,迢遰新城接舊城。”
(7).時間久長貌。 唐 韋應物 《春宵燕萬年吉少府南館》詩:“河漢上縱橫,春城夜迢遞。” 唐 元稹 《古決絕詞》之三:“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徹。有此迢遞期,不如死生別!”
見“ 迢遞 ”。
窺觀
(1).暗中察看。《漢書·蘇武傳》:“時 漢 連伐 胡 ,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 留 漢 使 郭吉 、 路充國 等,前後十餘輩。”
(2).觀望。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之一:“窺觀坐窮晡,未覺晷刻淹。”
(3).謂識見狹小淺陋。 明 李贄 《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此等若使閭巷小人聞之,盡當責以窺觀之見,索以‘利女之貞’,而以 文母 、 邑姜 為罪人矣,豈不寃甚也哉!”
闚觀:從狹縫中看。謂所見狹小。《易·觀》:“闚觀,利女貞。” 王弼 註:“所見者狹,故曰闚觀。” 明 李贄 《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此等若使閭巷小人聞之,盡當責以闚觀之見,索以利女之貞,而以 文母 、 邑姜 為罪人矣,豈不寃甚也哉!”
庭參
封建時代下級官員趨步至官廳,按禮謁見長官。文職北面跪拜,長官立受;武職北面跪叩,自宣銜名,長官坐受。 宋 沉括 《夢溪續筆談》:“ 成都府 知録,雖京官,例皆庭參。”《宋史·鄭剛中傳》:“都統每入謁,必庭參然後就坐。”《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垂老得這一個教官,又要去遞手本,行庭參,自學得腰胯硬了,做不來這樣的事。”
風便
(1).猶順風。 唐 羅隱 《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詩:“水寒不見雙魚信,風便惟聞五袴謳。”《宋史·陳堯叟傳》:“海北岸有 遞角場 ,正與 瓊 對,伺風便一日可達。”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海運》:“其 淮安 至 天津 ,以道計三千三百里,風便兩旬可達。”
(2).便利,方便。 明 唐順之 《與張西磐尚書》:“此亦所以接續天地間善人氣脈於無窮也,何如何如,風便惟不靳遠教是望。” 清 李漁 《蜃中樓·寄書》:“原來是 藐山 頭 姑射 仙,降幽居甚風便。”
芝田
傳說中仙人種靈芝的地方。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爾迺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 晉 王嘉 《拾遺記·崑崙山》:“第九層,山形漸小狹,下有芝田、蕙圃,皆數百頃,羣仙種耨焉。” 宋 曾鞏 《丹霞洞》詩:“初誰鑿險搆樓觀,更使遶舍開芝田。”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集·金陵舊事下》:“射茲谷鮒,洌彼寒泉,分甘玉液,流潤芝田。”
遊仙
(1).漫遊仙界。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品詩》:“混俗同魚服,遊仙學紫綃。” 清 周亮工 《次清風店詠黃芽菜》:“住寺莫教流敗葉,遊仙應學煮甜霜。” 清 龔自珍 《木蘭花慢》詞:“無奈遊仙覺後,碧雲垂到而今。”
(2).指 晉 郭璞 所作《遊仙詩》。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翰林》以為詩首,但《遊仙》之作,詞多慷慨,乖遠玄宗。” 章炳麟 《辨詩》:“ 漢 《郊祀歌》有《日出入》一章,其聲熙熙,悲而不傷,詞若《遊仙》,乃足以作將帥之氣,雖《雲門》《大卷》弗過也。”
(3).泛指遊仙詩。 唐 楊炯 《群官尋楊隱居詩序》:“《遊仙》可致,無勞 郭璞 之言;《招隱》成文,敢嗣 劉安 之作。”
古人謂游心仙境,脫離塵俗。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洗精服食,慕道遊仙。” 唐 廣宣 《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制》詩:“萬乘遊仙宗有道,三車引路本無塵。” 宋 沉遘 《七言齋居寄楊祖二閣老》:“蕭灑城南尺五天,盡涼高枕夢遊仙。” 清 周亮工 《同人柏台茅屋成》詩:“遊仙未必此中閒,百念難刪竟自刪。”
瀟灑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昔人
前人;古人
採藥
見“ 採藥 ”。
亦作“ 采葯 ”。謂採集藥物。亦指隱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後漢書·逸民傳·龐公》:“後遂攜其妻子登 鹿門山 ,因採藥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賦》:“歸去來兮,人間不可以託些,吾將採藥於 蓬丘 。” 宋 蘇軾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詩:“明年採藥 天台 去,更欲題詩滿 浙 東。” 清 劉獻廷 《贈張鐵橋先生》詩:“還期徧走 齊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錢金甫 《贈魏惟度》詩:“偶停 司馬 游 梁 騎,暫作 嵩山 採藥人。”
吹笙
喻飲酒。 宋 張元乾 《浣溪沙》詞題曰:“諺以竊嘗為吹笙雲。” 遼 李齊賢 《鷓鴣天·飲麥酒》詞:“飲中妙訣人如問,會得吹笙便可工。”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竊嘗,嘗酒也……《織餘瑣述》云:‘樂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氣吸之,恆輕,故以喻竊嘗。’”
俊彥
才智出眾的人
賢才俊彥
嶔崟
1.高大;險峻。
