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

冊府常披輿地圖,西極江源東竟海。

中流銀髮能許長,氐父乃如黍米在。

獲金名易裴頭陀,祗園高下臨澄波。

自茲勝跡擅吳下,騷人禪客游恆多。

南國重來命巡楫,風恬浪靜韶春日。

佳境畢景不能窮,琳宮梵宇層樓赤。

石𥱼萬劫埋仙魄,髯翁吟際髯應黑。

今來古往熾然明,不遷者存底用驚。

福地只宜泯六識,山色江聲定何物。

印公留帶可鎮山,當時公案足警頑。

蘇公不言言未已,試看袞袞東流水。

詩詞問答

問: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八

2. 金山前島世傳郭璞墓

參考注釋

冊府

(1).古時帝王藏書的地方。《晉書·葛洪傳論》:“紬奇冊府,總百代之遺編;紀化仙都,窮九丹之祕術。”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窺上帝之兵鈐,入先王之冊府。” 宋  陸游 《縱筆》詩:“歸從冊府猶披卷,了卻官書更賦詩。”

(2).帝王冊書的存放處。 唐  司空圖 《上考功》:“ 洛 下則神仙 元禮 ,威振邊陲; 江 南則談笑 謝公 ,勛高冊府。”

(3).文壇,翰苑。 唐  盧照鄰 《<南陽公集>序》:“ 褚河南 風標特峻,早鏘聲於冊府。”

輿地圖

地圖。《史記·三王世家》:“臣請令史官擇吉日,具禮儀上,御史奏輿地圖。” 司馬貞 索隱:“謂地為輿者,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故地圖稱輿地圖。” 元  周伯琦 《野狐嶺》詩:“大哉輿地圖,垂創何其艱。”《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我在一個朋友座中,見一張東三省輿地圖,非常精細,連村莊地名俱有。”

西極

(1).西邊的盡頭。謂西方極遠之處。《楚辭·離騷》:“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極。”《漢書·禮樂志》:“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2).指 長安 以西的疆域。 唐  杜甫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詩:“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 唐  杜甫 《往在》詩:“安得自西極,申命空 山 東。” 仇兆鰲 註:“西極,指京師之西,與 山 東相對。或指 吐魯蕃 者,非。”

(3). 漢 代 烏孫國 所產之良馬。《史記·大宛列傳》:“﹝ 匈奴 ﹞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雲。”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中等

銀髮

白髮的美稱。 周立波 《李大貴觀禮》:“這位銀髮老人在擴音器前接著說道:‘第一項,升旗。’” 郭小川 《贈友人》詩:“你添了幾根銀髮,我多了幾許白髯。”

能許

這樣。 宋  陳師道 《晚望》詩:“蟬鳴不餘力,蛙腹能許怒。” 宋  楊萬里 《病後覺衰》詩:“小松能許劣,學我弄吟髭。”

黍米

(1).黍子碾成的米。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笨麴並酒》:“﹝粟米酒﹞貧薄之家,所宜用之。黍米貴而難得故也。”《新唐書·五行志一》:“細如絲髮,大如黍米。”《東周列國志》第六回:“﹝ 周桓王 ﹞使人以黍米十車遺之曰:‘聊以為備荒之資。’”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一:“煮黍米為粥和生大麥芽攪漉取汁煎之,濡者為餹稀,乾者為餹條。”

(2).指糯米。《太平御覽》卷八五一引 晉  周處 《風土記》:“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頭陀

原意為抖擻浣洗煩惱。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後世也用以指行腳乞食的僧人。又作“馱都、杜多、杜荼”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澄波

清波。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澄波萬壑,潔瀾千里。” 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距施州二十里》詞:“萬事茫茫,分付澄波與爛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東瞰澄波,西懸倒壁。”

勝跡

名勝古蹟

江山留勝跡

然而一切西湖勝跡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卻是這 雷峰塔。—— 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

