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無塞外與關中,宛轉東流同入海。
歸宿既同源豈殊,此何不可金山在。
亦峰聳秀亦坡陀,包山屋亦圍臨波。
層樓阿閣實遜彼,但取其意寧取多。
四十年前武丁楫,南戒北戒一舜日。
遠懷南國錫北名,玉篆金題璽文赤。
是時新秋過望魄,冰輪遲上晚微黑。
須臾朗照大千明,坡翁奇想同堪驚。
英雄欺人索須識,江心火炬誠何物。
坡也而誠歷塞山,應更奇想句警頑。
笑我嘵嘵詞不已,如對江海而言水。
詩詞問答
問:《金山用舊作游金山寺再疊蘇軾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三
參考注釋
塞外
中國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叫“塞北”
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翦伯贊《內蒙訪古》
關中
指陝西渭河流域一帶,為陝西的農、工業發達,人口集中之地區
沛公欲王關中。——《史記·項羽本紀》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東流
(1) 水向東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東流的水,泛指河川
歸宿
人或事物的最終著落;結局
正如馬克思改造過的政治經濟學向我們指明了人類社會的必然歸宿。——《論學習 * 主義》
同源
(1)
(2) 指水流同一源頭
(3) 指事物的來源相同
同字未必同源。——王力《同源字論》
何不
為什麼不——用反問語氣,表示應該或可以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
金山
(1).產金之山。《南史·海南諸國·林邑國》:“其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比喻人的儀表英俊、德行崇高。《梁書·朱異傳》:“﹝ 異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萬丈,緣陟未登;玉海千尋,窺映不測。”
(3).西方之山。《後漢書·馮衍傳下》:“躍青龍於滄海兮,豢 * 於金山。” 李賢 註:“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蘇省 鎮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獲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時 裴頭陀 獲金於江邊,因改名。 南宋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於此山下。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千重 鐵瓮 成銀瓮,一夜 金山 換玉山。” 清 陳維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鑾江》詞:“一點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附近海中。 宋 吳聿 《觀林詩話》:“ 華亭 並海有 金山 ,潮至則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與 惠山 相埒。”
聳秀
(1).高聳秀麗。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七:“都城多聳秀,愛此高縣居。” 宋 歐陽修 《叢翠亭記》:“從城中因高以望之,眾山靡迤,或見或否,惟 嵩 最遠,最獨出,其嶄巖聳秀,拔立諸峯上,而不可掩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黟縣山水記》:“又北行為 畫工尖 ,聳秀似刻畫者。”
(2).指人的風姿高雅俊秀。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回仙》:“ 滕宗亮 謫守 巴陵郡 ,有 華州 回道士 上謁,風骨聳秀,神宇清邁。” 明 高攀龍 《山西布政使中嵩王公行狀》:“生而聳秀,神采英特。”
坡陀
同“陂陀”
計惟有天造草味,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過幾處荒墳,散見坡陀起伏間。——赤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山屋
隱士或山野人家的屋宇。 唐 皎然 《冬日山行過薛徵君》詩:“菜實縈小園,稻花遶山屋。” 金 趙秉文 《赴寧化宿王道》詩:“山屋如鷄柵,才容卸馬鞍。” 明 李東陽 《寄莊定山》詩:“山屋到秋驚雨破,野舟經日任潮生。”
層樓
高樓。 漢 繁欽 《建章鳳闕賦》:“象玄圃之層樓,肖華蓋之麗天。” 宋 張先 《卜運算元慢》詞:“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見。” 元 薩都剌 《層樓即事》詩:“半空雲氣層樓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 賀敬之 《雷鋒之歌》:“我胸中的層樓呵,有八面來風!”
阿閣
四面都有檐霤的樓閣。《尸子》卷下:“ 泰山 之中有神房阿閣帝王録。”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豈直鳳巢阿閣,入 軒後 之圖書;魚躍中舟,稱 武王 之事業。” 清 方文 《贈吳孟虎鴻臚》詩:“藏書萬卷盈阿閣,進酒千鐘對綺筵。”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武丁
(1). 商 代國王名。後世稱為 高宗 。 盤庚 弟 小乙 之子。相傳少時生活在民間,即位後,重用 傅說 、 甘盤 為大臣,力求鞏固統治。在位五十九年。《詩·商頌·玄鳥》:“ 商 之先後,受命不殆,在 武丁 孫子。”《楚辭·離騷》:“ 説 操築於 傅巖 兮, 武丁 用而不疑。” 唐 許渾 《和淮南王相公與賓僚同游瓜州別業題舊書齋》:“賓御莫辭嚴下醉, 武丁 高枕待為霖。”
(2).古代傳說中仙人名。姓 成 ,名 武丁 。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 桂陽 成武丁 ,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 織女 當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弟問曰:‘ 織女 何事渡河?去當何還?’答曰:‘ 織女 暫詣 牽牛 ,吾復三年當還。’明日失 武丁 。至今雲 織女 嫁 牽牛 。” 唐 劉憲 《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殿上呼 方朔 ,人間失 武丁 。” 鄭澤 《七夕赴城》詩:“自昔悲塵世,由來有上仙。 武丁 亦多事,輸與恨 * 。”
南戒
古指南方阻隔少數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當於今 四川 、 陝 南、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福建 一線。《新唐書·天文志一》:“ 一行 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北戒……是謂北紀,所以限戎狄也。南戒,自 岷山 、 嶓冢 ,負地絡之陽,東及 太華 ,連 商山 、 熊耳 、 外方 、 桐柏 ,自 上洛 南逾 江 、 漢 ,攜 武當 、 荊山 ,至於 衡陽 ,乃東循 嶺 徼,達 東甌 、 閩中 ,是謂南紀,所以限蠻夷也。故《星傳》謂北戒為‘胡門’,南戒為‘越門’。” 清 錢謙益 《新阡八景詩·拂水回龍》:“ 虞山 南戒一枝來,騰踴龍身萬里迴。” 清 趙翼 《偕王仲瞿蔣於野遊洞庭東西兩山》詩:“足跡半天下,南戒徧登眺。”
