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原文

耕田當溯堯,徵夏亦在杞。

為政戒紛更,愛民實基址。

毋謂民可欺,莫嫌風多俚。

聽其不知識,任彼勤耘耔。

漫雲興禮樂,惟切恤旱水。

臨蒞雖多年,勉此數言止。

皇祖昔經茲,施惠瘠縣起。

雞鳴犬吠音,安堵接鄰里。

西巡凡六過,匪尋景光美。

古縣俗尚朴,允吾心所喜。

免賦循常例,詎計以恩市。

五字出平易,求治無奇理。

詩詞問答

問: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一

參考注釋

耕田

犁地,耕種田地

為政

(1).治理國家;執掌國政。《詩·小雅·節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左傳·宣公元年》:“於是 晉侯 侈, 趙宣子 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商調曲一》:“ 有熊 為政,訪道於 容成 。”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陛下為政九年,除執政臺諫外,未嘗與羣臣接,然天下不以為非者,以謂垂簾之際,不得不爾也。” 清 姚鼐 《<左傳補註>序》:“ 魏獻子 合諸侯,乾位之人,而述其為政之美,詞不恤其夸。”

(2).指執政者。《儀禮·大射》:“﹝司射﹞自阼階前曰:‘為政請射。’” 鄭玄 註:“為政謂司馬也。司馬,政官,主射禮。”

(3).處理政事。 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 唐 岑參 《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詩:“應須力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為政不相師友》:“公雖受知於 文端 ,而為政不相師友,一切聽從民便。”

(4).做主。《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七:“蓋金微,不能為政,但隨氣所勝,革化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宮。《論語·為政》:“子奚不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 明 宋濂 《趙侯神道碑銘》:“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節於危難之時,蓋為政以及物者易,而殺身以成仁者難。”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之三:“時艱為政好,地逈得官閒。”

紛更

變亂更易。《史記·汲鄭列傳》:“何乃取 高皇帝 約束紛更之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紛,亂也。”《金史·張中孚傳》:“且保甲之法行之已習,今遽紛更,人必逃徙。”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願皇上除弊政,毋示紛更。”

愛民

指熱愛人民,特別指官員熱愛百姓。

基址

(1) 建築物的底部,多指古時的建築物留下的遺址

(2) 建築物的遺蹟

(3) 用來比

可欺

(1) 可以欺侮

(2) 可以欺騙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耘耔

語本《詩。小雅。甫田》:“今適南畝,或耘或耔。”謂除草培土。後因以“耘耔”泛指從事田間勞動。 漢 張衡 《東京賦》:“兆民勸於疆埸,感懋力以耘耔。”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萬卷有時用,植杖且耘耔。” 清 黃宗羲 《陳乾初先生墓志銘》:“如五穀之性,不藝植,不耘耔,何以知其種之美耶?”

雲興

(1).雲起。《詩·曹風·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毛 傳:“薈、蔚,雲興貌。” 南朝 陳後主 《五言畫堂良夜履長在節歌管賦詩迾筵命酒十韻成篇》:“雲興四山霾,風動萬籟答。” 唐 韋應物 《答劉西曹》詩:“篇翰如雲興, 京洛 頗優遊。” 宋 陸游 《舟中》詩:“雲興山疊見,海近地勢坼。”

(2).趁時奮起。 晉 陸機 《辨亡論上》:“於時雲興之將帶州,飇起之師跨邑。”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奮臂雲興,騰跡虎噬。”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穎達 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高誘 註:“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臨蒞

亦作“ 臨蒞 ”。來到、來臨。舊多指皇帝即位理政。《莊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臨蒞天下,謂就天子之位。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其所臨蒞,莫不肌栗慴伏。”《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吾臨蒞五年,兵難騷動,未得休眾息役,惠康士庶。” 宋 葉適 《平江縣王文正公祠堂記》:“不然,則彼嘗所臨涖非不多,而獲祠於民何其少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善禪機》:“臨蒞後,嘗告近臣曰:‘朕欲治世法十載,然後開明釋法。’”