例句:《文選·張衡<思玄賦>》:“嘉 曾氏 之歸耕兮,慕 歷阪 之嶔崟。” 張銑 註:“嶔崟,高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南岸有青石,夏沒冬出,其石嶔崟,數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唐 駱賓王 《帝京篇》:“桂殿嶔崟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詩:“先我入深巖,嶔崟剖重嶂。”
賤子
謙稱自己。《漢書·遊俠傳·樓護》:“時請召賓客, 邑 居樽下,稱‘賤子上壽’。”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柳亞子 《 * 先生六十壽詩》:“賤子傾心久,神交許我狂。”
誨音
教導的話。 宋 蘇軾 《回答館職啟》:“某方此賜環,遽承枉駕,沐誨音之已厚,愧馳謁之未遑。” 元 王惲 《汴梁路城隍廟記》:“ 景禮 臨終貽屬 妙明 曰:‘汝等祗嚴修潔,善守廟祊,毋負 劉侯 付託。’ 妙明 唯曰:‘敢不敬承誨音。’”
隨行
(1) 跟著別人走;跟隨
(2) 隨從人員
百折
(1).極言曲折之多。 宋 蘇洵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執事之文,紆餘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疎暢,無所間斷。” 金 元好問 《宿張靖田家》詩:“湍流落空嵌,百折不容騁。” 明 韓守益 《蘇武慢·江亭遠眺》詞:“地涌 岷 峨 ,天開 巫峽 , 江 勢西來百折。”
(2).見“ 百折不撓 ”。
千尋
古以八尺為一尋。“千尋”,形容極高或極長。 晉 左思 《吳都賦》:“擢本千尋,垂蔭萬畝。” 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詩:“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頭 。” 清 林則徐 《輿縴》詩:“一綫劃開雲徑曉,千尋曳入洞天秋。” 趙朴初 《西江月·參觀密雲水庫工程》詞:“鐵壁千尋鎖浪,碧波萬頃如油。”
深思
認真思考,深入考慮
深思熟慮
返駕
車駕回駛;回歸。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漢成帝 ﹞每乘輿返駕,以愛幸之姬寶衣珍食,捨於道傍,國人之窮老者皆歌‘萬歲’。” 清 蒲松齡 《念奴嬌·挽袁宣四》詞:“返駕無朝,人道是,萌水松籬逝矣。”《豆棚閒話·陳齋長論地談天》:“日將暮矣,余將返駕入城。”
意遠
(1).謂胸懷曠達,意趣超逸。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 唐 杜甫 《麗人行》:“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緩走到堤邊,看那遊人垂釣,忽聽到數聲清磐,度水穿林,更覺滌盡塵心,飄飄意遠。”
(2).猶言想得很遠。 葉聖陶 《倪煥之》十六:“她的淺笑使你神往,她的小步使你意遠。”
鳴琴
(1).琴。《韓非子·說林下》:“ 文子 曰:‘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珮,此人遺我玉環。’” 晉 陸機 《擬東城一何高》詩:“閒夜撫鳴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薦琴石》詩:“遠師 騶忌 鼓鳴琴,去和《南風》愜 舜 心。”
(2).彈琴。 唐 高適 《登子賤琴堂賦詩》之一:“ 宓子 昔為政,鳴琴登此臺。” 唐 黃滔 《湘中贈張逸人》詩:“鳴琴坐見燕鴻沒,曳履吟忘野逕賒。”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作邑啟事》:“鳴琴堂上,將貽不治事之譏;投巫水中,必得擅 * 之罪。”
(3).《呂氏春秋·察賢》:“ 宓子賤 治 單父 ,彈鳴琴,身不下堂而 單父 治。”後因用“鳴琴”稱頌地方官簡政清刑,無為而治。 唐 郎士元 《送長沙韋明府》詩:“遙知訟堂里,佳政在鳴琴。” 明 王錂 《尋親記·修築》:“下官 封丘縣 宰是也。才非雉錦,政忝鳴琴。”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製錦功偏著,鳴琴政自循。”
軒冕
(1).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則有軒冕、服位、穀祿、田宅之分,死則有棺槨、絞衾、壙壟之度。”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既軒冕之非榮,豈緼袍之為恥。” 唐 陳子昂 《昭夷子趙氏碑》:“故蓬居窮巷,軒冕結轍。”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軒冕,軒冕化宮室,宮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祿。《莊子·繕性》:“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 唐 《過陶徵君隱居》詩:“田園三畝緑,軒冕一銖輕。”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文》:“軒冕失之,有時而復來;節行失之,終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簡袁永之獄中》詩:“本同江海人,俱為軒冕誤。” 清 納蘭性德 《與顧梁汾書》:“恆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軒冕。”
(3).指國君或顯貴者。《管子·輕重甲》:“故軒冕立於朝,爵祿不隨,臣不為忠。”《後漢書·崔駰傳》:“臨雍泮以恢儒,疏軒冕以崇賢。” 唐 王昌齡 《灞上閒居》詩:“軒冕無枉顧,清川照我門。”《明史·文苑傳四·徐渭》:“當 嘉靖 時, 王 李 倡七子社, 謝榛 以布衣被擯。 渭 憤其以軒冕壓韋布,誓不入二人黨。”
(4).指為官。 清 侯方域 《湯御史傳》:“然性素高介,當官則死其職,過即澹然無軒冕情。”
從茲
猶從此。 唐 杜甫 《為農》詩:“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四遊記·猴王得仙賜姓》:“自從 盤古 破鴻濛,開闢從茲清濁辨。” 清 孫枝蔚 《張孝子詩》:“乞棺殮主長哀號,從茲孝烈聞 通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