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仲經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春仲經筵原文

昨歲辟雍行創禮,文華常例未重觀。

仲春於是典學業,稽古依然咨講官。

安利乎仁知利次,修和為政致和難。

更教侑宴歌抑戒,勉效武公敢自寬。

詩詞問答

問:春仲經筵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春仲經筵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春仲經筵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一

2. 平聲

參考注釋

辟雍

亦作“ 辟雝 ”。辟,通“ 璧 ”。本為 西周 天子所設大學,校址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 東漢 以後,歷代皆有辟雍,除 北宋 末年為太學之預備學校(亦稱“外學”)外,均為行鄉飲、大射或祭祀之禮的地方。 漢 班固 《 * 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禮樂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天,於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又逕明堂北, 漢光武 中元 元年立,尋其基構,上圓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 蔡邕 《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於其下,為辟雝也。” 元 方行 《送賈彥臨訓導霍邱》詩:“承恩自合歸 宣室 ,論道安能老辟雍?”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碑帖·周石鼓文》:“ 高宗 純皇帝 以 乾隆 庚戌親臨辟雍,見石鼓漫泐,為立重欄,以蔽風雨。”

文華

(1).文章的華采。《後漢書·班彪傳論》:“ 班彪 以通儒之才,傾側危亂之閒……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 唐 劉得仁 《上翰林丁學士》詩:“官自文華重,恩因顧問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 宋 、 齊 、 梁 、 陳 惟以文華相尚,門第相夸,亦不足觀。”

(2).才華,文才。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周 補闕 喬知之 有婢 碧玉 ,姝艷能歌舞,有文華。” 宋 蘇軾 《謝曹子方惠新茶》:“ 陳植 文華斗石高, 景公 詩句復稱豪。” 王闓運 《祭常都尉文》:“雖懷武志,實藴文華。”

(3).指有才華的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聲》:“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朝廷以為文華。”

(4).文化昌盛。 唐 韋應物 《寄皎然上人》詩:“ 茂苑 文華地,流水古僧居。”

(5).指文華殿。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 文華 受朝之儀缺而未講,臣民稽首之敬抑而未伸。”

常例

(1).常規;慣例。《晉書·賈充傳》:“至於 周 之 公旦 , 漢 之 蕭何 ,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蓋尊顯勛庸,不同常例。”《北齊書·樊遜傳》:“才高不依常例。”《水滸傳》第三八回:“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肅案》:“惟以國計民生為念,豈能拘守常例。”

(2).“常例錢”的略稱。《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洩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舊規但是老爹們來,只在省城住下,寫個諭帖,知會我們開本花名冊來,秀才廩銀中,扣出一個常例,一同送到。”《說岳全傳》第七回:“他們可有常例送來么?”參見“ 常例錢 ”。

仲春

春季中期,指陰曆二月

於是

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

典學

(1).《書·說命下》:“念終始典於學。” 孔穎達 疏:“念終念始,常在於學。”這是 傅說 勉勵 高宗 學習的話,後因稱皇子或帝王致力於學為典學。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 廣陵王 某,孝友溫恭,慈仁忠恕……講求典學,禮必從師。” 宋 楊萬里 《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詩:“典學光陰璧不如,簡編燈火卷還舒。”《清史稿·禮志八》:“ 雍正 三年八月吉日,詔言:‘帝王御宇,鹹資典學。朕承庭訓,時習簡編。’”

(2).指經常勤學。 清 顧景星 《<楝亭集>序》:“以絶人之姿,加典學之力,及其成就,豈有量際哉!”

稽古

考察古事。《書·堯典》:“曰若稽古。 帝堯 曰 放勛 。”《漢書·武帝紀贊》:“ 高祖 撥亂反正, 文 景 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晉書·裴頠傳》:“博學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鄧繼曾傳》:“割恩以定禮,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單質生見訪僧舍並惠三忠集畣此》詩:“稽古式芳躅,懷忠耿遐眷。”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講官

為皇帝經筵進講的官員。也指東宮侍講官員。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四:“會 天章閣 待制闕,講官 李淑 等薦史館檢討 王洙 ,事在中書,未行。”《明史·文苑傳四·焦竑》:“皇長子出閤, 竑 為講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今翰林不兼講官者,例不侍班,猶沿此制。”

安利

(1).安逸;安吉。《荀子·儒效》:“比周而譽俞少,鄙爭而名俞辱,煩勞以求安利,其身俞危。”《史記·匈奴列傳》:“元元萬民,下及魚鱉,上及飛鳥,跂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2).安養。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其於出政發令之間,一以安利元元為事。”

(3).安全與利益。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其開戰、講和、通商諸大事,凡關於聯邦公共安利者,皆聯合政府主義。”

修和

(1).謂施教化以和合之。《書·君奭》:“惟 文王 尚克修和我 有夏 。” 孔 傳:“ 文王 庶幾能修政化,以和我所有諸 夏 。”

(2).謀求和好。《晉書·慕容超載記》:“﹝ 韓范 ﹞昔與 姚興 俱為 秦 太子中舍人,可遣將命,降號修和。”

為政

(1).治理國家;執掌國政。《詩·小雅·節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左傳·宣公元年》:“於是 晉侯 侈, 趙宣子 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商調曲一》:“ 有熊 為政,訪道於 容成 。”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陛下為政九年,除執政臺諫外,未嘗與羣臣接,然天下不以為非者,以謂垂簾之際,不得不爾也。” 清 姚鼐 《<左傳補註>序》:“ 魏獻子 合諸侯,乾位之人,而述其為政之美,詞不恤其夸。”

(2).指執政者。《儀禮·大射》:“﹝司射﹞自阼階前曰:‘為政請射。’” 鄭玄 註:“為政謂司馬也。司馬,政官,主射禮。”

(3).處理政事。 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 唐 岑參 《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詩:“應須力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為政不相師友》:“公雖受知於 文端 ,而為政不相師友,一切聽從民便。”

(4).做主。《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七:“蓋金微,不能為政,但隨氣所勝,革化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宮。《論語·為政》:“子奚不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 明 宋濂 《趙侯神道碑銘》:“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節於危難之時,蓋為政以及物者易,而殺身以成仁者難。”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之三:“時艱為政好,地逈得官閒。”

和難

和解冤仇。《周禮·地官·調人》:“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凡和難,父之讎,辟諸海外;兄弟之讎,辟諸千里之外。” 鄭玄 註:“難,相與為仇讎;諧,猶調也。”

宴歌

宴飲歌唱。《北齊書·宋游道傳》:“時將還 鄴 ,會霖雨,行旅擁於 河橋 。 游道 於幕下朝夕宴歌。” 唐 許堯佐 《柳氏傳》:“ 李生 居之別第,與 翊 為宴歌之地。”

宴飲歌唱。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九區克鹹,讌歌以詠。”讌,一本作“ 謳 ”。 清 張岱 《陶庵夢憶·秦淮河房》:“舟中鏾鈸星鐃,讌歌絃管,騰騰如沸。”

敢自

(1).方言。敢情。自然;當然。如:你肯去一趟,那敢自好!2.方言。敢情。猶原來。如:屋裡敢自還有一位客人呢,我才知道。

詩詞推薦

春仲經筵原文_春仲經筵的賞析_古詩文