遠懷
遠大的抱負。 唐 張九齡 《登郡城南樓》詩:“遠懷不我同,孤興與誰悉。”
南國
祖國的南部
玉篆
(1).篆書的美稱。多指典籍、文告、符籙上的文字。 漢 王褒 《立通道觀詔》:“聖哲微言,先賢典訓,金科玉篆,秘蹟遺書,並宜弘闡,一以貫之。” 唐 孫逖 《和左衛武倉曹贈右衛李騎曹》詩:“文場刊玉篆,武事掌金鐃。”《宋史·樂志十四》:“煌煌寳書,玉篆金縷。”
(2).指仙家名冊。 唐 陸龜蒙 《中元夜寄道侶》詩之一:“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宋 向子諲 《鷓鴣天·老妻生日》詞:“玉篆題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
金題
泥金書寫的題簽。 宋 米芾 《書史》:“嗟爾方來眼須洗,玉躞金題半歸 米 。”
時新
(1) 某個時期最新的
時新的式樣
(2) 指應時的食品
獻上時新,略表寸心
過望
超過原來的希望
大喜過望
冰輪
指明月。 唐 王初 《銀河》詩:“歷歷素榆飄玉葉,涓涓清月溼冰輪。” 宋 蘇軾 《宿九仙山》詩:“夜半老僧呼客起,雲峰缺處涌冰輪。”《西遊記》第二五回:“ 行者 道:‘此時萬籟無聲,冰輪明顯,正好走了去罷。’”京劇《貴妃醉酒》:“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早又東升。”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朗照
(1).明亮的光。 宋 潘閬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詩:“新月無朗照,落日有餘輝。”
(2).明亮地照射。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夜光》:“豁然天曙,紅光浮嶺,朗照林谷。行三四里許,仍復昏黑。” 朱自清 《荷塘月色》:“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
(3).猶明察,明鑑。 明 高攀龍 《答吳安老書》之三:“第看破一命字,便可一切放下,知老年伯之朗照在羣物之表矣。”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稱。 晉 道恆 《釋駁論》:“故神暉一震,則感動大千。” 宋 蘇軾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詩:“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趙朴初 《滿庭芳·為人民大會堂作》詞:“氣吞大千, 天安門 外, 泰岱 壯嚴。”
英雄欺人
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明 李攀龍 《<唐詩選>序》:“ 太白 縱橫,往往彊弩之末,間雜長語,英雄欺人耳。” 茅盾 《化悲痛為力量》:“總觀他的歷史題材的劇本,都是針對當時政治形勢,有的放矢,不拘泥於歷史事實,而隨意發揮,雖雲自我作古,卻非英雄欺人。”
心火
(1).指內心的激動或忿怒等情緒。 唐 白居易 《感春》詩:“憂喜皆心火,榮枯是眼塵。”《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長姐兒 ﹞登時心火上攻,急了個紅頭漲臉。” 葉紫 《豐收》八:“他舉著血紅的眼睛,望了這一群人,心火一把一把地往上冒。”
(2).中醫學指人體的內熱。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乾、口燥、口舌生瘡等症。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故稱。 南朝 齊 褚澄 《褚氏遺書·平脈》:“女子尺脈常強,心火盛也。” 宋 蘇轍 《龍川略志》卷二:“三焦分布人體中,有上中下之異,方人心湛寂,慾念不起,則精氣散在三焦,榮華百骸;及其慾念一起,心火熾然,翕撮三焦精氣,入命門之府,輸寫而去,故號此府為三焦耳。”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思慮多則心火上炎,火炎則腎水下涸,心腎不交,人理絶矣。”
(3).星名。即心宿。《晉書·孫惠傳》:“夫心火傾移,喪亂可必。”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麼東西;什麼人。《管子·小問》:“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帝問曰:‘ 夏侯湛 作《羊秉敘》,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後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誌》:“ 盧志 於眾坐問 陸士衡 :‘ 陸遜 陸抗 是君何物?’”
(2).什麼,哪一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人?’”《晉書·王衍傳》:“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後漢書·文苑傳·禰衡》“死公!雲等道” 唐 李賢 註:“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門生》:“ 檜 大怒曰:‘我殺 趙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爾耶!’”
嘵嘵
吵嚷;嘮叨
嘵嘵不休
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 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 蘇曼殊 《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後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 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於時 魏特進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並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 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後》:“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
(4).泛指四方各地。《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會 。”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
標籤:金山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 年芳與時景,頃刻猶衰變
- 可憐朝與暮,樓上獨盈盈崔湜《酬杜麟台春思》
- 水鑒中看尤未老黃裳《蝶戀花》
- 多少聞名者,爭來識狀元翁卷《送趙嗣勛簽書昭慶軍幕》
- 拾雪擊胸三代表,蠹梁成穴幾乾坤汪精衛《隨手一章》
- 三山老子真堪笑,見事遲來四十年
- 燕子飛來人憶別胡翼龍《霓裳中序第一》
- 十年一別再從游,又見魚書拜徹侯
- 四體本虛空,萬物猶土苴釋文珦《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