吳下

泛指 吳 地。下,用於名詞後表示處所。《宋書·隱逸傳·戴顒》:“ 桐廬 僻遠,難以養疾,乃出居 吳 下。” 明  高啟 《修忠佑祠疏》:“號雖著於 江 東,祀已傳於 吳 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虎邱賀方回題名》:“﹝ 賀方回 ﹞以尚氣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退居 吳下 。” 魯迅 《花邊文學·“京派”與“海派”》:“ 梅蘭芳 博士,戲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貫則為 吳下 。”按, 梅 氏原籍 江蘇  泰州縣 。

騷人

(1) 指詩人

騷人墨客

(2) 泛指憂愁失意的文士、詩人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李白《古風》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禪客

(1).佛教語。禪家寺院,預擇辯才,應白衣請說法時,使與說法者相為答問,謂之禪客。亦用以泛稱參禪之僧。 唐  劉長卿 《雲門寺訪靈一上人》詩:“禪客知何在,春山到處同。” 宋  蘇軾 《初發嘉州》詩:“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水滸傳》第四回:“長老一面叫職事僧人留住眾禪客,再回禪堂,自去坐禪。”

(2).梔子的別稱。見 元  程棨 《三柳軒雜識》。

南國

祖國的南部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風恬浪靜

(1).沒有風浪。 唐 裴鉶 《傳奇·鄭德璘》:“物觸輕舟心自知,風恬浪靜月光微。” 明 陸采 《懷香記·問卜決疑》:“臨危蹈險,江心漏船,惟願得風恬浪靜,早見平安。”

(2).比喻平靜無事。《三國演義》第九一回:“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牡羊祭之,自然風恬浪靜,更兼連年豐稔。”《二刻拍案驚奇》卷十:“若不虧得一個人有主意,處置風恬浪靜,不知炒到幾年上纔是了結。”

春日

(1).春天;春季。《詩·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唐  寒山 《詩》之六十:“ 洛陽 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管樺 《故鄉》:“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熱。”

(2).春天的太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晉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佳境

美好的境界

漸入佳境

畢景

(1).日影已盡。指入暮。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昭帝 ﹞乃命以文梓為船……隨風輕漾,畢景忘歸,乃至通夜。” 齊治平 註:“畢景,日影已盡,謂日暮也。” 唐  杜甫 《陪章留後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詩:“出塵閟軌躅,畢景遺炎蒸。” 仇兆鰲 註:“畢景,謂盡一日之影。” 清  黃景仁 《泥塗嘆》詩:“畢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

(2).比喻人之暮年。 唐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髮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望雲悲轗軻,畢景羨沖融。” 仇兆鰲 註:“四句衰老之嘆。”

(3).竟日;整天。《南史·殷臻傳》:“﹝ 臻 ﹞幼有名行, 袁粲 、 儲彥回 並賞異之,每造二公之席,輒清言畢景。” 唐  孟浩然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詩:“兩心喜相得,畢景共談笑。”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琳宮

仙宮。亦為道觀、殿堂之美稱。《初學記》卷二三引《空洞靈章經》:“眾聖集琳宮, 金母 命清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開琳宮。” 宋  趙師俠 《水調歌頭·龍帥宴王公明》詞:“琳宮香火緣在,還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謙 《宿雲台觀》詩:“趍程疲永路,記宿喜琳宮。”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樑文》:“睇琳宮之絢爛,悲木鐸之幽沉。”

梵宇

佛寺。《梁書·張纘傳》:“經法王之梵宇,覩因時之或躍;從四海之宅心,故取亂而誅虐。” 唐  宋之問 《登禪定寺閣》詩:“梵宇出三天,登臨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小生是 西洛 貧儒,四海遊學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殘遊記》第二回:“﹝ 老殘 ﹞到了 鐵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層樓

高樓。 漢  繁欽 《建章鳳闕賦》:“象玄圃之層樓,肖華蓋之麗天。” 宋  張先 《卜運算元慢》詞:“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見。” 元  薩都剌 《層樓即事》詩:“半空雲氣層樓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 賀敬之 《雷鋒之歌》:“我胸中的層樓呵,有八面來風!”

