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秋水灌河(得方字八韻鄉試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百川灌河至,河伯喜陽陽。

極望無涯涘,通流合渺茫。

馬牛渾不辨,鷗鷺若為翔。

盡美謂超類,安知有大方。

東行因到海,北面乃驚洋。

既嘆旋思殆,難窮固莫量。

庶堪語理道,惟在反真常。

滿損謙受益,虞書已道詳。

詩詞問答

問:《賦得秋水灌河(得方字八韻鄉試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一百

2. 得方字八韻鄉試題

參考注釋

百川灌河

河:黃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黃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河伯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黃河水神《莊子·秋水》:“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釋文:“河伯姓馮,名夷,一名冰夷,一名馮遲”。因為渡河淹死,天帝封之為水神

喜陽

趨向或適應於陽光

極望

遠望,盡目力所及

極望之不可見矣。——明· 顧炎武《復庵記》

涯涘

(1).水邊;岸。《莊子·秋水》:“今爾出於涯涘,觀於大海。”《西京雜記》卷六:“ 昆明池 中有戈船樓船……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蓋,照灼涯涘。” 南朝 梁 沉約 《與范述曾論竟陵王賦書》:“夫渺汎滄流,則不識涯涘。” 宋 王禹偁 《謝聖惠方表》:“窺天愈覺於高明,觀海莫知其涯涘。”

(2).邊際;界限。 南朝 齊 謝朓 《辭隨王箋》:“榮立府庭,恩加顏色。沐髮晞陽,未測涯涘。”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一:“後世之士不務守經合道而好論其變化,渺茫不見涯涘。” 明 高攀龍 《儕鶴趙先生小傳》:“先生磊落英邁,卓然物表,了無蓋藏,渾無涯涘。”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先生於書,無所不讀,函蓋充周,不見涯涘。”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一個人在馬路上從狹隘的深藍天空里看看群星,慢慢的向前行走,一邊作些漫無涯涘的空想。”

(3).引申為盡頭。 唐 顏真卿 《<乾祿字書>序》:“綆短汲深,誠未達於涯涘。”

(4).限量;窮盡。《朱子全書》卷四:“吾輩不用有忿世疾惡之意,當常自體此心,寬明無係累,則日充日明豈可涯涘耶!”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蓋其學力深厚,不可涯涘。” 明 宋濂 《<莆田四如先生黃公後集>序》:“則其所著皆六經六微,所宣皆天地之秘,誠有未易涯涘者。” 孫中山 《實行裁兵宣言》:“吾民馨香之禱,豈有涯涘?”

通流

(1).指通行。《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淮南子·本經訓》:“ 江 淮 通流,四海溟涬。”《南史·夷貊傳上·西南夷》:“水陸通流,百賈交會。”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王公墓志銘》:“開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

(2).謂貨物流通。《荀子·王制》:“通流財物粟米,無有滯留。” 宋 蘇軾 《論綱梢欠折利害狀》:“既免徵稅,而腳錢又輕,故物貨通流。”

(3).往來走動,交往。 吳汝綸 《<孔敘仲文集>序》:“ 梅 曾 二家賓客相通流。”

渺茫

(1) 時地遠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馬牛

(1).馬和牛。《書·費誓》:“無敢寇攘,踰垣牆,竊馬牛。” 唐 韓愈 《獲麟解》:“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恆有於天下,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2).牛馬。比喻迫於生活供人驅使從事艱苦勞動的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尊堂病廢,不能理家人生產;弟坐食,一無所操作,賢夫婦何為作馬牛哉!” 蔣智由 《有感》詩:“淒涼讀盡 * 史,幾箇男兒非馬牛!”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盡美

極美;完美。《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後漢書·逸民傳序》:“是以 堯 稱則天,不屈 潁陽 之高; 武 盡美矣,終全 孤竹 之絜。” 晉 陸雲 《與平原書》之五:“《詠德頌》甚復盡美,省之惻然。” 唐 孟郊 《投所知》詩:“君存古人心,道出古人轍;盡美固可揚,片善亦不遏。”參見“ 盡善盡美 ”。

大方

(1) 對於財物不計較、不吝嗇

村里人倒很大方,願意管我飯

(2) (舉止)自然不俗氣;無拘束

他舉動活潑;說話很大方爽快

(3) 衣著適當

她的一個肩帶往下拖垂,用美國的標準來說,使她倒顯得很大方

(4) 大道理

北面

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見君主則面朝北,所以對人稱臣稱為北面

北面而事之。——《資治通鑑》

窮固

(1).謂窮凶頑惡。《國語·魯語上》:“夫 莒太子 殺其君,而竊其寶來,不識窮固。”

(2).指不肖而鄙陋的人。《國語·鄭語》:“今王棄高明昭顯,而好讒慝暗昧;惡角犀豐盈,而近頑童窮固。”

理道

(1).道理;理法。 漢 徐幹 《中論·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則異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還宮已數日,將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門,誠為不知理道。” 嚴復 《論世變之亟》:“ 中國 理道與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 唐 韓偓 《朝退書懷》詩:“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錢鏐 ﹞迨於晚歲,方愛人下士,留心理道,數十年間,時甚歸美。” 宋 王讜 《唐語林·夙慧》:“ 開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

(3).指文章的義理。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文士輕薄不顧理道,有甚害義者。” 明 李東陽 《送畢驗封充淮府冊封副使》詩序:“文學足以考據理道,才略足以酬應事變。”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陳公 ﹞為古文學,得於 桐城 姚姬傳 先生;扶植理道,寬朴博雅。”

真常

釋道用語。真實常住之意。《楞嚴經》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唐 呂岩 《敲爻歌》:“達聖道,顯真常,虎兕刀兵更不傷。”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夫釋道之書,以真常為性,以清浄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黃宗羲 《<翁元鎧禪師語錄>序》:“出其語録讀之,絶去枝蔓,獨露真常。”

謙受益

謂謙虛會得到益處。《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 * 《革命長者和良師益友》:“ 林老 經常引用‘謙受益,滿招損’這句話來與我們共勉。”

詩詞推薦

賦得秋水灌河(得方字八韻鄉試題)原文_賦得秋水灌河(得方字八韻鄉試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