見“ 臨蒞 ”。

多年

謂歲月長久。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漢 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舊唐書·李密傳》:“愛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國多年,祚延長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舉便登上第。”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說不完那許多離情別緒,而今天便覺得無話可談了。”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於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施惠

施恩

以不上夜班對我施惠

雞鳴犬吠

見“ 雞鳴狗吠 ”。

安堵

猶安居。《史記·田單列傳》:“ 即墨 即降,願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百姓安堵,四民反業。” 宋 李綱 《自海陵泛江歸梁溪作》詩:“蒼生倘有安堵望,笑傲可自終餘齡。”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海寇攻城,不及鄉里,而徧免四鄉之賦,則利於安堵之民,而不利於被難之民。”

接鄰

鄰接

景光

(1).猶祥光。《後漢書·郎顗傳》:“若還 瓊 徵 固 ,任以時政, 伊尹 、 傅説 ,不足為比,則可垂景光致休祥矣!。” 唐 李邕 《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增河海之渥澤,近日月之景光。”

(2).光陰。 漢 蘇武 《詩》之四:“願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再次前韻》:“志士惜景光,登麓已知岑。” 清 李果 《示兩兒》詩之二:“努力愛景光,汝曹從此始。”

(3).光景;景況。 唐 劉禹錫 《問大鈞賦》:“抗陛級乎重霄兮,異人間之景光。” 清 汪懋麟 《送林淡亭視學中州》詩:“聖朝沐浴四十載,景光略與當年同。”

俗尚

世俗的風尚。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然閔其棄俗尚而從於寂寞之道,以之爭名於時也。” 宋 陸游 《跋花間集》之二:“久而自厭,然梏於俗尚,不能拔出。”《明史·西域傳三·烏斯藏》:“惟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導為善,乃遣使廣行招諭。” 李大釗 《平民主義》五:“見了這些分裂的現象,都湊集在一個時代,凡在這個時代所制的器物,所行的俗尚,都帶著分裂的色采,就說現在的時代是分裂的時代。”

心所

佛教語。心所有法的簡稱。亦名相應行法、心數。謂此類法皆依心王而起,與心王相應。如:觸、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種。 章炳麟 《駁神我 * 說》:“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與禽獸所同也。”

免賦

免徵賦稅。《宋史·太祖紀一》:“﹝ 建隆 二年正月﹞壬子, 商州 鼠食苗,詔免賦。”

循常

(1).遵守常規。《後漢書·仲長統傳》:“又中世之選三公也,務於清慤謹慎,循常習故者。”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英雄》:“聰能謀始,明能見機,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慮變。”《元典章·台綱二·體察》:“各道提刑按察司改為肅政廉訪司,其所責任,與前不同,若復循常,必致敗事。”《花月痕》第四六回:“天象示警於上,人事舛迕於下。而內閣大臣,猶循常襲故,旅進旅退於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捫心,其能 * 乎?”

(2).尋常;普通。《後漢書·劉愷傳》:“有司不原樂善之心,而繩以循常之法,懼非長克讓之風,成含弘之化。”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斯實不世之隆恩,寧曰循常之恆禮。” 唐 韓愈 《答劉正夫書》:“今後進之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聖賢人為法者。雖未必皆是,要若有 司馬相如 、 太史公 、 劉向 、 揚雄 之徒出,必自於此,不自於循常之徒也。”

五字

(1).五個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漢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時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 ( 鍾會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爾耶?’ 松 曰:‘ 鍾會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後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

平易

(1) 謙遜和藹

平易近人

(2) 淺近易懂

(3) 妥當簡易

其理平易

(4) 平坦寬廣

地勢平易

詩詞推薦

  •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

    戴表元宋代〕炎方有朱鳥,璀璀顏色異。土人目為鳳,信爾可安致。生雛固當奇,千歲會一致。紛紛鴻燕期,寂寂非我事。
    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原文_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春