標籤:金山寺

詩詞推薦

  • 次韻宇文舍人見貽之作

    喻良能宋代〕不見褚公今二年,重來青眼尚依然。偃松篇美天猶和,正殿班清人孰先。今日赤墀煩暫立,他年黃閣徑須仙。白頭
  • 吊無為照老三首

    李流謙宋代〕六尺岩岩鐵石姿,可憐一病不支持。荒榛半壠獨歸處,暝靄數峰無見時。未割塵緣聊灑涕,欲尋陳跡但喔詩。蕭蕭
  • 壬辰春帖子·其三

    乾隆清代〕迎氣送寒日並告,對時育物志惟勤。蘇家詩與辛家令,未免詞鄰率易雲。
  • 又賦早春書事

    徐鉉唐代〕苑裡芳華早,皇家勝事多。弓聲達春氣,弈思養天和。暖酒紅爐火,浮舟綠水波。雪晴農事起,擊壤聽賡歌。
  • 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屈大均清代〕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淒涼句。一片望鄉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避暑冷泉

    方岳宋代〕火雲散鱗甲,萬瓦如炊燖。東華車馬塵,褦襶不自禁。誰能半日閒,脫身此窺臨。百錢買漁篷,橫截南北岑。追隨
  • 初夏出遊

    陸游宋代〕早緣疏拙遂歸耕,晚為沉綿得養生。藥鑱釣竿緣已熟,海村山市眼偏明。安西萬里人何在?廣武千年恨未平。但使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吳潛宋代〕春岸春風荻已芽。推排春事到蘆花。只應推上鬢邊華。投老未歸真左計,久陰得霽且舒懷。紅紅白白有殘葩。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大巧

    徐元傑宋代〕大巧工夫本不全,清光鑿破未教圓。豈無妙補蒼穹手,修滿冰輪送上天。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感知上刑部鄭侍郎

    李洞唐代〕寄掩白雲司,蜀都高臥時。鄰僧照寒竹,宿鳥動秋池。帝誦嘉蓮表,人吟寶劍詩。石渠流月斷,畫角截江吹。閒出
  • 立秋後自京歸家

    李郢唐代〕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於蛇。西江
  • 詠懷古蹟五首·其一

    杜甫唐代〕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
  • 次韻五詩堅鄭貴溫棋社

    樓鑰宋代〕二公休致我來歸,盡可同裁隱士衣。此已屢謀登竹所,君其無吝造城扉。人間厭見手翻覆,樂處但當賾指揮。涼氣
  • 登萬象樓和計次陽韻

    魏了翁宋代〕塵纓羈我身,對景慵著語。青山喚倚欄,壯氣臨潁汝。曾雲卷油幕,萬嶺眇煙縷。酒闌一橫笛,樓前葉自雨。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八十四吟

    陸游宋代〕新歲八十四,自宜形影孤。睡憑書擯相,愁賴酒枝梧。兒問離騷字,僧傳本草圖。孰言生計薄,種芋已成區。
  • 萍鄉病渴

    樂雷發宋代〕犬子無從典鷫鸘,荒村忍渴望瀟湘。楚王萍實甜如蜜,不許詩人取次嘗。
  • 病減

    陸游宋代〕病減停湯熨,身衰賴按摩。書虧平日課,睡比故年多。龜卜占休泰,醫方校闕訛。有時還一笑,隔浦起漁歌。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賦得邊城角

    白居易唐代〕邊角兩三枝,霜天隴上兒。望鄉相併立,向月一時吹。戰馬頭皆舉,征人手盡垂。嗚嗚三奏罷,城上展旌旗。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蜀僧去塵

    蘇洵宋代〕十年讀《易》費膏火,盡日吟詩愁肺肝。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將芹芷薦君盤。誰為善相寧嫌瘦,復有知音可廢彈。
  • 靈谷寺

    乾隆清代〕建陵故遷寺,儒釋典俱違。儒固乖忠恕,釋仍有是非。舊名殊杳杳,新景自依依。暫向匡床坐,那看花雨霏。
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原文_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