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見寄三首·其二

作者:王汝玉 朝代:明代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

鶴飛空林表,人語驚泉間。

清景方自悅,所思杳難攀。

歸云何處至,無復望中山。

詩詞問答

問: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汝玉
問: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刪韻

參考注釋

飛空

飛入空中。 唐 儲光羲 《詠山泉》:“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宋 王安石 《送吳顯道》詩之一:“上有橫河斷海之浮雲,可望不可攀。飛空結樓臺,影動杳裊沖融間。”

林表

(1).林梢,林外。《文選·謝朓<休沐重還丹陽道中>》詩:“雲端 楚 山見,林表 吳 岫微。” 李善 註:“表,猶外也。”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之三:“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鄭刺史祠》:“遙見山麓屋宇,隱隱出林表,策馬赴之。”

(2). 漢 宮中女官名。《漢書·敘傳上》:“時 長信 庭林表適使來,聞見之。” 顏師古 註:“ 長信 宮庭之林表也。林表,官名耳。庭非官稱也。”

清景

(1).猶清光。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三辰蔽於天,則清景暗於地。” 唐 儲光羲 《終南幽居獻蘇侍郎》詩之一:“朝日懸清景,巍峩宮殿明。” 清 龔自珍 《桂殿秋》詞序:“時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氣之空濛,都為一碧,散清景而離合,不知幾重。”參見“ 清光 ”。

(2).清麗的景色。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 謝靈運 ‘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慮的事。《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詩:“幽蘅發空曲,芳杜綿所思。” 明 劉基 《雜詩》:“欲采寄所思,不憚道路遠。”

(2).泛指思考。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四:“音樂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時候,他便連綴若干聲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達出來!”

云何

(1).為何,為什麼。《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先公勳業如是,君作《東征賦》,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峽石》詩:“云何清淑氣,孕此詭譎跡?”

(2).如何;怎么辦;怎么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後漢書·班勇傳》:“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吏屯 樓蘭 ,利害云何?”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上面並無題字,不知宣傳者於意云何。”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中山

(1) 周代諸侯國名。今河北正定縣東北,戰國時為趙武炅王所滅

兼……趙、 宋、 衛、 中山之眾。—— 漢· 賈誼《過秦論》

(2) 又

非尊於…中山之君。

詩詞推薦

  • 為朱柳州賦足庵

    陳郁宋代〕名庵以足關天理,須向庵中靜處參。底事此心無所欠,祗緣與世不生貪。書淫過似專房樂,蔬食多於列鼎甘。卻怪
  • 和前韻呈李果州

    劉宰宋代〕行樂非吾事,朋從慰此生。劇談忘夜永,起立緩杯行。黃獨幽人供,朱弦太古聲。他年盛出集,不假退之評。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_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迎步廊

    乾隆清代〕迴廊不欲直,曲折足延步。一轉一致幽,迎人遞佳趣。因之悟為文,元氣在吞吐。善詮理者誰,莫過陸家賦。
  • 赤壁夢鶴

    何夢桂宋代〕遼海千年約未寒,一樽還酹大江乾。夜深睡熟忘身世,天闊歸遲化羽翰。滿界紅塵飛不下,半船明月笑相看。起來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_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散花樓

    喻汝礪宋代〕濯錦江邊莎草濃,散花樓畔夭芙蓉。蜀山疊疊修門遠,誰把丹心問李鄘。
  • 山居

    華岳宋代〕布作寬袍竹作冠,蕭然萬慮不相關。數聲橫笛煙霄外,一個閒人天地間。若遇急流須勇退,從教倦鳥不知還。百年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_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嵩山二十四詠·其二十一·玉女峰

    樓異宋代〕玉仙曾此駐雲車,日薄窗紗映雪膚。七字天書人不辨,定知玄女手中符。
  • 喜於廣陵拜覲家兄奉送發還池州

    韋應物唐代〕青青連枝樹,苒苒久別離。客游廣陵中,俱到若有期。俯仰敘存歿,哀腸發酸悲。收情且為歡,累日不知飢。夙駕
  • 雲入窗牖

    徐僑宋代〕白雲入戶牖,幽趣頗相關。俗遠人無累,心夷物自閒。
  • 思賢堂

    蘇轍宋代〕楊公守臨汝,俯仰八十載。推遷城市非,散落篇章在。外物固難必,清名竟安賴。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飛翔
  • 陳子昂無端帖贊

    岳珂宋代〕麟台正字垂拱臣,手持鴻筆扶金輪。喔咿自擬教牝晨,尚欲圭璧全其身。筆精墨妙雖有神,千載乃作無端人。以人
  • 贈蘇仲豫

    李彭宋代〕平生照眼玉壺冰,解向朝陽續鳳鳴。黃鵠樓前重會面,白蓮社裡定交情。疏才我亦憐文舉,大雅君應笑正平。貰酒
  • 烏牙寺

    李白唐代〕夜宿烏牙寺,舉手捫星辰。不取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_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林子衡惡夢之什

    陳藻宋代〕昔人賡詩不賡韻,韻恐不與事相關。後人未得詩中趣,賡得韻來夸甚難。相逢索我一夢吟,我欲可以呈孔顏。若要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_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留題清渭樓

    黃孝先宋代〕黃公愛山不知休,終日不下清渭樓。與官落得官下隱,愛山不得山中游。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天生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_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華山隱之宗陽宮

    馬祖常元代〕江閣魚龍近,山房霧雨多。地清天不暑,池曲水無波。筍籜迎書帶,櫻桃送錦窠。呦呦呼伴鹿,唼唼換經鵝。養素
  • 送廣文傅與礪佐天使安南

    黎崱元代〕尚書文史濟時才,匹馬仍隨使客來。滄海龍飛天子詔,青冥鶴下趙王台。諸溪篁竹參差動,五嶺梅花準擬開。政使
  • 菩薩蠻·砑箋銀粉殘煤畫

    納蘭容若清代〕砑箋銀粉殘煤畫,畫煤殘粉銀箋砑。清夜一燈明,明燈一夜清。片段預告驚宿燕,燕宿驚花片。親自夢歸人,人歸夢自
  • 范純粹宋代〕慣處賤貧知世態,飽諳遷謫見家風。
  • 賦得善人為寶(得良字八韻考試差題)

    乾隆清代〕國寶惟賢乂,天工資贊襄。楚書已舉要,元史更言詳。吁俊登岩穴,宣猷佐廟廊。濟川作舟楫,珍席匪琳琅。內俾
和僧見寄三首·其二原文_和僧見寄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