    釋文珦宋代〕遊人只道花時好,老子心偏愛晚春。萬紫千紅都謝了,綠陰時見採桑人。
  • 憶舊言懷寄江寧道卿龍圖

    宋祁宋代〕下蔡行差近,金陵路更東。忉忉成念遠,咄咄但書空。恩厚容藏疾,時亨遂諱窮。祿慚千石守,老謝一錢翁。憶昨
  • 元宮詞·祈雨番僧鮓答名

    朱有燉明代〕祈雨番僧鮓答名,降龍刺馬膽巴瓶。牛酥馬乳宮中賜,小閣西頭聽唪經。
  • 懷歸·其十九

    申佳允明代〕趙陵新戰壘,愁思在東皋。野水消塵騎,春煙醉濁醪。素琴奄往事,高枕屬吾曹。感慨官為累,晨風拂鬢毛。
  • 和張大著顛字韻二首

    魏了翁宋代〕倀倀趨局曉衣顛,妙語飛來墨已鮮。太一藜然分夜隙,蓬萊海闊接風船。臨邛詞客雖末至,淮海簽書非少年。獨抱
  • 送趙主簿

    陳宓宋代〕簿領官居小似船,清溪深處隱三年。才華警敏恢牛刃,行李蕭疏跨鶴仙。羅渡分攜雖有恨,西湖相見豈無緣。殷勤
    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原文_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蓼莪

    佚名先秦〕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 安禮以宏詞見勉因成絕句奉寄

    楊時宋代〕萬鐘身外一牛毛,斗祿紛紛漫自勞。窮涸寧為{左犭右賓}獺笑,未容仰首試鳴號。
  • 天寧節口號

    陸佃宋代〕九天宮闕五雲新,共向中間望紫宸。几杖一千年父老,衣冠三萬里君臣。瀨鄉老子如今檜,蒙縣莊生上古椿。就祝
  • 依韻和彭九及之歸養之什

    強至宋代〕江南春自好,蜀客亦思歸。淚與花俱落,心隨燕共飛。露章還子舍,孝理副宸闈。禁署風流後,謀漁未有磯。
  • 浪淘沙

    邵亨貞元代〕佳麗古神州。畫出營邱。龍飛鳳舞小瀛洲。一自水流東去後,多少離愁。湖上泛龍舟。歌吹悠悠。翠華黃屋舊曾游
  • 送韓梓秀才十八韻

    陸游宋代〕束髮走場屋,始得從君游。燈火都城夜,風雨湖上秋,追隨不隔日,岩窮探搜,摩挲石屋背,搖兀闇門舟。酒酣耳
  • 於韶景軒作歌

    乾隆清代〕韶景軒故我題名,由來三十餘年已。曾未拈毫一經詠,斯亦荒略殊甚耳。既而思之頗有說,日用不知系傳旨。莫不
  • 沁園春

    劉將孫宋代〕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後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
  • 澠池

    強至宋代〕古邑人煙陝雒間,馬蹄車轍許誰閒。不堪曉雨妨行興,猶喜秋風慰客顏。老去稍知筋力倦,年來只益鬢毛斑。相如
  • 水西寺

    熊不易元代〕柏山廟裡神松古,裴相園中僧塔高。行馬不旋陵變谷,蟄龍一起海生濤。樓侵林杪天盈尺,雲接溪頭水半篙。隔岸
  • 金山用舊作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

    乾隆清代〕江無塞外與關中,宛轉東流同入海。歸宿既同源豈殊,此何不可金山在。亦峰聳秀亦坡陀,包山屋亦圍臨波。層樓
  • 劉文潛以荔子並詩見寄

    晁公溯宋代〕十里為一候,奔騰南海來。封章伯游切,詩句少陵哀。異縣歲月改,前年霜雪摧。筠籠今遠寄,珍重手親開。
    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原文_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雪髮霜須,鯢齒雞膚。年侵蒲柳,日在桑榆。用持智之大柄,靜守道之元樞。而今百草頭邊用,妙得雲門一字俱。
    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原文_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
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原文_阜平縣五依皇祖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